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读书甚佳 2020-07-21

最近的日子颇热闹。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先是一位老同学对我解读《红楼梦》的文章进行发难,认为我只要叙述书中事实便成了,不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因为《红楼梦》所包含的东西太深奥,太广泛,不是我这个半调子水平都算不上的人可以解读的。

我这个老同学是个倔驴子,如果与他辩论,不能够彻底的征服他,便会被他纠缠不休。而《红楼梦》的解读则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各不相让,而我又是不善言谈的,既不愿屈服于不认可的言论之下,也不愿让自己的一家之言凌驾其他言论之上,因而我只是哼哼哈哈、不痛不痒的敷衍几句,虽没有承认同学的理念,也没有反驳同学,但却腹诽的很。

我认为,凡读书,只要不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毫无主见的人,不管什么观点,不管观点是对是错,心中总是会有一个的。我们不是傻子,不会别人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每个人的大脑都具有思考的自觉,除非脑子被什么禁锢了,才会什么都不想。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想不想,脑子都会自觉的思考,然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体验得出一个结论来。而这一切,也不是能够以自己的意志而转移的。况且,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那么,自己的脑子岂不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了。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接着又有网友质疑我对《红楼梦》的解读,说我不懂《红楼梦》,说'百年来,《红楼梦》一直被号称红学家的人肆意歪解……″说什么'将以书面形式正式宣告胡适、周汝昌的“胡说”时代终结!”其实,这网友这样说我本来没有觉得什么,人经历不同,角度不同,各有看法也是情理之中,一部《红楼梦》,吸引无数人,观点越多,看法越众,越能体现《红楼梦》的魅力。这也是我喜欢《红楼梦》的所在。

但是,其人仅仅凭着脂砚斋批语中的一句'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便认定不把《红楼梦》看做历史去研读便是错误的观点,我就不敢苟同了。毕竟《红楼梦》首先是一部小说。把它当做小说去看这才是最基本的,最正确的态度。

《红楼梦》也许有历史的影子。但哪一部小说没有历史的影子呢?可以说这世上没有一部小说的社会背景是真正的架空的。难道有社会背景的小说就一定要当做历史去读吗?比如《三国演义》,比如《水浒传》,明明已经注明是历史小说了,但是谁又会真正把这两部书当做历史呢?鲁迅曾经说过历史是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如果历史尚且如此,那些以历史环境做为背景的小说不更是如此吗?

但有的人偏偏把《红楼梦》当做历史研读,非要找出一个相应的原型才算罢休,本来,这种执念也没什么,但以脂批中的“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的这句话为武器,去攻击一切与之相左的观点也太偏激了,以这句话为依据去规范别人的解读方式也太绝对了,大家同是读者,谁又比谁高明多少呢?纵是研究红楼的大家,不也是有很多反对者吗?就算是高颚,胡适,周汝昌,刘心武这些研究红楼的宿将,尚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何况如我这等浅陋之人呢?可是,也不能因为我见识浅陋,便不能有独立见解,便要禁我发声,一定让我服从大家的意见吗?

为此,我也简单向那位网友申诉一下我不按历史解读,不在清朝历史中寻找人物原型的一些理由: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一,脂砚斋除了批注了《红楼梦》之外,没有任何证据可证明他的批语具有权威性,具有说服力。而且,现在也有人怀疑,脂砚斋是有人为了增加批注的可信度而假托曹雪芹友人之名而做的批注。更有甚者,连《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都被人质疑了。我在解读时有与这位网友不同的地方也很正常吧。一个人为《红楼梦》作注,这个人所说的就一定是真的、是权威吗?《红楼梦》到底是历史还是小说呢?脂砚斋的批语有合理的成分,但若认为是百分之百的金玉之言,则有些过了。

比如,脂砚斋在滴翠亭事件中的批注,就过度美化薛宝钗:

宝钗在“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的情况下,急中生智,使出“金蝉脱壳”之法一事,脂砚斋赞曰:

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

避凶趋吉,这本是不错,可赞可佩,若是在薛宝钗将祸事嫁到别人头上仍不自愧,反洋洋自得的情况下,仍对薛宝钗的行径赞不绝口,脂砚斋的世界观则有些不正了。

当薛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看到小红和坠儿又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时,脂批为:

像极!好煞,妙煞!焉的不拍案叫绝!

