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辆救护车拉着一位中年男子匆匆进了医院。 只见他双腿水肿严重,已经陷入深度昏迷中。据家属说:患者一直有高尿酸病史,但是并没有引发痛风。 医生赶紧为他做了尿酸检查,发现血尿酸值竟高达860μmol/L,尿蛋白异常,血压异常升高,肾脏衰竭严重。 经过抢救,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 他的妻子不解的问:丈夫早就戒酒了,为什么还会尿酸高呢? 原来,患者今年36岁,因为爱喝酒,前两年体检的时候查出尿酸高。医生劝他最好戒酒,他也听话从此以后滴酒不沾了。 每次朋友约他出去吃饭,他不喝酒就多吃菜,猪肝和煮黄豆是他最喜欢吃的。基本上每天都少不了。 最近他一直觉得腰痛,这天睡到半夜去厕所竟然晕倒在地,妻子赶紧拨打120,幸好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医生直言:除了酒,这2种''下酒菜''是诱发尿酸升高的''祸根''啊。 第1种:猪肝 猪肝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每100g中嘌呤含量高达169mg。 长期食用,会导致嘌呤摄入过多,代谢的尿酸增加,提高血尿酸水平。 除猪肝外,猪腰、鸡心、鸡肝、鸭肝等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均高于150mg/100g。 特别是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最好远离。 第2种:黄豆 黄豆,每100g中嘌呤含量高达116mg,属于中嘌呤食物。 直接食用也会造成血尿酸含量增加,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但并非所有的豆制品都不能食用,豆腐、豆浆等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水分,降低嘌呤含量。每天适量食用,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强烈损伤。 而豆制酱油、豆豉、豆瓣酱等调味品,制作时经过大量提纯,嘌呤含量也会相应提高,最好少吃。 尿酸高的人,身体一旦出现4种异常,八成肾脏已衰竭,警惕。 异常1:水肿严重 肾脏是代谢水分的重要场所。 当尿酸长期升高时,会析出尿酸盐堵塞肾小球,影响水分的正常排泄。 水钠滞留,引发眼睑、小腿等多处水肿。严重时甚至引发全身性水肿。 异常2:腰痛 肾脏在腰部两侧,尿酸升高引发肾炎、肾结石感染,肾功能下降,会引发腰痛无力、虚弱疲惫等异常。 异常3:排尿障碍 尿酸盐堆积在审减值,会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影响尿液形态、颜色、频率改变。 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血尿、泡沫尿等症状,一定要重视,很有可能是肾脏在''求救''。 异常4:口渴严重 肾脏受损,所携带氧气通过体内的红血细胞就会减少,导致整个人出现疲劳甚至贫血症状。 类似的身体反应还有口渴、呕吐、没有胃口等消化系统问题。 日常降尿酸,坚持3件事,尿酸蹭蹭降。 第1件:管住嘴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引发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不清楚哪些食物嘌呤含量较高,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区分,最好少吃。 水产类:秋刀鱼、沙丁鱼、草鱼、牡蛎、小鱼干、白带鱼等,嘌呤含量高于300mg/100g 肉类:鸡胸肉、鸭肉、鸡腿肉、牛肝等,嘌呤含量高于150mg/100g 汤类:浓肉汤、菌汤等,在熬制的过程中,嘌呤易溶于水,汤汁嘌呤含量远高于肉类。 酒:啤酒的嘌呤含量最高,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会使尿酸水平升高。 其他酒类进入人体还会代谢出乳酸,抑制尿酸代谢,提高尿酸水平。 第2件:补充黄酮类化合物 缺少黄酮类化合物是尿酸盐形成的重要因素。 体内黄酮类物质含量过少,会加速嘌呤代谢尿酸的进程。 而一旦尿酸值过高,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和肾脏中,导致关节肿大,引发痛风,甚至肾衰。 补充黄酮类化合物,说白了就是补充抑制尿酸盐形成的物质,有助于减慢尿酸盐形成,保护关节及肾脏组织。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玲珑怀菊、绿茶不仅富含黄酮,还含有茶多酚。其中玲珑怀菊含量更为丰富,每天6朵烹茶、煮粥,有利于辅助降低血尿酸值,减少肾衰发生几率。 第3件:接受降酸治疗 一般来说,人体尿酸的正常范围为: 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l/L 一旦超过这个数值,不管有没有出现不适反应,都应该积极接受降酸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增加诱发痛风、肾衰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