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2019文学诺奖作家,我只能嗫嚅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

当地时间10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因卷入性侵丑闻,瑞典文学院宣布2018年暂停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奖项推迟至2019年与当年获奖者一起颁发。
【两位诺奖作家】

 

彼得·汉德克是一位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和译者,代表作有剧本《冒犯观众》、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和维姆·文德斯电影《错误的举动》《柏林苍穹下》。汉德克的创作生涯中,战争、苦难与美好交织在一起,共同铸造出了一部部著作。他的创作不仅仅源于自身生活,也包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人们应该活在当下,把历史变成我们所说的生活,美好而干净。我不是什么狂野分子,我热爱生活。”——彼得·汉德克如是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年,在波兰文学界,堪称是国宝级女作家。2018年,托卡尔丘克凭借《航行》获得英国最负盛名的的文学奖——布克国际文学奖。托卡尔丘克其它代表作有《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父母在一所私立高中工作。父亲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使得她自幼便有大量时间进行阅读,诗歌、小说、百科全书都在她的书单之上。托卡尔丘克说自己写作的灵感最多可以说来自大自然。对托卡尔丘克来说,与大自然的联系让她接触到了最深刻的生命本质。
所以,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如是说——
大自然不停地向我们讲话,用信息充盈我们,而我们只聆听到了其中的一点点。我一直认为,自然就是一种更高形式的“自我”,我们是它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大自然,我们根本就无法完整地存在。
汉德克从年轻时的作品开始,就是为了解答年轻人的“迷茫”与“困扰”而开始了写作。
托卡尔丘克的写作,只是为了“倾听、记录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所以她说“自己写作的灵感最多可以说来自大自然!”
以上说法,与我本篇开头的题记所说的倒是不谋而合——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
于是,我在我的QQ空间里特地转载了两位获奖作家的简介与作品介绍,以示留念。
于是,在我微信公众号第700篇的写作时,我选择了这个话题,想在让自己面对诺奖作家,产生些不安,嗫嚅些语词。

【思维无序,独自嗫嚅】
看《教育的十字路口》。对自己说,写不出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去读书。现在读书了,却更写不出什么东西?
其实这里说的“东西”,其实也不是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就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言论,其实对于自己,对于别人,这很重要吗?怀疑!
看了《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看小说月报上的多篇小说如《好了》、《一生有你》,看《教育流行病》,看《视觉思维》……迷茫、无序、跳动的思维,像网一样撒开,任意撒出去,网住了什么,自己不得而知,睡不着觉,经常做梦,经常早起,经常夜醒……
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把自己的肉体与精神引向何方。
是不是每天都要写下一些文字?就人生而言,每天都很特殊,就是每天树一座纪念碑,铭记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细小的、在不断重复中变得略有新意的、而终究又是极其平凡的丑。
最无力把握的是我们每天的自己,穿过一个又一个道口,面对一部一部急驰而过的焦躁的人群、车辆,面对一件一件自己想做的与不想做的事情,其实我们的勇气有时总是少得可怜!
一切没有答案,因为人生不可以排练,不可以预演。
排练的时间,占去的就是你人生的时间。
哲人柏拉图说过——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好的生活。但经过思考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吗?
无语。
我愚钝如初。
顺着身体内部的梯子,我一步一步,感觉是在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呢?其实这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视觉思维
越发不安,竟不知何因。

一个要好的朋友跟我说:我现在不敢发言了。因为发言后总会觉得自己说得词不达意,想要表达的,与表达出来的,总是有些偏差。
语言这个东西,到底是好是坏呢
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现在越来越怀疑这种说法了,因为我们的语言真的能准确的传达我的意思吗?
为什么我没有开口说几句,别人就说你误会我了。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表达清楚,别人已经听得不耐烦了,因为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想听你再继续啰嗦下去……
于是,我们越发小心,越发得被误会,于是竟不敢多说,打起哈哈来,但这里别人可能可能又会说,你这真会捣浆糊?
哈哈,你说们该学会怎样说话呢?
越发细,越发别人不经意的东西,真是容易引起我的不安与不适。我想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没有
是什么力量纠缠住了我们的思维
只能坐在自己身体的阴影中,用相互抵消的念头,说服自己平静下来,让自己向自己妥协。
期待什么
所有的精神的或肉体的享受都容易使人上瘾
想想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心中的圣者总在先在前面使我们丧失自我舒展的力量,让我们变得又聋又瞎,整日陶醉地杯盏碗碟中——让我们的皮肤像纸张一样日益泛黄了,时间不能增加的肉体的反弹力。
时间让我们的压抑感,一会儿似乎消失,一会儿似乎重现,让我们滋生出的一个念头去打败另一个滋生出的念头,让我们转眼时从一个瞬间进入属于自己的另一个瞬间。
人生真的需要经过这样一个自我缠绕、自我陶醉、自我痴狂甚至自我荒诞的一段吗?
我低声嗫嚅着,不知从何说起
于是,我们体悟到生活的各种各样极不完美的形式。
不要讲什么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想想每天面对的各种烦心烦脑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那么,是什么东西能让你把生活之外的一面呈现出来呢?
只有文学。
也正如诺奖作家汉德克所说——
美是具体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