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补当归建中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当归20g 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甘草10g 大枣12枚 大虚加饴糖30g,溶化服。 若失血过多,出血不止,加地黄30g、阿胶10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1日量。 【主治】产后腹中刺痛不止,虚弱少气;或少腹挛急而痛,痛引腰背,舌淡脉弦。 【证析】营血运行,脉为其隧。产育失血导致营血亏损,营血亏损导致经隧失濡,以致挛急而痛,痛引腰背。若刺痛者,血瘀兼脉挛之特征也。其基本病理是:产后失血→营血亏损→经脉失濡→挛急而痛。 【病机】营阴不足,肝木失濡。 【治法】滋阴和阳,柔肝缓急法。 【方义】产后失血,阴血亏损,经脉失濡,挛急而痛。故用当归、芍药养血滋阴,令营血不亏则经脉得濡,经脉得濡则肝木柔和。当归又能活血,如果血滞而呈刺痛,本品亦可兼顾。用甘草、大枣协助当归、芍药缓解经脉挛急,体现了“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治则。再佐桂枝、生姜通调营卫,燮理阴阳,合而成方,能呈滋阴和阳,柔肝缓急功效。加入饴糖,甘缓止痛效力更强;如果仍然出血不止,宜加地黄、阿胶滋阴止血。 研究此方,应该注意三点: 1.病变部位《金匮要略》将此方附于产后一篇,说明此方是为产后失血,少腹疼痛而设,病在肾系。但用此方治疗中焦虚寒引起肠道挛急而痛亦有良效。二者病因、病位迥然不同,却能收到同一效果,道理何在?在于都是经隧挛急而痛。引起疼痛病因虽有失血与寒凝之异,产生疼痛部位虽有在上在下之别,经隧挛急病理则完全一致。此方用当归、桂枝、生姜温通血脉,散其寒凝,芍药、甘草、大枣养血柔肝,缓其挛急,恰与病理符合。 2.方剂结构此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当归而成。桂枝汤是仲景群方之冠,外证得之可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可化气调阴阳,以此方为基础加味治疗内证确有滋阴和阳效果。产后失血,阴血亏损,以致阴阳失调,故用桂枝、生姜合甘草、大枣辛甘化阳,当归、芍药合甘草、大枣养血滋阴;阴药分量重于阳药,正是针对阴弱而设。以上是从阴阳虚实剖析其理,若从另一角度分析,此方结构又可同时兼顾流动基础物质与固定组织结构两个方面。重用白芍、甘草、大枣、饴糖柔肝缓急,既可补营阴之损,又可缓经脉之急,一箭双雕,是本方一大特点。 3.刺痛到底是瘀血疼痛特征还是经脉挛急特征?历来公认刺痛是因瘀血阻滞,何以会呈刺痛殊不可解。若谓经脉掣痛犹如鸡啄、针刺,则可理解。 【应用】产后腹痛,可以使用。以主证兼见舌淡少苔为用方指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审属肝木克土,拘挛疼痛,可以投此。 【歌括】 内补当归建中汤,桂芍草枣配归姜, 肝木失濡腹挛痛,柔肝缓急病能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