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汤、桂枝汤能治疗内伤杂病吗?

 普朗克1 2020-07-16

老陈讲伤寒

每期一问--老陈给你讲伤寒

麻黄汤、桂枝汤能治疗内伤杂病吗?

     麻黄汤、桂枝汤这两首方剂大家很熟悉,无论是哪一版的教材,麻黄和桂枝都是出现在首要篇幅的,但遗憾的是,大家对他们的印象都只是停留在治疗外感发热的感冒病这样的程度上,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很少有人会想到麻黄、桂枝类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下面我展开叙述:

1.误认为只有发热的疾病才能用麻黄桂枝。这个观点是受了现代教材的影响,麻黄桂枝是治疗太阳病的药物,那太阳病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伤寒论》条文,第1条太阳病的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就没有发热这个症状,再看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条直接提出发热并不是太阳伤寒的必见证,所以我们就知道,很多没有发热的内伤杂病也完全有应用麻黄汤桂枝汤的机会。

1. 对浮脉的视而不见。大家阅读过很多医案,也跟诊过很多中医,但我想问,你们有看过治疗内伤杂病的医案里脉是浮的吗?你们在跟诊时,有见过老师在病案本上写“浮脉”这两个字吗?我为什么那么强调浮脉,因为我们仔细看太阳病的“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三个症状,就发现后面两个症状在临床中是相当常见的,有的人说自己头痛、脖子疼、腰痛、身体痛,有的人说自己平时很怕冷,是阳虚了,得补补阳。所以,太阳病的眼目,就在于脉象上,如果你见到一个怕冷,头痛的患者,来找你看病,没有发热的,但一摸脉,诶?轻轻一摸,就摸到脉了,那就是浮脉!你病历上就老老实实地写上脉浮!又怕冷,这就是太阳病!浮而有力的就是麻黄汤,浮而无力的就是桂枝汤。

我的脉法学的很糟糕,滑、涩、弦我都掌握不住,我目前把脉就看两个东西,一个是看有没有力气,来判断它有没有虚证,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二个就是看它是不是浮脉,如果见到浮脉了,一定要警惕有没有可能是个太阳病。当然,脉浮并不一定是太阳证,也有可能是阳明热证,如176条“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所以当把到浮脉了,要问他寒热感,如果平时怕风怕冷的,那就是太阳病,如果怕热口干舌红的,就是阳明热证。

我还想讲的一点就是大家现在对表寒和里寒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举个例子,比如一讲到怕冷,大家就会想到这个人阳虚了,得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这个指的是里寒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太阳表证这种情况,外边有风寒邪气停留在肌肤,也会怕冷的,像我们有时发高烧时冷的直打哆嗦,就是那个感觉。为什么大家一看到怕冷就会想到里阳虚,而不是表寒,关键还是在于我之前讲的,认为表寒证,一定有发热这个症状,其实条文也说了,伤寒证不一定有发热的,有些人就是长期背负着寒邪,一年到头都很怕冷,附子肉桂可能用了一堆,还是怕冷,这个时候,你去把把脉,看看脉是不是浮的,如果是浮的,那就是表寒的问题,得用麻黄了,就是这个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