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郁之中医

 邵淳徐增平 2020-07-14

       近些年来,你会不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情绪上、睡眠上遇到问题呢?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人际关系的紧张,焦虑、抑郁状态俨然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常态,并且发生率已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危害当代人们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与生活质量的亚健康问题。

中医学中并无抑郁症这一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有“郁证”、“百合病”、“脏躁”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郁有积、滞、结等含义。郁证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郁证的中医药疗效良好,尤其是结合针灸治疗,副作用少,更能收到显着的疗效。所以属于郁证范围的病证,求治于中医者甚多。

绝大多数郁病患者的发病缓慢,发病前均有一个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的过程。气机郁滞所引起的气郁症状,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郁病所表现的胸胁胀满疼痛,范围比较弥散,不易指明确切部位,一般多以胸胁部为主;以满闷发胀为多见,即或有疼痛一般也较轻,胀满的感觉持续存在。郁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其程度每随情   绪的变化而增减。

郁病的预后一般良好。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对本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受到刺激后,病情常有反复或波动,易使病情延长。病程较短,而情志致病的原因又是可以解除的,通常都可以治愈;病程较长,而情志致病的原因未能解除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是防治郁病的重要措施。对郁病患者,应做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以促进郁病的完全治愈。

对抗不良情绪要突出“动静结合”的特点。“静”突出在对精神心境的修养,戒怒戒躁、恬淡适从,方能心静自然凉;“动”主要是指适度运动,有助于畅达经络、疏通气血,达到调摄身心的目的。

晒手心:促睡眠

手心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强心益气的作用。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它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脏腑功能得以平调。

趁着大自然阳气和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之时,运动能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振奋阳气,从而达到气畅郁舒的效果。

足浴能够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及经络,人体的足部是多条经络的汇聚点,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并与全身经脉、器官密切相联,因此足浴相当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足浴通过热力及药物作用于脚部,可起到引火归元、引血下行、调和阴阳的作用。

具体操作: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上至小腿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至15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涌泉穴处,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体位。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足浴时,可在热水中加入一些药物,如柴胡疏肝,生姜可驱寒温阳,红花可活血化瘀,艾叶、花椒温经驱寒。

拍打胁肋部肝经主要循行于胁肋部,通过拍打胁肋面,加以按压膻中穴100下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的效果。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宽胸理气、活血通络。

拍打手法:取坐位或站位,一手举高齐肩,另一手持空掌从腋下拍打至腰部两侧,然后交替拍打,两侧各拍打200 次为宜,力度以舒适为度。

拍背部:背部主要分布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皮肤肌表为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是阳经之首;督脉统领一身阳气,是阳脉之海。因此拍打背部穴位和经络,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周身阳气的运行。拍背部对于神经衰弱、失眠、肩背疼、腰痛、便秘、咳痰等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拍打手法:站立,全身自然放松;双手张开,一手拍打颈部及上背部,另一手拍打下背部,拍打50次,然后交换上下手,再拍打50次,每日1~2次。

拍腿部:腿部的经络包括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即膀胱经、胆经、胃经、肝经、肾经和脾经,分布在下肢的后侧和外侧,尤其是大腿两侧的肝胆经可着重敲打。拍打这些部位具有通利小便、疏肝利胆、和胃化滞的功效,对于胁肋疼痛、失眠、头痛、目眩、腹痛、胃痛、肠鸣腹胀等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拍打手法:坐在椅子上,左脚放在矮凳上,下肢放松;先拍打左腿,按照经络走行的方向,从由大腿到小腿,用双手拍打腿部的外侧、内侧和后侧,然后再换另一条腿。两腿各拍打200次,拍打的力度大小以自己觉得舒适为佳。

除以上运动以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及正向思考,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促进体内阳气之生发,达到养阳的目的。可以根据自身年龄及身体状况,多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站桩、散步、郊游、放风筝等,也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但不可运动过于剧烈,以结束后身体微微汗出为宜,同时活动的地点也应选择在比较开阔、空气清新的公园,最好有绿树、小草和流水,以求借助自然界的生发之气,达到调摄身心、心境平和的目的。

*图片 | 来源网络      

*封面 | 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