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片5分钟 · 没有天生作恶的魔鬼,蒙蔽内心的天使倒是有一些

 正午文化 2020-07-17

视频制作、解说 李佳遥

每个孩子都是纯洁无瑕的珍宝,他们不分贵贱,都值得被爱。

在《美国恐怖故事》第八季中,有个专属名词叫“恶魔之子”,他被认为是撒旦选中的儿子,天生就会做坏事,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种魔鬼貌似只存在于血刺呼啦的惊悚片里,在现实生活中真有这种所谓天生只会干坏事的魔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部分的“问题少年”不过是受到了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方式的影响,并不是无药可救。一旦遇上对的老师,放牛班照样也会有春天。看过这部电影,你会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就可能发生改变。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采用插叙手法,大部分事件都在重现当时“池塘之底”的学监马修写的日记,还原了他如何拯救一帮被放弃的学生。通过老师、校长的描述,很多人会以为这帮孩子杀人放火、不可救药。可实际呢,他们就是淘气了点,没干啥十恶不赦的坏事。相反,校长在外宣扬拯救问题少年、实际上却虐待孩子的行为,才是最可恨的吧。

这学校叫“池塘之底”估计也有原因,听上去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绝望。什么样的生物会待在池塘最底层?就连鱼虾也要上来透透气吧,估计只有肮脏不堪的淤泥才能一辈子待在池塘底。这说明,学校本身已经对学生有了严重的偏见。

电影中关于学生的教育方式,有个出现多次的名词——行动,反应。也就是说,只要孩子们有不符合规定的行动,老师们马上就会采用暴力极端的惩罚反应机制。这不就是当下大多数父母的常用教育方式吗?孩子犯错,马上炸毛。不深入探究逆反行动的根源,只会用气势和地位碾压,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早晚会付出代价。

马修的教学方式很简单:欲擒故纵,兴趣培养。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采用关禁闭扇耳光的方式,而是幽默地“赞许”他们的错误,并在错误中找到他们的优点,最终感化了这些孩子。

影片中的每个孩子都很特别,其中两个更是很容易就被观众记住,一个是皮耶尔,一个是佩皮诺。皮耶尔的家庭父母离异,随后叛逆的他被母亲送去了纠正学校“池塘之底”,而佩皮诺父母双亡,并且坚信星期六会有人接他回家。这也侧面反映出家庭环境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睦的家庭往往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残缺的家庭环境或多或少会对孩子们造成一定的心理损伤。

放牛班的逐渐变好其实是从马修组建合唱团开始的,所以影片全程都贯穿着孩子们的天籁之音,听着这些歌声,你还真不敢相信这是一堆经常捉弄老师,甚至给人家玩到医院的孩子,这明明就是一堆乖巧爱唱歌的小可爱嘛!与其说是音乐改变了一切,还不如说是马修的教育方式改变了孩子们。

虽然电影最后马修离开了“池塘之底”,在周六带走了等待父母的佩皮诺,皮耶尔也和妈妈回到了家最终考上了音乐学院,而万恶的校长,则被学校老师们联合举报获得处罚。但是,大家似乎忘了一个出场少,却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蒙丹,也是学校的纵火犯,他原本不会继续走偏路的,因为马修已经无形中拯救了他。蒙丹的最后一笑让人印象深刻,也许在这个笑中,既有对马修的感激,也有对学校及校长的憎恨,更多的应该是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无奈吧。他也许会变得很坏,但却不乏可怜之处。

影片全程都在向我们展示,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什么是不可取的。找到孩子们的兴趣,懂得他们的需求,并对他们保持尊重,才是当下父母、老师最应该做的。那些所谓的“行动”与“反应”,不过是扼杀孩童内心的一种暴力方式罢了,而蒙丹,就是这种教育方式下的悲哀。

当然,电影还有另一层弦外之音:一个孩子的灵魂塑造者,应该是父母和老师,二者缺一不可。当下父母把教育的责任推脱给教师,教师把孩子的缺点放大,归咎于父母,这才是最讽刺的吧。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