当写到宝钗谎言“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时。庚辰侧批:

像极!是极!

当写到宝钗一面口内说着“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心中又好笑时,甲戌(庚辰)侧批:

真弄婴儿,轻便如此,即余至此亦要发笑。

甚至最后,将整个滴翠亭事件,定性为“亭外急智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全然是赞美之语,则更是有些因人废人,因人废言了。要知道,宝钗自己怕沾惹麻烦,才将此事推到黛玉身上,这证明将事情推到黛玉身上,是有可能让黛玉惹上麻烦的。我们不能因为林黛玉最后没有惹上麻烦,就把这种可能惹上麻烦的后果忽略不计,就把薛宝钗做过的把麻烦推给黛玉的事情忽略不计。

比如有人明明知道,出卖国家机密会让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但你仍然出卖了,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国家避免了损失。但这不意味着告密者就没有罪,更不意味着告密者没有做这种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

说实在话,我对那种处处都以脂批为准绳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脂砚斋批语也只能算是个人观点,并不等同于金玉之言。既然人无完人,一个人的观念哪能会全无偏差。后世解读《红楼梦》者固然有许多不如人意处,但未必全然没有一点可取。

海纳百川,不择细流,对《红楼梦》的解读岂能固步自封,只停留在脂批呢?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二,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红楼梦》。脂砚斋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鲁迅曾经在他的《中国小说略史》评价过《红楼梦》,虽然篇幅不大,却尤为中肯,至今尤为学者们津津乐道。而其中的这几句话更是经常为人引用: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可见,不同的读者从《红楼梦》中所获得的东西也不一样。为什么偏偏非要强求所有的读者把《红楼梦》当做清史来读呢。就算把《红楼梦》当做一部青史,曹雪芹的视角一定全面一定正确吗?司马迁写《史记》时,走千家串万户,尚且有些观点被后人否定,《红楼梦》岂能够全都一一照应社会,从历史中寻到原型哉!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三,不要说一部小说形式的《红楼梦》,就算是历史小说形式的《红楼梦》,就是绝对百分之百历史吗?人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知道什么意思吗?那就是如果一味的相信书中的东西。不去质疑,不去探究,那就成了迂腐呆板、停步不前的书呆子了。那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读书呢,至少还有些个人的特质在,还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附:

我对'凡野史皆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的理解是这样的:

其他稗官写成的野史,与历史史实的距离太远,所以存在不存在都没有问题,毁去也无关大碍。但是《红楼梦》这部书,虽然也算是野史,但有许多地方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与真正历史真相互相补充。

当然这里面强调了《红楼梦》中所写的一些事情是真实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当做历史来看。其实哪一部书不反映一部分社会的历史事实呢?只不过反应的形式不同罢了。

我上面提起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其中也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但是你真的按照历史去研读,那就要闹出大笑话了。比如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机智而近妖,但如果真的在三国志中去寻找一个能掐会算会呼风唤雨的诸葛亮,恐怕累死也找不到吧。

《红楼梦》中有些事情是与历史人物有重合,那也不过是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并在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创造,如果用历史人物原型去规范《红楼梦》中的人物,那么《红楼梦》就不是一部小说,而应该是一部史册了。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另,本来,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想解释脂砚斋批语中的“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句话的,但网友一句话激起了我的性子,他说:

有本事你解释一下:脂砚斋说:“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没有本事就算了!

我当然是个没有本事的,但是也不愿意就此算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浅陋见解表述一下,虽然会贻笑大方,但总比不战而退要强一些。在下献丑了,还请各位方家海涵。

关于《红楼梦》解读及脂砚斋批语之我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