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成长的故事(四):听了名师的课,回到自己的课堂不得要领怎么办

 新用户47177550 2020-07-22
专业成长的故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
专业成长的故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二)
专业成长的故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三)
    4.听了名师的课,回到自己的课堂不得要领怎么办
2000年之前,我几乎没有到乡镇以外的小学听过课,更别说了解外面的世界了。
2000年初春,乡镇教委组织老师赴淮北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怀着兴奋的心情,我和几个同事踏上了旅程。
上午的火车,傍晚才到站。出了站,大家打车到了相城区,先找了个路边摊填肚子。路边摊就在一个街角,羊肉面——这是我第一次吃羊肉面,我们那只有牛肉,没有羊肉。第一次吃到羊肉面,是开心的;但第一次吃到撒了生香菜的羊肉面,却是一个挑战。第一口吃到香菜,很不适应那种味道,感觉是吃到了中药;硬着头皮吃了几棵,渐渐适应了,总算有惊无险地吃完了一大碗羊肉面。不大喜欢香菜的不止我一个人,之后几天再到饭店去,就会跟服务员打招呼,不要放香菜。现在的我,不再觉得香菜难吃,甚至偶尔还会买香菜回家,但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适应了它的味道。
记得当天晚上住的宾馆就叫相城宾馆,从外面看,从我的眼光判断,是一个比较“高档”的宾馆。住进去后,发现一楼的房间里阴暗潮湿,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晚上得裹紧了被子睡。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对第二天名师教学的期待。毕竟,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特级教师”到底是怎么回事——身边从没见过特级教师;学校里除了党报党刊,从没有订阅过教育类期刊,当然也不清楚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支玉恒是什么样的人物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赶到会场,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偌大的礼堂(大概可以坐七、八百人吧)已经座无虚席,通道上还加了凳子。
二十年过去了,四位特级教师上的什么内容,已经淡忘了,但是当时完完全全被他们的课堂吸引的那种感觉还留在记忆里。甚至,还有两个细节一直刻在了脑海里。我曾经在《做一个教育的行动者》一文中分享过这两个细节:
那次听课,我记住了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靳家彦四个名字,见识到了还有一种教师叫做“特级教师”。这次深深印入脑海中的,是这样两个细节。一是于永正老师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与他一起合作时,他不是像我所熟悉的老师们那样站得直直的,而是很自然很亲切地弯下腰,甚至蹲下来。他的举动让刚刚还有些羞涩紧张的学生,很快就放松下来,充满了自信。另一个细节发生在贾志敏老师的课堂上,当时他请一个学生起来读一小段话,这个学生读得磕磕绊绊。通常,我们的做法是换一个学生朗读,或者干脆带着这个学生读一遍。贾老师的做法出人意料,他竟然花了五分多钟时间,一边鼓励,一边引导这个学生一遍一遍地练习,直到他读得既流畅又自然。全班同学送给这个学生掌声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他兴奋的笑脸。
这两个细节,当时的我就特别有感触,对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影响直接而深刻。
他们对教材的处理,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当时我和同伴议论最多的话题,当然都是表达敬佩之情,渴望自己回到课堂上,也能做得一样好。
这次淮北之行,到底给了我怎样的启示和影响呢?我在《踏上成为一名真正教师的路》一文中有关这样的叙述:
于我,如醍醐灌顶,似是惊醒了梦中人——身处穷乡僻壤的我第一次听到了“特级教师”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称谓,第一次见到了于永正、贾志敏这样的小学教师中的大师,第一次想到一名教师可以把那么平凡的工作做得与众不同,做得赏心悦目……最重要的是令人幸福。那一刻,我跃跃欲试了。只可惜,一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那份摩拳擦掌的心劲很快就不见了。
为什么“那份摩拳擦掌的心劲很快就不见了”呢?因为当时还只有“看热闹”的能力,觉得这些特级的课十分精彩,为什么精彩,并没有看出门道的本领。回到自己的课堂,曾尝试“复制”他们的上法,结果发现,无论是形或神,都没有半点相似的感觉。
开始改变,是在从双一小学调到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之后。现在想来,身为教导主任的责任意识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坚持每天撰写教学日记和用心阅读有限的教育刊物。时值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2001版课程标准)全面铺开,配套的教师继续教育书籍也开始启发我直觉地思考语文教学教研。这种背景下的坚持教学日记的撰写,也就有了实践性反思和反思性实践的萌芽。几乎每一节课后,我都有意识地记录下自己感觉成功或失败的课堂教学环节、情境和细节,并思考何以成功和失败。
那时候,儿子不到一岁,我们一家住在学校里的一间十几平米小屋里。小屋从中间隔开,开一扇门,后面一半是睡觉的房间,前面一半既是客厅,又是厨房。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爱人边改作业边哄儿子,我到办公室里撰写教学日记。
中心小学和曾经工作过的红光小学相似的地方,是也坐落在田野中间,前面是水田,后面是旱地。夜晚,蛙声、虫声此起彼伏,走出屋子,一抬头,就是点点星光。生活忙碌、清贫,但也很充实。这份充实,大概也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用心用情吧。
那些日子里,我连续写了两年的教学日记,后来改为每周至少一篇教学叙事——当然都是一笔一画写在本子上,现在那些笔记本我还保留着。
我在中心小学教学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时,第一学期放寒假前,我给每位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孩子的语文学习成果,分享我眼中孩子的成长情况。如果不是平时在课上课下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这封信也就没什么可写的了。或许,这跟当初听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课受到的影响,也有潜在的联系吧。
吴文君在散文《一只虫子的下午》的结尾写道:“当时看似没有意义的弯路,以后来的结果看,每一段都是必须要走的。”其实,当初坚持撰写教学日记、一笔一画给每位学生家长写信,自己并没有细想其价值在哪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那样的实践经历,后来的专业成长,可能就更加艰难吧。那些名师的课,听了再多,也不会有自己的理解,更不能转化为自己有意识的课堂实践探索了。
很多老师都会有听了别人精彩的课,回到自己的课堂,想要模仿却总是不得要领的经历,那或许,就是因为像每天撰写教学日记这样的笨功夫,还没有做到位的缘故吧。
                                 
相关链接
给职初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
语文老师可以怎样进行暑期阅读

参考:一年级2020暑期阅读写绘建议

参考:二年级2020暑期读写生活建议

参考:三年级2020暑假读写生活建议

参考:四年级2020暑假读写生活建议

参考:五年级2020暑假读写生活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