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补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昼三夜二205 2020-04-29

十补丸(《济生方》)

【组成】制附子60g 肉桂30g 熟地黄(洗、酒蒸)30g 山药(炒)30g 山茱萸30g 牡丹皮30g 白茯苓30g 泽泻30g 五味子60g 鹿茸(去毛,酒蒸)30g

【用法】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10g,空心,盐汤下。

【主治】肾阳虚损,见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消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凡是肾虚之证,皆可服之。

【证析】此亦肾阳虚损、气化不及、水湿停滞机理,较肾气丸证为重。多因纵情快欲,耗损阴精,阴损及阳,以致肾阳衰弱,成为全身衰竭状态。命门火衰,气化不及,水液停滞,故小便不利;水湿下注,故足冷而肿;水邪上泛,浊阴阻窍,故耳鸣耳聋;肾功低下,水气上干,瘀血阻络,故面色黧黑。肾主骨髓。骨髓空虚,故腰脊为之不举,足膝为之软弱。综上,一切征象都是肾功衰退、水液失调所致。

【病机】肾阳虚损。

【治法】温补肾阳法。

【方义】肾阳虚损,法当补阳。故用鹿茸、肉桂、附子壮其元阳,助其气化,补其气血,益其精髓,强其筋骨。阴精耗损,无以生阳,故用熟地黄、怀山药补肾填精,令精不虚;山茱萸、五味子固精敛气,令精不泄。补虚当兼行滞,故用茯苓、泽泻合肉桂、附子温阳利水;牡丹皮合肉桂活血行滞。诸药合用,成为以补阳为主、补阴为辅、行滞为佐的基本结构,也是补中寓通的配伍形式。此方是由肾气丸加味而成。鹿茸是温补肾阳良药,五味子是固肾涩精佳品,一补一固,温补力量本已大为增强,加之肉桂、附子之量大于肾气丸,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用量又远较肾气丸轻,所以本方侧重于温补肾阳。由于补中寓通、虚中夹滞者可放心用之,与专事呆补者有所不同,故原著谓“但是肾虚之证,皆可服之。”

【应用】此方可治肾虚诸证,主证以外,当有舌体淡嫩,脉虚而弱,才可使用。面色黑审属肾功低下所致,投此尤为适宜。

【歌括】

十补丸治肾阳虚,桂附地黄山茱萸,

山药丹皮配苓泽,鹿茸五味效更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