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氏洪洞大槐树移民浅谈(下)——文/山东济宁 商春锋

 商氏资讯 2020-07-18

商氏洪洞大槐树移民浅谈(下)

文/山东济宁 商春锋

(接中篇)在县城外东北方向,距离约百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处高出地面四十来米的山脊梁,人称商家山(又名龙脊梁)。在它西侧不到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包,当地人叫龙头山(又名虎头山)。据传,商家山是商汤王父亲的陵墓,由于儿子是国君,所以人们称之为龙山,对此地方官员都很敬重,历次修城墙用土都舍近求远,从没有动过这里的一点土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每年汤王生日商氏民众都要高举彩旗,鸣炮放火,威风锣鼓齐鸣招展,在县城城墙上游转一圈以示纪念。

2005年11月,商氏族人在商家山发现一刻有《洪洞商氏世系图》的石碑,立于明正德十年(公历1515年),上可追溯到南宋,一世祖为道仁公,当然这仅是洪洞商氏的其中一支系。

如今,洪洞县城的商氏祠堂已经毁于文革时期,现在只有一个地名还依稀记载着商姓的辉煌历史:商家巷。商家巷位于县城中心,南北长约500米,宽2米余。因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此处还有无商姓居住不得而知。

由以上叙述得知,商姓在洪洞居住的时间较长,据记载各个时期都有迁往外地居住的,尤以明初大槐树移民为甚。如今,每年都有有不少商姓族人千里迢迢到洪洞县寻根问祖,参观古大槐树处,追忆先辈们的足迹和曾经梦中的情景。

(六)枣强移民和洪洞移民

河北枣强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移民集散地,商姓大都流向了山东北半部,尤其是滨州市、东营市、德州市、淄博市、潍坊市等地。如东营市西商村、东商村族谱记载:“明永乐四年,胞兄二人自枣强县迁居兹土。”惠民县大年陈镇商家村《商氏族谱》记载,明宣德年间始祖敬先公,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以姓立村“商家楼”,今称“商家”。

据专家测算,在明初从枣强迁出的移民达三十五万之多,现在山东省据传是枣强移民后裔的达千万人。目前,有人认为枣强是洪洞大槐树移民的集散地和中转地(有可能居住几代后再迁)。理由是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

族谱记载属枣强外迁的商氏支系如下:高唐县商庄村、东营西商村和东商村、淄博市临淄区商王庄、高青商氏、阳信县北商村、南关村、商店镇商家村、邹平商家村、惠民县大商村、前商村、后商村、商家村、济南市莱芜区东车辐村等地。

但是,目前族谱记载是枣强迁民的商氏支系中,还未发现有把祖籍追溯到山西洪洞的,但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如果有更多的资料证实枣强是洪洞大槐树移民的集散地或中转地,那么对商氏通谱/联谱工作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洪洞大槐树移民通谱/联谱展望

洪洞移民后裔和枣强移民是商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目前洪洞商氏族谱的遗失,其他历史痕迹也较少,寻根问祖之路遇到了瓶颈,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试想一下,属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大槐树移民后裔、枣强移民后裔如果能够联谱/通谱,再联上鲁西南瞿公支系、河北的儒公支系、莒州商氏支系等,全国商氏通谱工作将迎来曙光,整个北方包括东三省大部分商氏人口都有可能纳入其中。如果南方各省市商氏联谱/通谱按原计划同时继续推进,全国通谱大业早日实现也许不是多么遥远的梦。

翻阅各地商氏族谱会发现,洪洞移民后裔的联谱工作一直就没停止过。如河南栾川、洛宁、济源等地商氏联谱,汝南县大商洼、商营、桐柏县乡潭、泌阳县铜山、马谷田、信阳牛湾村等地商氏联谱。目前正在开展联谱工作的也很多,如开始于2013年的山东茌平商石、商家海子里、杜郎口镇南街、河北广平商炉以及外迁支系的通谱——即:山左冀鲁“四支”通谱。

最后,愿家族有识之士多关注洪洞大槐树商氏移民研究,挖掘洪洞商氏珍贵史料,加强沟通与交流。愿洪洞大槐树商氏联谱工作早日完成,全国商氏通谱大业早日实现!(全文完)

本文参考文献有: 《大清一统志》(山西-太原-平阳-蒲州-潞安-汾州-泽州)、民国版和2005版《洪洞县志》、2000年版《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张青主编)、各地《商氏族谱》、2011年版《中华商氏》以及商红旭《商氏族的形成》等。

商氏洪洞大槐树移民浅谈(上)——文/山东济宁 商春锋

商氏洪洞大槐树移民浅谈(中)——文/山东济宁 商春锋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