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掌握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本期特邀心血管病科专家曾建斌主任为大家介绍夏季养心的调养方法。 缓运动 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增多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此时节我们该如何运动? 立夏以后要避免大汗淋漓的运动。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心为阳脏,主阳气。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此外,应早睡早起藏养阳气,方能较好地保护心血管,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 大家不妨清晨起来锻炼身体。立夏之后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即便是在自己家养花的阳台上散散步也能颐养心神,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效果,有助于推动体内阳气的升华。 养心神 心主火,夏主热,人之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在精神调养上要体现一个“放”字,把精神调理充沛饱满、神气充足,方可使机体气机宣畅、通达自如。 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夏天中午气温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适当午睡宜于养心,使人体精力充沛,还可以缓解疲劳。 很多朋友都知道“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闭目,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由于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加上夏季人体抵抗力较弱,机体最易受湿寒侵袭。 所以,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或图一时之快过于避热趋凉,极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 夏季多按“养心穴” 按摩人体穴位能疏通经络,通气血,调阴阳。 心绞痛:内关、神门、膻中穴 心绞痛患者在大量体力活动时,天气炎热时可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穴位按摩可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 1: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 2: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挠侧凹陷处。 3:膻中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接线之中点,每穴每次按摩3分钟,上下午各一次。 高血压:百合穴、太冲穴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处。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每穴每次按摩5分钟,早晚各1次。 曾建斌
擅长疾病:擅长诊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等。 5月8日义诊科室:肺病科 江西省中医院抚生院区 本月持续开展义诊活动 每天上午08:30~12:00 都有专家为您服务 来参加义诊时请带上身份证! 【肺病科】于1997年由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创建,是国家最早的重点专科, 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拥有“洪广祥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江西省中医肺系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科室有医师15人,其中江西省名中医3人;博士5人,博士后1人。现开放床位83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肺间质纤维化等5个为长期建设优势病种。先后开发国家三类新药2个(蠲哮片、冬苑止咳颗粒),近年来获得各级课题资助共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