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造血栓了,心脑血管就是这样一步步堵塞的

 Martin2016 2020-07-12

糖尿病就是血管病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话题是:心脑血管病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心脑血管病对于糖友来说危害是最大的,不仅发病率高的离谱,你不防基本上必得,而且最终超过80%的糖友还会死于此,这也是为什么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最主要的依据!那心脑血管病的本质是什么?显而易见是血管病变!而且不仅是心脑血管病,就连糖尿病眼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等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也都与血管病变有关。因此,临床上有一个广泛的共识是:糖尿病就是血管病。

那血管是怎么病变的呢?它是怎么从正常的血管,一步一步的形成斑块、硬化,再到狭窄堵塞,最后发展到心脑血管病,甚至发生心梗、脑梗的呢?这是人们最关心也是最迷茫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大家不仅知道血管是怎么病变的,还要让你明白它们与哪些指标、哪些生活中的行为有关联?也就是说心脑血管病真正的根源是什么?因为,我们对心血管病的防控,不能只停留在知的层面,更要行动,也就是要知行合一。所以,我们必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彼更要知己,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去预防、去治疗!

血管是如何病变的?

首先,我们就来讲一下,血管是如何病变的?或者说动脉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都知道,血管病变肯定是后天发生的,没有那个人一出生就有斑块,就有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说人们都是从正常的血管一步步发展来的。那正常的血管是什么样的呢?

正常的血管其实就像一个多层的橡皮管,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组成,富有弹性,其中与血液直接接触的就是内膜,它很薄,尤其是血管内皮更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这层膜很完整、很光滑,血液能够顺畅通过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有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感觉。

血管内皮破损

但是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由于血管内皮太单薄、太娇嫩,它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说,血压、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等等,都容易让血管内皮出现破损。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内皮有伤口的时候,就让脂质等血液“垃圾”有了可乘之机,乘虚而入进入血管内皮下面,堆积起来,可血液中的白细胞最爱管闲事,二话不说就会进入伤口把脂质吃掉,这一吃结果自己也废了,就形成了泡沫细胞。由于进入内皮下的脂质源源不断,那在血管内皮下的泡沫细胞也会越来越多,就形成了又大又硬的斑块,随着时间的延长,斑块越来越大,向血管内鼓的越来越高,那血管腔就会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堵,从而留给血液通过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

堵塞超过50%发病

当堵塞还小于50%时,一般统称为高风险;一旦堵塞超过了50%,那就是心脑血管病了;而当堵塞超过75%时,就会导致心脑严重的缺血缺氧,发生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等心绞痛或脑供血不足等症状;超过90%就需要支架、搭桥等手术了;若斑块脱落,血栓形成,血管完全堵塞时,就会发生心梗、脑梗了。

动脉硬化的三个关键

这个过程,就是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病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它有三个关键:

首先得有血管内皮的损伤,得先在血管壁上打开一个缺口;

其次,得有血脂的参与,才能形成斑块;

最后,还得有足够时间的积累。

它们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被打破,那动脉硬化的过程就会中断,心脑血管病也就会得到有效阻止。因此,我们防控心脑血管病的立足点也正是着眼于此,保护内皮、降低血脂,保持指标的长期稳定。

损害血管的3把刀

那对血管来说,破开它的防线的是谁呢?最主要的有三个:高血压、高血糖及吸烟。

1、高血压会让血液流速加快,使血液对血管壁的剪切力(或者叫冲刷力)增大,极易对血管内皮造成机械性损伤,出现伤口。所以血压越高,血管病变就越重。

2、高血糖除了会让血液变得粘稠之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氧化自由基。这就像硫酸进入了铁管内会腐蚀铁管,或者钢铁在空气中会氧化锈蚀一样,这些自由基会不停的攻击、腐蚀血管内皮,导致内皮细胞的凋亡损伤,内皮就会出现破损伤口。

值得注意的是,血糖对内皮的损伤不是得糖尿病之后才开始的,而是在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时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血管病变至少在糖尿病确诊前十年就已经开始了,那经过十余年的病变,等到得糖尿病时,血管能好得了吗?肯定已经一塌糊涂了。

3、吸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则主要是通过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让血氧含量大大降低,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而出现凋亡损伤;而尼古丁会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管内皮损伤。

吸烟对血管的危害大家千万不可忽视!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曾一周内做了6台心梗手术,5人为40岁以下,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吸烟。

其他原因

当然,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压力大等等。它们任何一个存在就足以导致血管的病变,那如果有2个及以上,其危害更可想而知了,血管必定千疮百孔,血管病变的速度会呈几何倍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很多年轻人吸烟熬夜、不管饮食,早早就发生心脑血管病,甚至心梗、脑梗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醒有以上危险因素的糖友或准糖友,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干预。

那当血管内皮损伤之后,动脉硬化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就会登场了,那就是血脂,确切的说是低密度脂蛋白,它一见到内皮有破损就会钻进去、宅起来,结果被白细胞吃了之后变成泡沫细胞,变成了斑块。所以斑块的核心成分就是脂质,就是脂肪。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血脂的参与,就不会形成斑块,就没有后续的动脉粥样硬化,更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病。

而纵观整个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过程,你应该不难发现,血管病变与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这几个指标关系最为密切。

吃出来的三高

它们是怎么来的呢?都是你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准确的说都是吃出来的!

