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实的情境,主动地发展──《认位置》教学案例及评析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 牛顿说:“我并无过人的智能,有的只是坚持不屑的思索精力而已。今天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也许能做的更好”

  • 陈省身说:“早晨醒来,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数学。我的生活就是数学;终生不倦地追求就是数学,数十年如一日,从没有懈怠过,现在依然如此。”又说“用功不是指每天在房里看书,也不是光做习题,而是要经常想数学。一天至少有七、八个小时在思考数学。”

说明

本案例来自于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的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体验、描述日常生活中人和物体的“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处理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案例

一、说说想想,感知自身的“左右”

1、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校园里的一个楼梯口,一个靠左行走的男生被另一个靠右行走的女学撞了。)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了这个场景,你分析一下,谁对谁错呢?

生:女生不对,她撞人了。

生:男生不对,他走错路线。上下楼梯应该靠右走。

师:对!不光是上下楼梯,就是在马路上走,也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靠右走。

2、感知自身的“左右”

师:同学们,你们能辨别左右吗?

生:能。

师: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左右的?

生:我用右手拿筷子吃饭,另一只手是左手。

生:我用右手写字,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生:用右手画画,另一只手也是左手。

生:也有人用左手打乒乓球。

3、做游戏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你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

生:左耳朵、右耳朵。

生:左眼、右眼……

(要求学生摸着说。)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学生边做边开心地笑着。)

[评析:左右方位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有生活经验,但是一年级学生往往无法表述清楚。老师从生活中最熟悉的“上下楼梯靠右走”导入,使学生产生认识“左右”的欲望,让学生从右手、左手入手帮助学生感知位置;然后又借助于游戏,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还加深了对“左右”的感知。]

二、指指说说,体会生活中的“左右”

1、出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身体的“左”与“右”,其实“左右”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左右”(出示课题)

2、同座中的“左右”

师:请同桌互相指指说说,我的左面是谁?我的右面是谁?(完成书上P12“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3、教室情境中的“左右”

(出示P12的主题图:讲台上,右面是老师,中间是粉笔盒压在几本书上,左面是地球仪。课桌上,左面是本子,右面是数学书。4名同学分别坐在课桌前。)

师:你能用左右描述从图中看到的人或物体吗?

生:老师在粉笔盒的右面。

生:地球仪在最左面。

生:数学书在本子的右面。

师:还可以自由指一指,说一说。谁来?

……

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

[评析: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生活“例子”和练习,让同学们体会到“左右”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周围,体验到数学是可亲近的,我是能学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做做想想,在操作中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请大家拿出数学书、文具盒和学具盒。听老师的要求,一起来摆一摆,看哪一位小朋友摆得又对又快。开始啦!(完成书上P12的“想想做做”第2题)

师: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开始摆放)

师:再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右面。(继续摆放)

师:再把学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左面。(继续摆放)

师:都摆好了吗?请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摆得对不对?

师:现在再请大家说说,哪个物体是哪个物体的哪一面?

生:数学书在铅笔盒的左面。

生:铅笔盒在数学书的右面。

生:文具盒在学具盒的右面。

生:学具盒在文具盒的左面。

师:同学们摆得不错,说得更不错!

2、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书P13页“想想说说”第4题,找出你喜欢的人或者物体,说说哪个在哪个的哪一面?男同学说的时候,请女同学做评委。女同学说的时候,请男同学做评委。比一比,看看是男同学说得好,还是女同学说得好?

[评析: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进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左右”概念的理解,同时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劳感。]

四、表演讨论,体验“左右”是相对的

1、情境一

(教师请两个同学到讲台前,并站在两个学生中间。)

师:请这两个同学说说,老师在你的左面,还是右面?

A:老师在我的左面。

B:老师在我的右面。

师:为什么老师站着没动,A同学说在左面,B同学却说在右面呢?

(学生如果迷惑不解)

师:这是因为,左右位置是相对的,相对A同学来说,他看到的老师确实是在他的左面,所以他这样说是对的。相对B同学来说,他看到的老师确实是在它的右面,所以他那样说也是对的。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两个同学交换位置,他们又该怎样说呢?

生:原来说在左面的要说在右面,原来说在右面的却要说在左面。

2、情境二

(老师面对大家站着,举起右手)

师:教师举起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生:教师举起的是右手。

生:不是右手。

师:(教师把右手放下)请你们把右手举起,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同时也举起了右手)

生:是右手。

生:不是右手。

生:是右手,因为老师你转过身去就跟我们举的右手一样啦!

