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阴阳之学

 weimiao 2020-07-08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以阴阳变易观念来解释《易经》的原理。通过众多学者的解释'阴阳'外延为刚柔、昼夜、寒暑、天地、日月等,并被认为宇宙万物万事变化的本质,下面一起探索下'阴阳'的发展历史。

阴阳早起是形容自然现象的名词

你不知道阴阳之学

在甲骨文中'阳'字已经出现,但是没有和'阴'组合出现。《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中描述公刘率众迁徙前到某处原野观察此地方圆面积,又登上山坡看看东南西北、高处、低处来研究它的阴阳。这是现有文献中第一次将'阴阳'一次组合在一起使用,在此之前'阴'、'阳'一直是分开使用的。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更奇怪的是,一部被庄子称为'《易》道阴阳'——《易经》就是来阐述'阴阳'的著作,整部《易经》只有中孚卦出现过一个'阴'字:'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说的是在一个背阴的地方有只鹤在鸣叫,它的同伴在附和着。这完全是在描述的自然现象。

你不知道阴阳之学

以至于梁启超曾评价:'所谓阴阳,不过是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何等深邃之意义'。而作为一种哲学观念是后来才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

逐步发展的阴阳学

随着文化的发展,'阴阳'的内涵越来越抽象化。'阴阳'作为哲学概念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国语》中记载了周幽王时代的一次地震原因,一位大臣借机进言阐述了他对地震产生原因的看法,'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地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阳气潜伏于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阳气不能蒸腾,所以有了地震。这是以阴阳二气的矛盾来解释自然灾害的。很困惑的是,阳气在地下,阴气在上,这种观点和我们大部分人的认识观念恰恰相反,后来在《庄子・田子方》一段话'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它解释了阴阳二气的运动方向,阴气发乎天,由上至下运动;阳气发乎地,由下向上运动。改变原来固有的阳上阴下一种静态变为从运动中了解'阴阳',这是'阴阳'具备气的属性后产生的重要观点。

你不知道阴阳之学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言:'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

《鬼谷子》:'阴道而阳取之';

《素问》: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仅是人体与阴阳一项就有'人之阴阳、人身之阴阳、人身之脏腑中阴阳以及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至阴'的区分。

'阴阳'几乎被应用到所有领域,任何事物都用阴阳来解释,而且层层深入,反复推进。直到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你不知道阴阳之学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

这是阴阳学派的四大基本内容,是一种辩证思想也是人生道理。

在汉代京房看来,《周易》是变化的,也就是阴阳变易。阴阳二气相交相荡,升降反复,千变万化,生生相续,永无止境,这就是易。在其解释'大壮卦'中提出了物极则反的阴阳转化观念。'壮不可及,极则败。物不可及,极则反'。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寒极则暑,暑极则凉,易学系统中逐渐将这样思想发展为'物极必反'的阴阳观。

张载认为天地以阴阳二气为实体,相互对立相互推移,并认为阴阳二气推移是一切自然现象生成变化的基本法则。阴阳二气永远处在变化过程中,其变化或消长更替,或聚散相推,或升降相感。总之,不是相互渗透,就是相互胜负。只有阴而无阳,或有阳无阴是不可能的就有了'一物两体'之说,太极之气兼有阴阳两个方面,因为阴阳对立面相互依存,所以才有其变化的性能。也因为此统一体含有阴阳对立的方面才有气化过程的无穷变化。

一阴一阳之谓道

最喜欢朱熹的解释:'阴阳非道也,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乃道也',道不是静止的,是永恒运动、变化的。阴阳之所以为阴阳的那个东西才是道,阴阳变化和变化之理才是真正的道。

从简单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二字,经过一代代圣贤深观阴阳消息,对自然规律、天文历数、与人间政事相结合,由天象、天道而论人事,究天人之际完善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