1、高血压就与吃盐多直接相关,这点毋庸置疑!中国人饮食普遍偏咸,尤其是北方人。研究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吃13.5克的盐,而推荐标准是6克以下,《柳叶刀》上最新的研究更是认为3克以下才安全,我们超了2-4倍。

另外,生活中人们对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往往不够,血压高了只知道吃药,最可笑的是有些人一边用利尿剂降压,一边继续大量吃盐。利尿剂干嘛的啊?主要就是排钠的,钠就是盐,你少吃点盐不比吃药强?而且,就算有些人有控盐的意识,但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他只控了明面上的盐,却忽视了隐形盐;能管住自家的饭,却管不住外面饭馆中的饭,你只要在外面吃饭,盐必定超标。

2、高血糖与主食吃的多、热量超标关系密切,因为正是吃进体内的糖超过了身体的代谢能力,使胰岛超负荷,功能出现障碍,胰岛素抵抗才导致的高血糖、糖尿病,这也是为什么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是胖子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通过控制饮食、减肥,血糖就能够恢复正常,甚至病情能够逆转的原因?主食与血糖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主食多一次,血糖就会高一次,顿顿多,那就顿顿高!我有两个同事由于有血糖问题,平常很注意监测血糖,就发现,只要主食吃的多一点或者吃的饱一点,一测血糖必然高,屡试不爽。

3、高血脂则与油多、肉多密不可分,血脂就是油,它之所以高肯定是也你吃的太多了,身体利用不了,又代谢不掉,自然就会待在血液中。而油的主要来源就是我们吃的食用油、肉中的脂肪、胆固醇等等。正常标准,油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克,肉不超过80克。我们吃了多少呢?根据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居民目前人均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为42.1克,肉类摄入量将近170克,均远远超过了标准摄入量。

长期累积的恶果

正是这种盐多、油多、肉多、主食多的饮食结构,造就了大量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也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当然,心脑血管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一般需要10-15年时间的累积才能一朝爆发,也就是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指标长期持续对血管伤害的基础上形成的,更是主食、油肉盐等长期吃的太多,放纵不管的结果,因为不管饮食,指标肯定就不好。

30岁脑梗

急诊曾接诊过一个才30多岁的小伙子,体型比较胖,送来时左侧肢体不能动了,话也说不出来了,经过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同时还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糖也偏高。我们很惊奇,为什么他这么年轻就脑梗了呢?后来据他家属讲,20多岁时,他就血压高了,让他减肥控制饮食,说啥也不听,平常基本不喝水,就爱喝可乐,吃油炸食品,后来还学会抽烟。平时也不爱动,天天打游戏。这么多年了,血压也不控制,不吃药。结果刚30出头就脑梗了,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是啊,他的生命还有很长,但他的生命质量已经很低,未来难以想象。但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都是他饮食及行为放纵、指标放任不管的结果。

生活管理逆转高血糖

当然出现积极一面的例子也有,我一同事老公,不到40,据说也是比较胖,爱喝饮料、吃的多。前些时候检查身体,发现血糖高,竟达到了二十几,一下震惊了,好在身边的人懂医的多,加上自己也积极努力,饮料立马不喝了,主食也严格控制住了,每天还跑个10公里,再配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不到半年,不但体重下来了,血糖也完全恢复了正常。而且现在既使已经停了药,血糖还仍然保持正常。他的病情可以说得到了逆转,更关键的是,他的血管病变被阻止了,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几率将大幅降低。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这两个病例再次证明,饮食的错误与不控制才是指标异常及心脑血管病真正的根源!因此,保护血管、防控心脑血管病最终还必须从饮食管理入手!只要你管住了这几个方面,指标就能好,就会打断血管病变的关键环节,阻止其进展,也就能得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当然戒烟、增加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呢,心脑血管病是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它与糖脂压等指标密切相关,其根源更是我们错误的饮食及行为习惯!因此,防控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是控制指标,根本在控制饮食!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感谢您的收听,如果你对本节课程有什么疑问,请在下方留言,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