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访者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如何去问询?

 十八点心理 2020-07-22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第264篇文章-

在真正的案例中,只能学开局,终局还是要实战的。碰到困难一般都是在提高我们的技能。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光看是没有用的,最主要的是自己要亲自经历过程。认知行为治疗前面三次基本是心理教育之类的。

童年的创伤经历对目前产生影响怎么办?一般要去评定是什么类型的创伤,是独立的创伤还是天灾人祸。天灾人祸的一般带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独立创伤往往带有特定的联系。回避退缩进一步损坏来访者的社会功能。

来访者有时候担心抑郁是不是会复发?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是抑郁的表现。我们很难确定相隔十几年的抑郁症状,一般是两个独立的抑郁症状。识别来访者的自动想法,让来访者自己能够意识到这种负性的创伤和情绪联系,情绪和人的想法有关系,并不和事件本身有关系。

一个来访者在单位很焦虑担心自己闯祸了,就会直接去辞职。这种辞职行为是在回避问题的症状,也错过了自我检验的过程。

来访者一般都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焦虑一般有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一般抑郁到什么程度开始服用药物。精神科医生对于轻度抑郁症都会开始用药,因为他们考虑的角度不一样。有些抑郁症很重,还不一定要服用药物。

中国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很少去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他们往往会考虑个人因素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不愿意去精神病院。

一般来访者有抑郁症,是很难治愈的,但是可以进行缓解。抑郁症来访者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这时候就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了。

创伤性事件运用暴露治疗会加重来访者的痛苦。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选择来访者可以承受的暴露刺激进行暴露。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要吃药吗?这时候可以跟来访者说你吃药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不吃药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一个好的精神科医生对于让来访者吃药的问题,会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教育。吃了药会怎么样?吃了多少会怎么样?以及会询问来访者的担忧是什么?

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原理,从小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对于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认知模式都会在发生着变化。

一个人是怎么应对挫折的?一个人是怎么应对困难的?每个人的应对模式不一样,不少来访者应对短期的模式而造成了长期的内心痛苦。

一个创伤发生了,在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去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好。我们尝试去问他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要让来访者了解错误的认知对不良情绪之间的联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是如何处理的,是如何应对挫折的?来帮助来访者理解当下的焦虑和痛苦。

缓解短暂的痛苦往往会引发长期带来的焦虑。在临床上: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碰到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焦虑?你有什么担心吗?想法、情绪、躯体症状要尽可能写的详细准确,这样就能找到来访者的核心信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