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来访者的惊恐发作,重要在于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歪曲灾难化

 十八点心理 2020-07-22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第224篇文章-

凡是人格障碍的治疗都是综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第一个是帮助患者适应和评估介绍认知治疗,因为来访者最希望的是获得帮助。心理咨询师的这种介绍结合来访者自身体验效果会更好,因为出现相应心理问题可能是来访者的认知所导致。

咨询师在评估惊恐发作的病人,一般会询问最近一次的惊恐发作是什么时候?很多来访者惊恐发作会感觉到自己是心脏病发作一样,去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医生告诉没有心脏病。因为医生不能帮助来访者理解惊恐发作,那么来访者就会感到更害怕。

一个来访者在地铁里突然胸闷,很快就出现心慌心跳,随后在地铁跑出来就跑去医院挂急诊。当来访者胸闷的时候,咨询师需要询问的。是怎么解释这个胸闷的?当时有没有头晕?你当时怎么做的防止自己晕倒?来访者说:会抓住地铁杆子,或者坐下来。来访者的这种行为就是安全行为。

惊恐发作的认知歪曲就是灾难化。来访者觉得胸闷就是心脏病发作。他的应对是处理当时的焦虑情绪。在大口呼吸时会担心自己能憋死,立马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但这种安全回避行为会加重他的惊恐发作症状。

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了解之后,心理就会轻松很多,对于惊恐发作和心脏病的了解也会出现相应的辨别。这时候心理教育就是认知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结构要素。

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二个过程就是评估和判定来访者的问题症状情况。认知行为治疗关注的是维持加重来访者的行为应对。在这个前提下,要了解各种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按照一本书本的流程是做不好心理治疗的,需要的是实践后才能够整合起来。认知行为治疗师需要两个关键的治疗过程,一个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联盟,不断理解来访者的状态变化以及如何治疗这种状态变化。精神动力学治疗在咨询关系上比较被动,而认知行为治疗就比较主动。

所有的心理治疗都需要共情的理解、积极的关注和真诚的一致。在认知行为治疗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名词就是合作。合作体现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付出的时间各占百分之五十,比如共同制定目标,不是来访者自己制定,也不是咨询师自己制定,需要邀请来访者来一起制定。

来访者说以前去健身房,现在很久没去了,那么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商定下周就要去健身房活动。咨询师一把可以询问:今天有没有你希望要讨论的话题?这种合作就是让来访者参与进来,参与进来就是为了自己的情绪好转承担责任。有时候太被动和太依赖的来访者未必适合用认知行为治疗。很多来访者都不喜欢家庭作业这个名词,一般可以使用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这些名词来代替。因为听到家庭作业,压力会很大,会激发以前做作业的不愉快。但是家庭作业是认知行为治疗最有效果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在帮助缓解消除来访者上,比其它心理治疗方法有效,因为它的关键在于每天都在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在开始时,咨询师会做的多一些,随着来访者逐渐练习这些技能时,来访者就会做得越来越多,咨询师做得就会越来越少了。相比人本主义治疗师,认知行为治疗师是一个好的教练,要有耐心、友善和真诚,更重要的是要很坚定。

共情是非特定场合的技术,家庭作业是认知行为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咨询师允许来访者可以不完成家庭作业,那么就很难帮助来访者了。所以要坚定和专业性地帮助来访者做家庭作业。下一次咨询就要检查作业。做作业就是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