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2天|致良知•学习笔记|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难行易

 Fendsomowrqc4g 2020-07-06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

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钱德洪和王汝忠是阳明先生的两大首席弟子,二人皆为浙江绍兴人,为人沉稳,天资聪颖,两个人对于阳明先生的4句教有不同的理解,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

天泉论道发生在嘉靖六年(1527年),当时阳明先生56岁,正在家乡讲学的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即将开赴广西平叛乱,阳明先生与钱德洪、王汝忠等师徒众人在阳明先生的府内一座天桥上面探讨,也是杨先生最后一次与弟子论学,遂成绝唱。

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汝忠根据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提出了自己的四无之说,钱德洪说每个人都有小我,因此有善有恶,所以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需要诚意、正心和修身的功夫才能恢复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如果真的没有善恶之分就不需要下功夫。

两个人在那里争执不下的时候,阳明先生回答说,“我马上要出发了,正好让你们两个把自己的观点讲一讲,你们两个人的观点刚好互补就圆满了,不可以执著于任何一边”。钱德宏和王汝忠的观点两者结合起来用,可以引领所有资质的人,无论是上中下之人,他们如果只执着于任何一方,就会失去另外一些人的机会。

阳明先生嘱咐两个徒弟,利根之人世间难遇,能够本体功夫一悟尽透的人,连孔子的爱徒颜回、北宋的理学家程颢都算不上,所以不要指望有那种劣根之人可以立即一幕浸透 。

最后话锋一转,告诉大家要老老实实的下功夫,都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致良知,不要悬空想个本体,那最后就养成了一个虚劲的毛病。所以,阳明先生要早早的戳破这个病痛。其实,钱德洪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说有一些领悟非常快的师兄弟,因为没有切实下功夫,往往最后没有成就。

阳明先生曾经说,圣人虽然天生能够依道而行,但他却肯下笨功夫,这正是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成长故事|砥砺前行】

来自深圳的学习者分享

身在深圳的她,除了过年之外平时很少联系远在西北老家的兄弟姐妹,家庭关系越来越疏远。在学习致良知的过程中,她冒出了一个想法,把西北的兄弟姐妹们建成一个家庭,一起来学习建设更好的大家庭。

正是因为一这样一个好的念头,从新疆到深圳,四个家庭相聚一堂,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链接得更频繁,开始练习深度反省,80多天的时间,打开了彼此的心,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生命翻转。

她分享说,“现在,我更有力量的用最纯粹的初心去推动整个家庭的建设。真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收获最大,收获了力量、幸福感和一些成就感。” 

【明心净心|存天理·去人欲】

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难行易,透彻领会和内心认同才是行动的内在动力。

因为机制的保障,许多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通过建立一种学习机制、榜样的力量、机制的力量、链接的力量,能避免出现个人掉队和懈怠的现象,从而走得更远、更稳健。

小组机制不能由单一的人群组成,要多样、丰富,比如有员工、家人、客户和亲友等等,这样就会很鲜活,会形成一个大家共同建设心灵的净土,即使有问题,大家会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化解。

在小组当中有人提出问题的时候,人们最愿意出谋献策,因为这个时候小组机制给了我们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帮助他人、成就他人就是人们内心的渴望,我们都渴望着有机会帮到他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有机会给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小组机制的价值所在。

只要有机制在,雪球开始滚动后,就会一点一点变大,变大过程当中,在心上有时就是轻轻的一个念头生起,其实就意味着心中的一个扣被解开了,解开了这个扣,雪球就变得更圆融了,进而就能不断粘合更多的善缘,成就更多的人。 

【今日思考|大家小家

如今人们都关心自己的小家,但是很少把大家族的亲人放在心中,你认为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大家族对于小家庭有何益处?  


深深地祝福大家! 

2020.06.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