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河润长水,千古读洛书

 大美洛宁 2020-07-21

活动推荐:「凯撒国际娱乐会所」11月11日,震撼开业!特惠不容错过......

洛宁地处豫西山区,东邻洛阳八十公里,古称崤地,继谓永宁,民国二年,更名洛宁。

洛宁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区域和发祥地之一。 洛河,是条文明河,也是条文化河,孕育了丰富的洛宁文化。 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渊源和第一高峰。

长水,一个响彻豫西、叫响全国的名字。名声之大、渊源之深。名亘古今的“洛出书处”,辉映九州的“禹叙九畴”,世代传扬的“孟宗哭笋”,黄帝祭洛水的“圣地龙头山”,舍生忘死的“洛神救众生”,一碑二诗的“二梦觐洛书”,崖雕石镌的“武臣游龟窝”……这许许多多的文化资源,为地处千里洛河“出山入川”之处的长水村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洛书出长水】“洛书” 位于现今河南省洛宁县城西20公里的长水村。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的出山入川交界地。洛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第一里程碑,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涵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用9个数字,排列组合为一个正方形,其上下左右交叉安排,错综分布,大数小数调配适当,巧妙地把天与地、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涵盖其中,把抽象的数字与宇宙万物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把数的运动与宇宙万物的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灿烂的数学成就。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洛书图可能作为我们‘地球文明’和另一个星球交流的媒介。西长水村至今尚存古碑两通,其中一通上写“洛出书处”四字,言之凿凿。 洛书出处长水将成为炎黄子孙探寻华夏文明之根、品读洛书文化的圣地。

◆【圣地龙头山】座落在洛宁县西长水村西,南临洛水,北依崤山,洛河岸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就素有“九龙朝圣”之称。当我们置身于龙头山顶,举目四望:四周有九条山脉,共同朝向龙头山,这就是所谓“九龙朝圣”之称的龙脉地;西望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峡谷纵横,涧水潆洄。龙头山正是矗立在洛河出山入川之地,犹如苍龙探饮,巍然屹立。东望一马平川,杨柳扶岸。竹海风情,云海倒掩。自然天成,风光无限。 龙头山素有“洛西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韩国派兵驻守龙头山;宋时,岳家兵在龙头山下两次打败金兵;民国时,两路军阀打此经过,遭到土匪程秀明、宁老七等人的伏击,溃败而逃;土匪郑福成、邓彦荣还曾在山里拉“票子”…… 的确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乃至文化位置。龙头山因负盛名,所以,自古到今,帝王将相,纷纷在这里修坛深璧,拜洛受图。祭祀上天,祈求国泰民安,络绎不绝。秦始皇在这里祭天承运;武则天在这里祭拜洛河曾留下《拜洛九和》的壮丽诗篇,在洛阳建立了武周帝国。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各地官员与文人(白居易、元好问、刘武臣、张梦麟、韩愈、王健、杜人杰等)在此都留下有诗赋佳作,广为流传。

◆【禹叙九畴坪】“天下多有禹王庙,世上罕见叙畴坪”。位于洛宁县城西20公里的龙头山,该山犹如馒头状,盘踞于川绝山尽之处,南侧悬崖绝壁,北侧梯田层层。登顶远眺,四周有大小九条山脉朝此聚首,逶迤起伏,宛若游龙。山顶处有一南北走向坦荡如砥之坪,松柏成阵,队列齐整,生气盎然,玄机无限,即大名鼎鼎之“叙畴坪”。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在龙头山设坛祭天时,有一只神龟背负洛书,从洛河爬出,献给大禹。大禹在龙头山上,依照洛书,划天下为九州;又根据洛书,创立了如何治理九州的“洪范九畴”治国大法,并载入“尚书”。 因大禹治水在此设坪叙畴而遐迩闻名。可以说,这里是我国第一部治国大法的发源地。 为感谢天赐洛书,大禹在龙头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供奉治水的大禹,便在山顶建了座禹王庙。庙前有数通古碑,现龙头山巅仍屹立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之古碑。据其碑文记载,禹王治水成功,在此演洛书呈瑞之数,创“洪范九畴”治国之大法,告天下治水成功也。此庙在清朝以前已重修过3次,现存的禹王庙修建于1995年,明代永宁知县米成锺留有《登龙山偶成》、明代诗人霍鹏作有《题龙头山传剑亭》等诗作。龙头山自古到今誉享天下。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登峰探秘,络绎不绝。

◆【洛神救众生】 西长水村,村中有洛神庙,传说伏羲氏女儿宓妃嫁与洛伯为妻,遭河伯嫉恨。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善射的天神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听说了她的遭遇后,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伯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自此以后,洛河水至今再也没有泛滥过,此地没有发生水患,就叫做永宁。民国时期改名为洛宁,意为“洛水永宁。”

