分享

只需3味常见药,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急性...

 记住yhezyhy 2020-07-06

釜底抽薪散治小儿口疮效好

山西省广灵县中医院王忠智

口疮,为儿科临床常见的口腔疾患。由于小儿服药较困难,笔者自1984年以来自拟釜底抽薪散外用治此类疾患260例,经治痊愈202例(口疮诸症悉除,乳食正常),好转58例(口疮、流涎减轻,但未全消)。

方药及用法

吴茱黄、胆星、大黄,药量比例4:1:2  共研细末即可使用。用时将药末与陈醋(日常食用醋亦可)适量调成糊状,等患儿晚上睡熟后涂敷于两足心(涌泉穴),外加纱布包扎,12小时后去之,据病情次晚可再用一次。本拟方药味一般不作加减,用量可据患儿年龄、病势按比例略事增损。

    病例

魏xx,女,1岁,1984年12月29日诊。三日前发热,现热已退,而口腔疼痛溃烂,流涎多‘哭啼不肯吮乳。’诊见患儿烦躁不宁,口唇及舌边灰白色,有多个椭园形小疮,周围红晕,稍有接触即痛而啼哭,舌红、苔白,指纹淡紫,体混36.8`度 辨证属外感初起,失于调治,致毒邪入里化热,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故发口疮之疾。治宜导热下行,处釜底抽薪散:吴茱萸8克,胆星2克,大黄4克,共研细末分两次敷用。两日过后患儿知饥索食,余症悉除,口疮告愈。

    体会

“口疮”一症可分为鹅口疮、口疮和口糜三种。口疮则以口唇、颊内及舌边见白色溃烂小疮为主症。

临床尤以早产儿,体虚豪弱,久病乳幼儿为多见。多因口腔不洁,感染秽毒之邪所引发,临证属心脾积热上攻者居多,治宜清泻心脾积热,内服导赤散,泻黄散等方为主,针对小儿服药困难,笔者采取内病外治,用之无不收捷效。

    拟方中吴茱英为主药,以热治热,引热下行,古医籍早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谓“吴茱英,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热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从治之义”,小儿多热生痰易惊,以胆星清热化痰镇惊,大黄苦寒,性察直遂,长于下通。醋溶和诸药,且敛中有散,协同引热,四药合群,寓有引热下行,引火归原之义,其意为“病在上者,下取之……”,本方用药少,收效捷,便于儿童用药。经临床观察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皮肤局部过敏。且治患儿越小,取效越速。

来源于新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