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学——支气管哮喘(1)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0-07-23

支气管哮喘(1)


由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病变。

气道重构:

表现为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化生、平滑肌肥大/增生、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血管增生,导致对吸入激素敏感性降低,出现不可逆气流受限以及持续存在的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患者对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对吸入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反应性显著增高,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能释放舒张介质(血管活性肽、NO)以及收缩介质(P物质、神经激肽)两者失衡,才外神经源性炎症(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激肽A)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症渗出。

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症渗出。

临床特点: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青少年亦在运动时表现出来。

咳嗽和胸闷为唯一表现变异性哮喘。非常严重的哮喘表现为哮鸣音完全消失(沉默肺)

检查特点:

1.阻塞性通气障碍,其中以1秒率<70%或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最重要指标。

2.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吸入乙酰甲胆碱和组胺,FEV1下降>=20%为阳性。适用于非哮喘发作期,FEV1在正常预计值70%以上。

3.支气管舒张试验(BDT)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改变,吸入沙丁胺醇,特布他林,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为阳性。

4.PEF(最高呼气流量):哮喘发作时PEF下降,昼夜PEF变异率>=20%,提示存在可逆性气道改变。

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

1.急性发作期::轻度(检查正常)、中度(三凹征、哮鸣音、奇脉)、重度(单字表达、心率>120,和中度在指标上鉴别)、危重(嗜睡或意识模糊、胸腹矛盾运动)

2.慢行持续期:控制、部分控制(出现任何一项)、未控制(出现≥三项),特征有白天症状、活动受限、夜间症状(憋醒)、需要使用缓解/急救药物、肺功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