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人馋到骨子里的美食——“小发面饼儿”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图文:开心笑笑_

我们离开的脚步匆匆,我们归来的脚步亦匆匆。十几年生长的家乡,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我们远去的背影渐渐变成了故乡。

我想,每一个在外的丰县人,都会有一样的感同身受:不管离家多久,只要食物触碰着舌尖,触动着味蕾,就会油然唤起心中那柔软的一隅。舌尖上的食物,沾染了烟火,沉淀了岁月。这里有我们的家,曾经安放着我们的理想。尤其是小发面饼儿。

图一、又一锅“小发面饼儿”

下班回家,进屋瞅瞅,馍筐里空空如也,连个馍渣都没有。

要不,今门黑家俺再发点面,明儿清起来再烙点小发面饼儿?

我问先生。

“中啊!”他满口应允,“那恁不得起很早?要不礼拜天再烙吧。”

礼拜天?哈哈,还是别等了,嘴巴会馋的!

----喝罢汤后,赶紧先把面发上。蜂蜜少许、安琪酵母适量、加温水拌匀,鸡蛋一个、面若干,揉成团,蒙上布单再加盖。

图二、发好的面

闹钟连续闹了三次总算是把俺闹醒了,昨晚信誓旦旦要烙馍的兴致,似乎早已烟消云散,拉起被子蒙住头企图再赖上几秒钟-----这大冷的天,谁愿意起五更摆弄着做饭啊?

“磨叽叽磨叽叽,再磨叽就要迟到了!”在心里狠狠地批评了自己一番,赶紧起床、洗脸、刷牙。

----看看咱发的面吧!不是很好,但还不错!

以前总是纳闷一位闺蜜醒面时为何总用布单蒙住,现在总算是弄明白了,这样发成的面上,就不会有一层干巴巴的面团-----细节决定成败!

图三、盘面

再放些泡打粉,反复地揉搓,尽可能地使面更筋道更松软----时间有限,俺只好又偷懒了。

这次准备烙一些“记忆中的小发面饼儿”-----这个饼子可是纯情怀的、不添加任何调料的、原汁原味的小饼子。

图四、醒面

锅还不热,趁空先把小饼子擀好放锅呸上先醒着。原汁原味的发面饼儿做起来超简单,揪个面团均匀擀开即可,最适合俺这样的懒人一族。

----面饼下的“梃子锅”,那可是俺当年的嫁妆之一啊。

图五、烙饼

过去,小平锅是烙饼的最好器皿,如今都用电饼铛了,它可真是个好东西,高效而又快捷,不大会儿锅就热了。

摊上三个醒好的小面团,加盖,开烙吧!

-----很快,就会变模样了!

图六、半成品

打开看看,焦黄了,别急,还只是半成品,再等等-----其实电饼铛完全可以不用翻番儿的,俺用惯了鏊子和平底锅,总觉得翻上一番儿饼子会熟得透彻。

不用说,这纯粹是心理作用。

图七、换个口味

饼子快烙完了,突然想起都烙一个口味太单调了些。

腌个葱花,再烙几个小葱油饼吧-----别偷看,还没熟呢!

图八、出炉了

外焦里香的“小发面饼儿”总算是新鲜出炉了,赶紧咬一口尝尝------唉哟!我的娘哎,那可是香喷喷的香!

比昨天的还要好吃哦!

回头看看,那家伙还在呼呼大睡,哼,懒虫!别怪俺没招呼恁啊!

图九、“全家福”

总算是烙完了,来不及煮汤,赶紧收拾收拾去街上赶集去。

----早餐,能吃个小发面饼儿,对我来说已经很奢侈了,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难言的幸福了......

…………………………

丰县老家的味道丰富多样,每一种味道都裹挟着每个片段,回味的是味道,回放的是情怀。酸甜苦辣不仅是人生百态,更是故乡、童年所特有的味蕾。故乡在我心里不是什么高大上,但却是那么的平凡朴素、质朴无华。一代代丰县人生活在这,一举一动都浓缩着这个故乡的味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