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天养生这些“祛湿豆”用起来

  平凡的人 2020-07-12

【豌豆】

除湿热、消肿、通乳

豌豆利湿除热豆煮烂喝汤,对产后妈妈还有通乳汁的作用。

这一点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有记载:

豌豆“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

豌豆炒虾仁

原材料

鲜虾仁 250g   豌豆 150g

胡萝卜 50g   圆椒 50g   葱花 5g

盐 2g   鸡粉 1g   水淀粉 10g

黑椒汁 1小匙   料酒 10g

制作方法

1 | 剥好的虾仁洗净,用料酒和黑椒汁拌勻腌制!

2 | 剥好的豌豆粒洗净待用,配料胡萝卜去皮切小薄片,圆椒去蒂去籽切成小粒,葱切成葱花备用!

3 | 坐锅烧热入适量植物油,入葱花煸香,倒入豌豆和胡萝卜一起翻炒,并加少量清水小煮一会!

4 | 入青椒一起翻炒!入腌制好的虾仁炒透变红色!加入料酒和盐调味!加入味精翻炒均匀!

5 | 最后用10克水淀粉勾芡!一点点倒下去,千万别太多,多了发粘,影响口感!

小 贴 士

1 | 虾仁也可用牛肉代替!

2 | 想缩短烹饪时间,豌豆和胡萝卜入微波炉叮2分钟,我都会这样提前处理,尽量别焯水,会破坏菜里的维生素!微波炉叮至八成熟后,后面的步骤只用炒,不用煮。


【祛湿豆】

不寒不燥,民间祛湿高手

对,这货的名字就是霸气外漏的“祛湿豆”,民间祛湿高手。

又叫花豆,荷包豆、肾豆等。外形看起来很像人体的肾脏,加上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花豆、肾豆,在当地又被人称为“神豆”。

它最重要的是消脾湿和肾湿

因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产生的腹胀、大便溏泄、食欲不振,都可以煮来喝。祛湿豆可以健脾胃,顺便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利尿消肿。

祛湿豆煮熟后口感绵软粉糯,和栗子有得一比,重要的是它不寒不燥,除了祛湿,还补血、健胃、壮肾。

常见的煲汤组合:

祛湿豆+陈皮+排骨;

祛湿豆+淮山+鸡脚(除腰腿湿浊)。

肾豆炖排骨

原材料

肾豆、排骨、枸杞、生姜。 盐、黄酒

制作方法

1、 将豆洗净,排骨洗净斩块;

2、 锅上火,加水、烧沸,下入排骨、焯去血水后洗净;

3、 将肾豆、生姜、枸杞一同入锅煲熟,调入盐、黄酒即可;

【红腰豆】

专祛肾的寒湿

《金匮要略》里说,肾寒湿的人“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就是腰冷痛、像在腰上串了五千个铜钱一样沉重。

所以有时候腰重,腰痛不一定是肾虚,也可能是有寒湿在肾

ps:寒湿一般舌质颜色偏淡白,但是舌苔白且厚,容易腹泻,怕冷。

红腰豆的形状就像一个肾,它是入肾经的,可解肾之寒湿。

除此之外,红腰豆性味甘温,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煲汤可以搭配养胃的猴头菇,或者猪筒骨,还可以滋养肾阴。

原材料

猪尾巴300克,干红腰豆80克,米酒15克,酱油15毫升,蚝油25克,油15毫升,盐适量,整蒜头1个,姜15克。

制作方法

1. 猪尾巴切成小段;

2. 红腰豆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涨大;

3. 猪尾洗净后焯水沥干;

4. 调味料备齐后,姜切片,蒜头去皮分成单独瓣无须切碎;

5. 锅内倒油,放入猪尾巴、姜片、蒜头,加蚝油、米酒翻炒均匀;

6. 锅内再加腰豆,放适量盐,与猪尾一起炒匀;

7. 将锅内所有食材移入砂锅内,加35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关盖转最小火焖煮至食材软烂,收汁。

8. 最后淋上酱油拌匀即可。

【白扁豆】

健脾除湿,还性温,比红豆好用100倍

肾之谷是黑豆,白扁豆就是脾之谷也。

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能消脾胃之暑),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土强湿去,正气自旺)。

——《本草备要》

白扁豆生用有小毒,祛湿一定要用炒过的。炒后专除脾的湿,还不伤脾胃的阳气。

图by 卫蓝

煲汤一般用的也是炒过的扁豆,常用的煲汤搭配:

白扁豆+淮山+瘦肉;

白扁豆+薏米+猪骨。

脾胃虚弱导致的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等症状,都适合喝。煲汤之后的炒扁豆一般不吃,因为口感真的是硬啊!

白扁豆还有一个消痰浊小茶方

扁豆山药茶

山药30克,炒过的白扁豆30克,陈皮3克。三者水煎取汁,可加糖调味。

这个茶方健脾益气,化湿止带。平时可以当茶喝。

因为脾虚,长黄褐斑、黑眼圈、“游泳圈”,还容易各种下垂。。烦恼的朋友,可以常喝这个茶消痰浊。

【赤小豆】

擅长清下焦湿热浊气

赤小豆性偏寒,主要清下焦湿热。

像热毒、脓疮,

小便不利,

尤其是舌苔黄腻、下巴长痘,就可以煮这个喝,经典的赤小豆鲮鱼汤搭配,因《食物本草》中记载鲮鱼:'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所以两者一起煲汤,清下焦的湿热效果更好。赤小豆有清热解毒、利水除湿、解毒脓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虚火、生津止渴;鲮鱼是四大家鱼之首,其味道鲜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作用。故此汤尤其适用于湿热内蕴症见长热毒痈疮、舌红苔黄腻之人服用。

原材料

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

1.赤小豆、陈皮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

2.鲮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慢火煎至微黄。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放适量食盐调味便可。

功效

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