师:我就照你说的办法去做。(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看上去就相反了。

3、做游戏,判对错

师:首先,请同学站起来,我们一块儿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学生非常高兴。)

师:接着,请同座的同学面对面,我们一块来举右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有的同座发现对方举错了,就帮助纠正。)

师:现在,我们把讲台当作是楼梯。大家知道,日常行为规范中有“上楼梯,靠右走”,现在请哪个同学到前面来表演一下,怎样才是靠右走?

(学生跃跃欲试,争着上台表演。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到前面来表现,但走的方向必须相反。)

师:请同学们看书P13的“想想做做”第5题,上楼梯,靠右走,谁走错了呢?为什么?(讨论交流)

评析:通过几个学生可见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理解和辨析,魏亲切,很直观,让学生认识到“左右”是相对的。这样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通过“上楼梯,靠右走”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

五、小小竞赛,在运用中巩固“左右”

1、“大家来纠错”(完成书P13“想想做做”第2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下面的演示。看看小主人说错了没有,错在哪儿,如果发现的就立即举手。

(多媒体演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情境,旁白:“大家好,我叫小辣椒。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玩具柜。我的玩具柜分为三层,最上面一层中间是我心爱的洋娃娃,洋娃娃的右面是小熊(错),洋娃娃的左面是我的小电话(错)。中间一块从右向左依次放着我的小木马、拖拉机、电子琴(对)。最下面一层从右起依次放着机器人、皮球、小手枪(错)。” )

(老师发现学生举手,就立即暂停,由学生进行纠错。)

师:同学们听得认真,看得仔细,想得周到,所以才能说得这么说。小辣椒的错误介绍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们一定认真看,仔细想,才能不出错。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自由地说说,哪个物体在哪个物体的哪一面?

(学生争先恐后,自由介绍)

2、“介绍我的家”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全家福照片,像刚才小辣椒一样,向同学们介绍照片上你和你的家人的位置。比一比,看谁介绍得又对又好!

(如学生不能完整的介绍,则提示如下: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拍的照片?谁在谁的哪一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学生把全家福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自豪地进行介绍)

[评析:通过“大家来纠错”和“介绍我的家”这两个竞赛性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后半课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之际,调动了学习的注意力和思维力,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保证了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巩固。]

六、小结与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认位置”,重点学习了“认左右”。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课后,请同学们请同学们做两件事:

1、 向你的好朋友介绍照片上的你的家人。

2、 向爸爸妈妈介绍你自己房间的各种物品摆设的位置。

[评析:把学习延伸到课后,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适时配合进行一定的辅导]

(江苏省新苏师范附属小学 汪路霞执教)

解读

“空间与图形”主要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通过这一块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思维能力,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认位置(左右)”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关于“空间与图形”安排的起始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教者不是把老师的理解、感受与获得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而是设计怪不到学生产生某种理解、感知与体验的现实情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者注意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作为情境或题材,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例如,在本课中,教者以楼梯口、教室、座位、照片、玩具柜等多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为现实情境,学生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纠一纠。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空间知识“左右”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归纳、提炼自己关于位置关系──“左右”的相关知识。

显然,这种提供现实情境的做法,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感到数学知识是可亲近的,是可以学会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 加强直接感知,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数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苏教版教材十分注重从第一学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把培养方式定位在让学生直接感知这一基础上进行。

如,本课中,教者为了揭示“左右的相对性”这一知识难点,通过“看表演──做游戏──辨对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来直接感知它。首先是老师站在两个同学的中间,让这两个同学来说老师分别在他们的左面还是右面;接着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说法不一样呢?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感知到因为两个同学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他们的说法才会不一样,进而体验到“左右”是相对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判断、描述的“左右”可能是不一样的。教者并没能就此结束,接着又面对学生举起右手,让学生判断老师举起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学生开始争论,接着又背向学生,这样学生发现老师举的右手原来我自己的完全一致的,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左右相对性”的感知和体验。最后,通过判断书上“上下楼梯谁错了”的练习,巩固了知识,渗透了德育。一环扣一环,真正把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感知进行十分有效的落实。

三、 改变学习方式,经历体验过程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要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知识的全过程。

在本堂课中,这一要求得到有很好地贯彻。在本课中,有个别思考,有表演,有演示,有操作,有争论,有交流,有同座活动,有练习,有辨析,各种活动有条不紊,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富有情趣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习有趣,学有成效。

特别是后半课,当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之际,老师适时组织了“小小竞赛”活动,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表达力。学生争先恐后地想指出小辣椒介绍玩具柜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时所犯的错误,跃跃欲试地介绍自己的全家福中各个人物及其“左右”位置关系,把本堂学习活动推向高潮。布置的课后数学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把对知识的体验拓展到课外、校外,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继续学习,继续体验,而这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

(本文收入朱红伟主编《新课程核心理念与案例·小学数学卷》,东南大学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