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含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意】厚“德”之人,犹如无心天德之婴儿。婴儿无害物,故而“德”厚所感招,毒虫不咬,猛兽不吃,就连飞鸟亦不啄之。他虽筋骨柔弱,但其元气固实而坚强。未知男女之调合,却能真阳而兴起(外肾)。此真精已纯至极致也。婴儿终日号哭,而嗓子不哑,是为冲合之元气已盈满。冲合之元气源于常养不散之天德。能知真常、无心、天德曰明了,求其外在之壮,只能内虚而外强。冲合之元气,既能增益生智,又能为之盈和,再以心气内收,使精气神不为外漏,故而外柔而内强。反之,靠外在锻炼之壮,岂知外强则老,老即失道,失道则早死矣。 第五十六章 道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解意】“道”,天地万物之奥秘。与道相合者,不会以言语表达。言语所表达者,未与道相合也。要塞其耳,少听外在的纷扰,闭其口,不言是非功过,挫折其有为之锐志,化解其心中之烦恼,和其光明而无所执着,同其俗尘而无染身心,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同。但,即使相同也不可与“道”而过亲,亦不可与“道”而远疏。不可,以“道”而图利,亦不可,以“道”而害人。不可因“道”而高贵,亦不可因“道”而卑贱。只有如此,可为尊贵之人。 第五十七章 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解意】以正信治理国家,以奇谋用兵而取胜,以无事而安天下,何以如此?是下文所讲也。天下崇尚技巧,而民人滋生事端。法令越全,盗贼越多。故圣人讲:我无私而民人自能化解;我清静民风自然纯正;我无事不劳民,民人富足;我无欲不奢华,民心自然返朴质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