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文苑】又是一年柿子红// 稷山 刘良娟

 后稷文苑 2020-07-22

感恩相遇  稷山文苑

又是一年柿子红

 

 稷山 刘良娟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我如往年一样回家探望父母。每年中秋节来临,母亲总要准备一些柿子,让我们尝尝鲜。今年由于前几天下雨,没能摘到柿子,十五这天正好雨停了,我和母亲一起去地里摘柿子。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儿时的往事又一幕幕浮于眼前:

 ……惊蜇过后,沉睡了一冬的麦苗正伸着懒腰,揉着眼睛,麦田里的荠菜不知什么时候已偷偷长大,农民开始张罗着春耕,当然也少不了给家里的牲口接青,这时,割草便落到了我们这些干不了重活的娃娃们身上。星期天,挎上蒫,拿上镰,邀上三五伙伴,去地里割草。实际上割草是诱头,玩才是真,最好的去处便是这地头的柿子树,来到柿子树下,割草的家伙什往旁边一扔,树荫下跳皮筋,翻花绳,丢手绢,又蹦又跳,还会拾起凋落的柿子花瓣,穿成串串,戴在头上,满足一下小女生的爱美之心;或爬上树,倚着干,谈笑风声;或攀上枝头,捉鸟雀,荡秋千,尽情玩闹。当然免不了会弄得枝折花落。每当这时,柿树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不嗔不怒,和我们一起欢笑。偶尔也有人从树上摔下来,伤着皮肉,但伤好后,依然禁不住欢声笑语的诱惑,继续树上树下的疯。

杏儿黄的时候,麦子也熟了,此时的柿子树枝繁叶茂,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扣子大小的柿子油绿油绿的,宛若翡翠,漂亮极了,但人们却没有闲情多看它一眼,这可是龙口夺食的季节呀!无论男女老幼,拿得起镰,走得动路的,全都武装上阵。那年奶奶七十岁,我十岁。毒辣辣的太阳烤着麦田,似乎要烧着了,钻进那麦垄里,更像是烤肉干,能在柿子树下清凉片刻简直就是奢侈。虽然自已年龄尚小,但看到大人都在拼命,也只好坚强地跟着,快到地头了,看到不远处的柿子树,就像久别的游子看到了家乡的门楼,本已腰酸腿软,困乏无力,顷刻间又充满了力量,赶紧猫着腰,低下头,憋住劲,挥动镰刀,一股作气拱到地头,缓缓直起那不听使唤的腰杆子,走进柿子树的凉阴里,把那快酸断了的腰在扳倒的麦捆上来回滚上几滚,真是舒坦,再对着茶壶嘴,咕咚咕咚喝上一通,来一块酥馍就葱叶子,那才叫过瘾!

“七月十五鬼脸,八月十五灯笼”,自打柿子开始花脸,我们便与柿子树结下了缘,每天午休时间不休息爬上树梢,穿梭在枝叶间,搜寻那青里透黄的软柿子,以解那藏了大半年的馋虫,无意间竟练就了一身爬树的本领。你别笑,这小本事还真派上了大用场,寒露过后是霜降,满树的柿子一天比一天红,红宝石般缀满枝头,压弯了枝条,大人们的脸也笑成了花,一个家庭一年的油盐酱醋全靠着它,庄稼人对它的重视决不亚于麦子,他们下柿子时,万万舍不得用竿子打,必须要一个一个摘下放在蒫里,再用绳子吊着缓缓放到地上,这时候便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小手摘起柿子来并不比大人慢,细枝末梢都敢去,姐弟几个成主力。


父亲小心翼翼把这些红宝石拉回家里,全家人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把它们旋了皮,(因为时间一长,这些柿子就软了,旋不了皮,就做不成柿饼。)再经过晒、捂、捏、晾、盘几道工序,历时两个月,硬柿子变成了软糯香甜的柿饼了,此时还无白霜,还须等到那西北风刮起,拿出来一晾,一夜之间,就像变戏法似的柿饼鲜红的皮便成了灰白的了,再一捂一晾就更白了,圆圆的柿饼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捏一下,软软的,手上沾满了霜,赶紧把沾了霜的手指头放在嘴里吮了又吮,一直甜到了心里,再用手一掰,皮断而肉连,雪白的皮里露出暗红的杮肉,往两边一拉,藕一样,丝丝相连,令人馋涎直滴,咬一点,凉滋滋,甜糯糯,赛过煮饼。但庄户人家是断不舍得吃的,只等客商来了卖个好价钱。

为了给我们解馋,父母就把那些柿子皮像柿子一样,经过晒、捂、晾等工序做成柿饼皮,虽然没有柿饼好吃,但那时已经算是美味了,上学时抓上一小团装在兜里,馋了就咬上一截。

记得最好吃的是外婆做的柿子窝窝。每年柿子摘回家后,总是先挑选个大色红,新鲜硬实的柿子做柿饼,剩下个小有疤的次品,外婆便把它们装在筐里,盖上草毡,挂在南墙上。等到了冬天,最好是下了雪,再拿出这些宝贝,它们早已冻成了一个个冰疙瘩,粉嘟嘟的,晶莹剔透,像珍珠玛瑙。外婆把它们放在温热的锅台边,等冰化了,柿子圆鼓鼓,软乎乎,像吹足了气的皮球,那皮比纸还要薄,似乎要被撑破了一般,手一碰,鲜红的汁液立刻淌出来。外婆把这些化软的柿子剥了皮,与面和在一起,做成窝头状,蒸熟了,就是一道绝美的点心,上学时,带到学校,常常招来小伙伴羡慕的眼神。

……

回忆是美好的。出了村,上了一道坡,老远就看见我家地头那棵柿子树,一种久违的内疚涌上心头,几十年过去了,那棵柿子树依然不折不扣地守护在我家地头,像一位忠诚的家人,还没走到跟前,一股带着泥土味儿的香甜便迎面扑来,鳞状的树干比以前粗壮了不少,茂密的枝叶间露出一嘟噜一嘟噜鲜红的果实。

我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跑到母亲的前边,一头扑向了柿子树的怀抱……


刘良娟,太阳乡小阳村人,小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学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稷山文苑】明珠,不容玷污……// 稷山 刘良娟

【稷山文苑】老爹让我没办法// 稷山 刘良娟

【稷山文苑】老妈开始练太极// 稷山 刘良娟

《稷山文苑》编辑部

主管单位

稷山县文联

稷山县作家协会

顾问

裴海涛 安新明 宁水龙

武俊青 杨明有 尹天峻

名誉主编

李玉堂  胡根庆 

主编  薛前发

副主编  薛文法

统筹  黄建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