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ps中的“咪蒙”们,为自己和别人,营造了怎样的世界

 老友手札 2020-07-08

我不知道你怎么认为的,但在我看来,人只有诚实的面对和接纳自己,才能收获真实,活的有力量。(全文2500字,阅读时间3分钟)

说实话,我对咪蒙是没有什么了解的。最开始接触这个名字还是之前PUA跟ayawawa曝出大量问题的那段时间,不过也只是只知其名罢了。

上上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前两天的p图事件,这当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男男女女都有追求美的权利,都有使用软件美化自己的权利。许是情绪不好,所以才怼别人“老子80岁还要修图”。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蹦出来马云的形象,还想到之前看到有网友说“马云是一幅强盗像”,即便在阿里年会上更多的是一些雷人装扮,也从没想着去用ps美化自己。

人这一辈子说到底只处理两种关系,第一种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第二种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而第二种又是第一种的投射。

当我们执迷于ps里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是活在对自己外貌的不满意中,甚至这种不满意会演化成对自己的攻击。这时候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就非常恶劣。想象一下,一个满身戾气的人,眼中的世界自然也是充斥着负面因素的。

可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我还是要说实话。因为昨天那篇刷屏的“状元”文,我其实没怎么看,一早醒来看到朋友圈全部是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抵制,才知道有这件事。

让大家争论的一个点在于,这件事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可我觉得这不重要。因为其中的某一部分,肯定是在现实中发生的。但我想你也读到了这篇文章里满满的负能量。文如其人,自己与自己恶劣的关系,就这样在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即便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存在,也从来不代表世界就真的是如此的,只能说世界的一部分确实是如此的。

没错,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一点是,当你寻找到A的时候,你总能找到与之对应的B。比如对与错、好与坏、前与进、大与小等等。

既然你能找到世界的负面,我想世界积极的那一面应该也不会很远。但可能在文章作者眼中,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负面、凄凉、困难重重、没有希望的吧。

不过不好意思,世界有它自己的本色,我们看到的终究只是一部分。

如果确实如网络上所说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只有22岁的话,那我想他还不至于如此“厌世”。他可能只是在熟练的运用一种文章题材。虽然现在咪蒙方已经发声说,文章主人公确实存在,但是一些地方做了修改,那艺术性的修改不就是ps么?这种修改是为了什么呢?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事实更有说服力的,或者这种改变是因为主人公比文章里写的更加优秀,并更加凄惨,影响大家阅读呢。这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了。

不过,我并不想抓着主人公的真实性不放。因为我意识到,无论咪蒙们发出来的是什么,其实质疑声从来就没有断过,并且由来已久。

对于专门做自媒体的人来说,流量肯定是必须的。而为了提高自己的流量,大家基本上能用的都用上了。考虑到文章内容和之前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被诟病的点依然差不多。那这里我有一个脑洞:

会否在这个自媒体运作之初,确实经历过一段困难的时期,而在某个时候突然某篇文章刷屏了,惊喜之余大家坐下来聊聊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火,接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充斥负面能量、没什么希望、售卖着焦虑的套路呢?

这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了。

但是对于售卖焦虑来说,我们可以稍微深入的聊聊。

焦虑是人拥有的众多情绪之一。它的主要表现是担心、忧虑、焦躁,有时候也会夹杂着害怕和恐惧。

让我们焦虑的必然是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因素。比如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后代等等。所以,在保健品市场你会看到类似“错过XX,错过健康”的广告,在教育领域你会看到类似“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

然后我们就被吓到了,我们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担心家人的健康,担心孩子的未来,那怎么解决问题呢,买我们的产品呗,买我们的服务呗。你只需要花费一点金钱,剩下的我们来管了。看起来确实便利,但健康和未来,都不是由他们说了算的。这只是一种营销策略罢了。

寒门那个优秀的状元就这样没了,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你的未来在哪儿?

我知道你可能会被文章的某个点触动了,突然感叹“人间不值得”、“寒门再难出贵子”、“好人为什么都不长命”,作者在你眼前展现了一个黑暗、凄惨、无望、没有出路的世界,你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些。

且不说世界并不真的是这样,至少在你触动的同时,你已经对世界失望了。而正处于低谷的你,会不会因此心中再也没有动力和希望。

其实我很想知道,如果有些朋友看了这样的文章,突然变得厌世,甚至寻短见,会不会追文章作者的责任。

我想作者可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撩动着别人的焦虑,看着不断增长的阅读,心里一定也美滋滋的吧。但不好意思,在我们窥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我们,一不小心,焦虑就会反过来把售卖焦虑的人吞掉。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焦虑是属于情绪的一种。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技术叫共情。简单点说,就是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能够实现一种情绪上的理解和共鸣。

那些被文章触动的人,进入到了文章描述的世界,与文章所想表达的内容实现了共情。而因为情绪的不断积累,我们会碍于情绪压力,逐步失去自我和判断力

这个状态下的我们变得毫无防备,别人就可以很轻易的传达一些理念、想法、道理进入我们的内心。可能你不觉得这有什么,那如果是一些错误的、虚假的、负面的东西呢。

那些大搞个人崇拜的邪教,就是这样洗脑别人的。

可能咪蒙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发文策略会给受众带来哪些影响,我亦不想去猜测他们究竟关注的是什么。我只想说,老僧讲经从来都是平和、淡然,不会依赖气氛,那些需要借助烘托情绪才成功传递的内涵,本来就是经不起现实推敲的。

那么到了这里,我也分享一下关于如何鉴别“毒鸡汤”的看法:

  1. 有价值的文章传递内涵,而不是撩动情绪;

  2. 充斥大量情绪的文章,你当故事看就好了;

  3. 只说一面,而否定另一面的文章,忽略掉。

过度ps自己、过度ps文章,都会让我们远离自我和真实。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至于什么目的,我不会去猜测。

我只是希望各行各业贩卖焦虑的“咪蒙”们能少一些;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希望我们接触到的是即便有负面能量在,但整体依旧温暖、积极的文章;只是希望每个人心中那一团希望之火、那一抹对未来的期许,能长盛不衰。

感谢你的阅读。

作者: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无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