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望天门山》采用的手法是( ) A. 比喻 B. 白描 C. 夸张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句话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 A.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里面的“我”不能说就是鲁迅。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奇妙的压缩空气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缩句后是“奇妙的好帮手”。 D. “在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可以修改为“在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听到了动人的歌声”。 4.与例句写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A.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B.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C. 茶从嘴里进去,汗马上从身上出来,好像身子已经是空膛的,不会再储藏一点水分。 D. 刚上好了雨布,又一阵风,墨云似的遮黑了半边天。 5.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群白鸽落在树枝上,仿佛是早春盛开的玉兰花。(打比方) B.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下定义) C. 更为重要的是,哈勃望远镜提供的图像比地面观测到的清晰10倍以上。(作比较) D. 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举例子) 6.下列句子中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浩瀚的天空中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句话可以缩成:“天空中撒满了星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与元宵节日有关。 C.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鼎”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目”部,再查7画。 7.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 A. 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B. 小鹿在溪边散步。 C. 秋天到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8.对下列句子所用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公斤。(列数字) B. 在以前的古书中记载着一些稀奇的荔枝品种,如细长如手指的“龙牙”,圆小像珍珠的“珍珠”,但现在都已经绝种了。(打比方) C. 蜻蜓的眼睛没有像人眼睛的那种眼球,也不能转动,而是靠着头部的转动朝向物体的。(打比方) D. 海水中含有60多种矿物元素,其中锰、钴、铜等金属的储量比陆地上丰富得多。(举例子) 9.下列四句句子中,没有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 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弯弯的月牙。 B.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C. 男孩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这只鞋当摇篮。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判断下列句式,再选择填空。 没有他们的辛劳,就没有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 A. 拟人 B. 排比 C. 比喻 D. 夸张 11.选择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 A. 排比 B. 设问 C. 引用 1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比喻句的是( ) A.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B. 她长得很像 我的妈妈。 C.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D. 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1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意在说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就可以画出来) B.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社会主义建设髙峰的坚实阶梯。(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C. 闻一多先生的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一群群小蚂蚁整齐地排着队。(运用比喻,体现出闻一多先生写字十分认真,书写十分工整) D. 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表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二、填空题 14.照例子,写句子。 ①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十五的月亮是那么 ________,就像________。 ②那条沥青公路像箭一样笔直。西湖的水面像 ________一样平。 15.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得更具体生动 小兴安岭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________一眼望不到边。 1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________ ②黄绿的芦苇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________ ③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起来。________ ④下课了,操场上难道不热闹吗?________ 17.选择修辞手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反问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夸张 Ⅰ鸟儿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________ Ⅱ红红的番茄,一只只挂在棚架上,好像一盏盏彩灯。________ Ⅲ人类怎能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呢?________ Ⅳ会场拥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________ 18.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________ (2)雪花纷纷扬扬快乐地飘落到大地上。 ________ (3)她学会了织毛衣,学会了裁衣,学会了包饺子。________ (4)真正的英雄是谁?是人民群众。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她的笑容很纯洁。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体会比喻句的妙处,并仿写。 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这句话把“水流”比作“________”,“摇篮”指的是________。 一句话中含有两处比喻,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 21.佳句赏析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比作“________”,不但写出了桥的_____,而且也突出了它________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③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这是一个________句,“________”和“________”不仅写让人感受到山中早晨的宁静美好,同时也使作者意识到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22.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百灵鸟在果林上空欢乐地歌唱。________ 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________ ③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________ ④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的爱吗?________ 24.下列句子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 ②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_ ③高高的麦垛堆上天,凑上太阳吸袋烟。________ ④桂林的山水怎能不叫人迷恋?________ 25.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 拟人 夸张 比喻 反问 ①骆驼队来了,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________ ②这巴掌大的地方什么也种不了。________ ③汉字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________ ④谁能不为他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呢?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2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来抖着头上的水。(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了下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个年轻人取得了成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B 2. B 3. C 4. C 5. B 6.B 7. A 8. C 9. A 10. B 11. A 12. B 13. C 二、填空题 14.圆;一个玉盘;明镜 15.绿色的海洋 16.拟人;比喻;比喻;反问 17. 拟人;比喻;反问;夸张 18.(1)比喻(2)拟人(3)排比(4)设问 19.她的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20.母亲柔和的手;荷塘;如钻石般闪耀的星星把黑天鹅绒般的天空装扮得更加美丽。 21.比喻;老桥;德高望重的老人;古老;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拟人;鸟儿;露珠;对偶;犬吠;归鸟 22.手中的碗被他交给少年。 23.拟人;比喻;夸张;反问 24.比喻;排比,比喻;夸张;反问 25.拟人;夸张;比喻;反问 三、语言表达 26.①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②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③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柳树低下了头。④这个年轻人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
|
来自: 沐李 > 《2020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