◆【孟宗哭冬笋】 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二十四孝”是华夏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孝顺故事。其中“孟宗哭笋”之故事,相传就发生在长水村东边的涧谷里,此地名叫“孟家峪”。孟家峪涧河西侧岸边的一片竹林,园中淡出一眼温泉,不时沁出涓涓细流。温泉附近,地热上泛,冬季隔三差五确能长出一两支竹笋。

相传孟宗是个孝子,他的母卧病经年、呻吟床褥,但是家境贫寒、无钱医治。母亲茶饭不思、痛苦不堪,寒冬腊月,想吃嫩笋。这可难坏了孟宗。万般无奈,孟宗便到村边的竹林里长跪不起,哭诉心愿,祈求当方土地或灵霄上苍能恩赐一支竹笋,告慰病人。兴许是孟宗孝心感天、哭声动地,严寒冬日,残箨败叶之下,竟然长出两支竹笋,满足其母病中之愿,了却孟宗一片孝心,被世代传为美谈。

◆【耿裕择莹地】 耿裕墓 位于西长水村北后寺湾“耿家坡”。封丘已平,遗址尚可辨认,墓前掘出1石雕人像。 耿裕公元1430年~公元1496年),字好问,明代刑部尚书耿九畴之子,在明代先后任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人坦率平易,诚实正直,熟习朝廷的典章,掌握任免官吏的权力,不看重名利,不曲从毁损与赞誉。虽两代高贵显赫,而家业萧条。父子并以德行著世,时称“耿氏父子双天官”。耿裕逝,归丧故里,途经永宁,车马裹足,长嘶不进,乃循其生前所嘱之地,葬于永宁龙头山北,茔苑取名“耿家坡”。

◆【刘裕探洛川】公元420 年,一名出身寒微的中级军官刘裕重建晋朝。他带着部下们东征西讨,要恢复当年汉魏王朝的版图,收复已沦陷百年的家园。刘裕在思考,是否能绕开潼关天险,从别路攻入关中?洛阳北面是黄河,南面是洛河,两条河流都是从西部群山中流出。如果溯洛水而上,不知能否发现一条通向关中的新水道?戴延之奉刘裕密令,率领一支小船队探查洛水源头,开辟入关新路。出洛阳向东南不远,洛水在一个山谷里汇聚成深阔的湖泊。行驶数十里后,小船队逐渐进入山区。这里居民稀少,林木幽深,山势崎岖,洛水在山谷间静静流淌。戴延之等继续西行,断崖上一个凹进洞穴处,距离河岸二十丈高,三面都是绝壁,再也不能前行,只有在檀山(即龙头山)而返回。

◆【二梦觐洛书】 遥想当年贵州文人 ,号为“广德空石”的胡梦豸和“朝城静峰”的张梦麟“二梦”结伴,游至长水研读“洛书”和“洛神”,并各自做诗为记。诗中言及“石岭剑横侧榻迥”和“河图洛书迹尚留;一为朝城静峰张梦麟所题,诗中写道“森森松柏翳翠岭”及“神女古碑字尚留”。古碑由河南府吏张子镛立,年代无见。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南国文化人长途跋涉徜徉于此,足见其时“洛书”和“洛神”的声名远播。

◆【武臣游龟窝】 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西蜀刘武臣从四川到广东上任进士,途中经过永宁时,由永宁县吏董性陪同,沿着玄沪河(玄沪河虽不大,但是河水清幽,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河谷曲曲弯弯,遍布暗红色的岩石,两岸的山石也多是暗红色的;河床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水潭,有的圆圆的,有人称这就是龟窝;还有的山石像乌龟的龟头,伸在水中,有人说这叫做“灵龟吸水”。河岸两边灌木杂草丛生,野花点点,绿蜻蜓、花蝴蝶、小鸟随处可见。我们时而涉水,时而攀藤而上,时而翻越山石,行走在龟窝,惊险刺激。)一直向北,最后终于在一面奇妙的线状瀑布上面,在西面一片平坦的崖壁上,请人篆刻这首石壁诗。诗名《游龟窝至此偶成》,诗云:引□缘崖步涧泉,鸟声正尔弄清妍,潜□莫遣惊飞去,留与游人当管弦。署名: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书。(“□”表示上面的字迹模糊,很难分辨。)当时洛书的研究已经甚嚣尘上,龟窝在当时已是永宁县内名胜。洛书——神龟——龟窝,密切相连,相互印证。千年的石刻会说话,五百年前一件简单的公务行为,偶然兴起写下了一首诗刻在了石壁上,现在成了证明“洛书出洛宁”的实证,令人感慨。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在洛宁县长水乡,将成为炎黄子孙探寻华夏文明之根、品读洛书文化的圣地。在洛水流经之处,将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魅力无穷。

注:(洛宁城事/雷冰)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姓名

推 广

洛宁城事简介

洛宁城事、魅力洛宁、入围洛宁网,便民服务信息免费刊登、网站建设维护及推广、商企、个体商户及个人宣传视频拍摄制作、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推广、微名片制作、大小活动策划等。

服务电话:

13937963275 13526990668

15237927876 180395844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