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芍药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昼三夜二205 2020-02-03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30g 炒甘草6g 黄连15g 黄芩10g 木香6g 槟榔6g 当归10g 官桂3g 大黄9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连服数剂。

【主治】痢疾,大肠湿热,下痢脓血,赤白相兼,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黄脉数。

【证析】下痢赤白,腹痛后重,是本方主证,病变部位在肠;兼见肛门灼热,苔黄脉数,病性自然属热。此证是由饮食不洁,感受疫毒,下迫大肠,壅滞气机,伤及血络,以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病机】湿热下注,成为痢疾。

【治法】清热解毒,调和气血法。

【方义】感受疫毒成痢,消除病因是当务之急,黄连、黄芩清热解毒作用甚强,实为澄本清源要药,病因消除,则脓血止矣!腹痛后重与下匊脓血同时并见,自是热蒸肠腐使然,但是也与气血不和,肝失疏调,肝木乘脾有关。宜在消除病因同时,调和气血以恢复功能,柔肝缓急以消除窘迫。故用白芍、甘草柔肝缓急以调和肝脾,肝脾得和,则腹痛后重止矣!木香、槟榔疏畅气机,当归补血活血,气血和调,疏泄复常,则无气滞血瘀之后患矣。

大黄在本方的作用有四:

①消除病因,增强黄芩、黄连的解毒力量;

②泻下涤垢,因势利导;

③凉血止血,治疗下血证象;

④增强当归活血力量,使痢止之后不致有瘀血停留肠壁,留下后患。下痢而用通利的大黄,又体现“通因通用”的治疗法则。热病反佐辛热的肉桂,一则协助当归、大黄行血,再则制约黄芩、黄连、大黄之偏,三则温化湿浊,是一举而三得焉。但宜少用,多用则有动血之虞,若赤多白少则减去为佳。此方结构,照顾到了消除病因、调和气血、恢复功能三个方面,配伍颇为完善,痢疾投此疗效卓著。

【应用】以下痢赤白,腹痛里急为其辨证要点,兼见苔黄、脉数,即可使用。白多赤少,偏于气分,加厚朴、车前仁芳化渗湿;赤多白少,偏于血分,减去官桂、当归,加杜丹皮、炒地榆凉血止血;热重者,加苦参、地榆、金银花。

【歌括】

芍药汤内桂将军,芩香连草配当槟,

里急后重便脓血,清热止痢自安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