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刺久治不愈,必须考虑寒热错杂,选用这个方子没错!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20-07-20
提起粉刺治疗,中医都绕不过这个坎,有些好治,有些难治,这点必须承认。因为粉刺初期多数热证,选用防风通圣解表清热通腑,或者仙方活命饮从外科治疗,又或者选用医宗金鉴清肺枇杷饮都是效果可期很好的。但是有些特殊体质这些清热法就不合适了。
有些比如经前加重,经后缓解,就不能从上边方剂治疗必须调经,用丹栀逍遥加减效果不错;有些寒热错杂,单纯清热或者温阳就效果差了。我的经验来说寒热错杂两张方子可以选用。

第一就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肠痈薏苡仁附子败酱散,这个方我常用各种炎症性疾病久治不愈,比如妇科带下,外科疮疡,粉刺等效果不错。其中附子温阳,预防苦寒败胃,薏米仁祛湿消肿散结,败酱草解毒,三药温阳祛湿散结清热,看起来复杂矛盾其实符合病机的;阳虚多用附子,湿邪重多用薏米仁,我曾经用到90克;败酱草一般15克,就可以了。

另一张方子就是我们今天介绍主角寒热错杂粉刺,柴胡桂枝干姜汤;本方出自伤寒论误下,导致少阳未解,太阴脾寒,阳明有热。

仲景原文说道: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我们看条文,发汗下法病不解,可以排除太阳阳明腑实证了,剩下寒热往来,胸,胸肋满微结显然就是少阳证;但头汗出,口干就是阳明,其中桂枝干姜温太阴脾胃,显然本方就是合病,少阳阳明太阴,属于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对应柴胡黄芩少阳,桂枝干姜太阴,牡蛎花粉清热生津散结;甘草解毒还能调和诸药。

我们分析粉刺为何久治不愈,初期热证,清热太过损伤太阴脾,往往大便稀,或者吃冷饮或者瓜果容易腹泻,也是脾寒明显证据;加上久治不愈,患者往往肝郁,郁久化热必须柴胡黄芩解少阳或者厥阴;而花粉牡蛎清热散结针对阳明,也能针对粉刺。

我在临床常加桔梗皂刺白芷一类加强散结之力,如果湿邪较重可以再加薏米仁败酱草加强清热祛湿散结排脓;瘀血加当归川芎赤芍之类;粉刺暗红瘀血严重可以合用桂枝茯苓丸祛瘀散结,总之根据病情适当灵活加减,屡屡奏效。其中大便稀严重重用干姜桂枝各10克,或者15克,如果大便偏干可以仿胡老牡蛎花粉重用,这样可以清热兼有通大便之力!

比如曾经治疗一例粉刺,女性26岁,除粉刺之外还有口苦口干,便稀,手足怕冷,舌淡红,我就考虑寒热错杂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以本方调理七剂奏效半月而愈。最后手足凉也好转,后要求巩固又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仿胡希恕老经验守方善后,加强养血调经健脾祛湿。

这里顺便说一下,对于纯寒证可以考虑五积散;虚寒症也可以考虑阳和汤,湿热明显甘露消毒丹,总之中医治病有常法,就有变法,不能死套方子,必须辨证基础选用合适方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