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思考:文化建设 细化考核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四地闲夫 2020-07-16
教育思考:文化建设+细化考核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4月7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规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取消所有公办、民办自主招生。发自内心的为这个决定鼓掌。做为一个一直怀揣教育梦想的愤青,又一直从事与教育相关联工作的理想主义者来说,这是大快人心之举。这项规定复燃了一个资深爱国大叔妥妥的教育情怀,因此特把总结多年自认为有点作用的方法倾倒而出,为的是即展爱国情又践教育梦。

过去因为政策规则、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催生了很多以利益为重的“教育商人”。由此滋生了择优录取;掐尖招生;优生重复复读;差生找各种理由撵走等问题。我一直对很多所谓的“好”学校不感冒,原因无他,因为我的认知是好学校是能把“差”生教好,能把“问题”学生教育成“好”学生,而不是你拎着钱袋子和各种承诺四处去招揽本身成绩就拔尖的学生来充数。把本身就好成绩的学生教出好成绩。很多学校的套路是高价收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啥不收差生,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所“好”学校他教不好),然后用多收的钱补贴给成绩拔尖学生,给这部分学生免学费,免生活费,甚至倒给学生家长多少钱等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是把优秀的教卓越,把好的教优秀,把差的教好,是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把所有学生教成爱国、识礼、忠义、性善、尊重本我、积极向上的人。现在潮水即将褪去,到底哪些学校在“裸奔”,如果不加以改进还墨守成规那就很快会见分晓。

做为一个有想法的愤青,吐糟完了还是谈谈建议。

建议一:文化先行

这里指的文化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但很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学校把校园文化做成了“伪文化”。

教育思考:文化建设+细化考核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校园伪文化标识

校园文化的核心任务是为教育愿景(目标)服务,因此好的校园文化是可落地执行可量化的。在教育过程中将目标解析到校园文化中,在执行中围绕校园文化的落地做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的搭建,并建立相关联的监督反馈机制。

教育思考:文化建设+细化考核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校园文化的构成元素

例如有的学校将“诚信”做为校园文化在推广,那“诚信”二字是真文化能落地执行吗?答案是肯定的:真文化能落地!可能有很多人会说:诚信“不好监督量化,如果我们把”诚信“一分为二来开展落地呢?一部分为意识形态的诚信,这部分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或以主题辩论活动等方法来教导学生诚信守诺。二是结合教学内容落地实施,以自我承诺学习牢记课程知识点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如周末的家庭作业可以布置为书写学习承诺书和自检书,承诺书的内容包含下星期的行为规范和承诺将要学习牢记的具体知识点,自检书是对上周承诺书内容完成情况自我评价,这样既预习了功课有温习了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并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思考:文化建设+细化考核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竞争”文化能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在校园文化中强化师生身份标识,以我是某某学校的师生这样的身份标识去约束规范思想意识和行为。在身份标识过程中导入团队意识和必胜的竞争意识,逐步在校园中形成团队PK文化,对外学校与学校PK,对内班级与班级PK,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PK,教研组与教研组PK等等。在团队中引导强化团队成员帮扶思想,例如:在班级学习小组团队PK中以成绩总分为评比条件,引导学生相互帮助互助互学。逐渐把老师监督学,引导成学生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实现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要做到以上效果,首先要解决的是校长和教师学会如何打造团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微信探讨。建议一是文化先行,建议二是如何建立高效简洁的考核规则助力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因时间关系只能后面抽空再写。

结语: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上述观点为本人愚见,正所谓法无定法,达者为上。欢迎有高见的朋友一起讨论完善。这次规范入学通知的规定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所谓窃小而知大。这是往好的方向改革的重大举措,必须为此鼓掌致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