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灸,是指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燃火后在施术部位直接点灼的灸法。又称灯草灸、油捻灸、焠法,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幼幼集成》曾称之为“幼科第一捷法”。 【施灸方法】 (1)点穴:选定穴位之后,用甲紫药水或有色水笔作一标记。 (2)浸油:取3~4厘米长的灯芯草,蘸植物油,浸渍长约1厘米。 (3)燃火:术者用拇食指捏住灯心草上1厘米处,将火点燃。 (4)爆焠:待火焰略变大,立即垂直触点穴位,当灯火灼及穴位皮肤时可听见轻微“啪”声,火亦随之熄灭,称为一燋。 (5)灸量:一般每次每穴只灸一燋。个别可视病情焠2至5燋,焠成∴形或::形。 (6)疗程:一般3~5天施灸1次,急性病时可每日施灸,但须避开前次使用的灸点,5~7次为1个疗程。
【适应病症】 常用于治疗腮腺炎、牙痛、偏头痛、小儿惊厥、小儿消化不良、呃逆、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网球肘、关节炎及手足厥冷等病症。 【注意事项】 (1)本法灸焠处多有小块灼伤,注意保持清洁,以防感染,灸后3日内不宜沾生水。 (2)如果烧灼较重而产生水疱者,可将其挑破,涂以甲紫即可。 (3)如果焠灸后皮肤灼热、发痒,可涂些消炎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鱼石脂软膏等,以防感染。
(4)灯心草蘸油要适量,以不滴油为度,否则容易滴落烫伤皮肤。 (5)对儿童体质敏感者及颜面、眼眶周围等部位,灼炷要小,灼爆要轻,壮数要适当,不可太多。 (6)大血管浅表部、孕妇腹部均不宜点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