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各种鸡肉汉堡、炸鸡充斥在餐桌上。小时候的味道——烧鸡却几乎绝迹。近期看到一则“道口烧鸡”的新闻报道,想起已经很多年没有吃到这口了。 烧鸡里,尤其以道口烧鸡闻名,“中华第一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道口烧鸡(左) 、北京烤鸭(右上) 、金华火腿(右下) 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喜欢食用道口烧鸡,是因为酥香软烂,香味浓郁、咸淡适口、熟烂离骨、肥而不腻。色泽金黄,轻轻一抖,骨肉自动分离。 苏香软烂、熟烂离骨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它是如何经历三百年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 道口烧鸡,始于清朝顺治年间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口烧鸡掌门人张炳,偶遇老友刘义。刘义之前在清宫里当御厨,两人久别重逢,对饮畅谈,聊的内容无外乎做菜。张炳苦恼烧鸡总不得法,不合食客口味,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刘义给了老友一个秘方“八料加老汤”。八料,即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八种中药材;老汤,即成汤,每次煮鸡,须浇入头一锅的汤,汤越老越好。 张炳向刘义请教 图片来自网络 张炳反复实践,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烧鸡制作流程,仅煮鸡这一道程序,就需要3-5个小时,再加上火候的调整,制作技术要求非常高。做出来的烧鸡香味浓郁、酥香软烂。店里生意越来越兴旺,张炳便把店名改为“义兴张”,意为感谢好友刘义的帮助。 清嘉庆年间,皇帝路过道口,闻到奇香便问随从是何物,左右随从买来烧鸡献给嘉庆,皇帝品尝后称赞连连,道口烧鸡从此成为清廷的贡品。 清廷贡品 图片来自网络 张炳的后代子孙,继承和发展了祖先的精湛手艺和秘方(包括家珍绝技和百年老汤),“义兴店”烧鸡一直保持着独特风味,色、香、味、烂被称为“四绝”。 1955年,道口烧鸡传人张长贵先生毫不保留地公开了祖传三百余年的绝技秘方,此后,道口烧鸡誉满全国。 1981年被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国外来宾品尝“道口烧鸡”之后,无不交口称赞。 流传至今近三百年的道口烧鸡,随着电商的兴起,更方便了人们品尝这道中华传统美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