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毛边本书籍?为何鲁迅终其一生痴迷收藏毛边本?

 臻谛书院 2020-07-11

毛边本书籍
现今被图书收藏爱好者热捧的“毛边本”,源头其实是早期法、英、德、俄等欧洲国一些出版社为其贵族阶层定制的“未切本”书籍,是西方书籍装帧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装订形式,即:新书装订后刻意省略最后一道工序——书页并不切开。而中国叫习惯了的“毛边本”之“毛”,实际就是西方定义的“未切的边”(谢其章)。

毛边书的“毛”——未切之边

中国毛边本肇端,则始自上世纪周树人(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亦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而由兄弟二人合作编译的《域外小说集》的初版印本,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书史里最早的毛边本。

鲁迅对“毛边本”的喜好可谓已到成瘾的地步,他也自称为毛边党。并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集外集》付装订时,可否给我留十本不切边的。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至今脾气还没有改1935410日致信曹聚仁)。 “切光的都送了人,省得他们裁,我们自己是在裁着看。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1935716日致信萧军)。

而著名作家唐弢也非常痴迷于毛边书,他说: “在书本的取舍上,我是有党有派的……我也是毛边党党员之一,购新文艺书籍,常要讲究不切边的,买来后亲自用刀一张一张的裁开,觉得别有佳趣……我之爱毛边书,只因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毛边党与社会贤达》,《文汇报·文化教育体育》,19461211日)。“我觉得毛边书朴素自然,像天真未凿的少年,憨厚中带些稚气,有一点本色的美。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望去如一堆乌云,青丝复顶,黑发满头,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的美好的青春。”(《拙的美——漫談毛边书之类》,唐弢,1982412日)。

唐弢去世后,其本人签名的《晦庵书话》毛边书曾在香港的一场旧书刊拍卖会上,拍出了27000港币的高价

继鲁迅等人之后,林语堂、郁达夫、冰心、郭沫若、张资平、苏雪林、谢冰莹、叶灵凤、施蛰存、邵洵美等许多文化名人都出版过毛边本的作品。

近年来,毛边书又在出版界及收藏界大受追捧,热度不减。得益于诸如布衣书局(2004年成立)一类颇有眼光的出版机构及书商。他们坚持不懈地定期推出、出售毛边书,终于形成了目前颇具规模的毛边书氛围及市场,培养聚集了一大毛边书的忠实拥趸。而限量版的毛边书也非常好卖,据说最快的毛边书销售速度就是布衣书局创造的秒无案例。

藏书家谢其章先生在《毛边书的前世今生》一文也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资深‘毛边党’都有一个共同的操守,新入手的毛边书只为收藏大都不会裁开了阅读,如果阅读的话就会另外买一本——‘一本藏,一本读’”。谢先生还认为,当移动互联网、电子书日益成为人们主流阅读方式时,纸质书的阅读似乎逐渐式微。但毛边本或将以它特有的魅力为更多年轻一代作者、读者、藏者所青睐,成为一种更为朴素的记忆。

当然也有部分毛边党是二合一式的——既阅读又收藏。试想,读者在买回毛边本阅读时自己动手裁切开来,这让读者对于毛边本更有一种亲自“烙印”式的互动感、亲切感。那种边裁边读的独一无二的体验,更是其他非毛边本书籍所不能来的。

南京大学图书馆系徐雁教授对收藏毛边书也颇有心得,他说:毛边本之趣味与否,乃是一个读书人在书籍文化的殿堂里能否登堂而入室的一个标志。用时下的俗语来比方,是否家藏毛边本并欣赏之,乃是检验主人在书文化世界里,能否从厨房的物质层面,昂然而入厅堂精神层面的重要尺度。

正式由于毛边本的这种稀缺性和独特性,其价格自然也会比普通的书籍更贵。

笔者业界首部“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

笔者2017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业界第一本“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也特意交代印刷厂定制了100本毛边本。

制作时保留了书口(侧毛)及地脚(地毛),而把天头(天毛)处折叠平整,正好倒过来摆放,便于识认。
毛边本的书口(侧毛)

毛边本的地脚(地毛)


毛边本的天头(天毛)
《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是业界首部提出并阐述“文化监理”理念的书籍,除了具有开宗立派的学术价值以外,少量的毛边本更增添了其独特的收藏价值。可谓双重维度的保值。

除赠送文化界友人及机构收藏外,现已所剩无几。如有书友对收藏毛边本《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书籍感兴趣,请联系我们。黄胤然先生亲笔签名版毛边本目前仅售100元,价格随存量愈稀愈涨,欲购从速。

联系微信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