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穿过的“新衣服”

 阿西雅娜 2020-07-23

龙母江上的壮族女子

给异乡的你讲温暖的故事


你衣橱里的印记是否还在?或许已不知散落到哪儿去了吧。还记得这些年你衣橱里服装的变化吗?是不是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越发比从前更美好了?


01

文/ G蓝心筱

图/来自网络

说起“衣服”,不得不提其背后的功臣----缝纫机。曾经听一位长辈说,他们那一代大多60后人的记忆中,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是除了柴米油盐外,有一定经济条件家庭里的四大宝。

而这四大宝之一的缝纫机,不知曾滴滴答答地伴随着多少人的童年。

记忆中那个勤劳能干的老母亲,时不时一边手摇缝纫机一边踩着踏板,将大哥大姐表哥表姐,甚至大人们的大衣服,改造成了适合我们不同大小和不同年龄小孩样式的小小衣服。

以前的小孩顽皮乱窜到处爬玩,衣裤免不了有破洞和磨损,多亏这台缝纫机的功劳,才把那些破洞修复完好。

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只要吃饱穿暖了就会感到十分幸福的了。那个年代背景下的缝纫机就像现代家庭里的一辆宝马,土豪得一点也不夸张。

它称得上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嫁女的高配,到了70年代更算得上现今马云淘宝平台上的“爆款”。当然这个“爆”也并不算是数量上的多,而只是属于大多数人们内心里的一个梦寐以求。

普通家庭里的缝纫机可是一家老小紧衣缩食,积攒了多年的钱才买下来的,并成为了那个年代家庭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忆中的旧时光就像上紧了发条的老机械表在滴滴答答声中慢慢穿梭着,眨眼时感觉还在跟前,时而又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此时不知你的家里是否也静静地安放着一台不太惹眼的一架老式缝纫机呢?说不准可能比你的年龄还长呢!            

02

听奶奶说,在他们那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家庭,人丁就是一个家庭劳动力的唯一具体体现。那时候压根没有什么机械化可言,什么劳作除了人力就是牲口。

为了增加劳力,每户人家里的孩子多是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大多数孩子很难穿得到新衣服,一件衣服不管新旧破损,通常是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再传到老三,老三穿了给老四……

所谓一个尺寸可以服务一家小孩甚至几家。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这缝缝补补的功劳不外乎就是来自于那台实实在在的它-----缝纫机。

以前的老布料可是真耐穿得很!听老人家说大多是用劳动布、斜纹布、的卡(俗称,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所谓土话音似说的“的确良”)等。我搜到的网络图片都是像素及其小的,望眼看去都是模模糊糊清一色的蓝--绿--灰--黑。   

03

然而这样清一色的布料,却成为当时大多数人过年制作新衣服的心头之爱。以前生活水平有限,普通家庭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来源,仅有的那点钱向来都用在了家人紧衣缩食般的吃穿和小孩读书花销上了。

一边靠着平日里的辛苦劳作,一边一天天地省吃俭用攒起来的小票,花起之时已不知道自己在内心里反复敲了多少遍的算盘。或许那样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有体味吧!

图里看到了不同的蓝色调,一边敲着键盘一边便从中一眼认出深蓝的奶奶色,鼻子一酸想起了家里的一老宝贝,眼睛不禁湿润了起来。

那些曾经幸福的时光里,记不清楚有多少次从奶奶那件深蓝色的旧外衣口袋里,等着掏出来多少好吃的东西给我们,一颗两颗,一根两根……

现在想起那时候的好东西她一定是留了好久好久,然而那个味道还在。

04

为了自家小孩能过年偶尔穿上新衣,咬咬牙还是去供销社搞点布料,想省点钱的自己摸索研究着如何做。

有条件的人家可以上门寻一位有一定技艺的裁缝师傅付钱做新衣服。

叫裁缝师傅做上几套新衣服,那可是家庭里非常重要的日子,每个小孩干巴巴的眼睛里无一不泛着期望的亮光,想象着一身新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美好画面。

那可是每个娃每年新春的翘首以盼呀的心爱之物!

穿上一件新衣服的那一刻感情比吃到蜜还甜,整个人由内而外的散发着蜜一般的芳香。自信的神气浑然附体,眼神无不带着笑光,翩翩带风的行走蹦跳……

你还别说,不管哪个时代的小孩对于新衣服的追求和诱惑大多是抵挡不住的。那种得之不易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心对当下真真实实的满足。

在每个时代,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截然不同。现今处于物欲横流快速发展的时代,你的幸福变了吗?你感受并找到你的幸福了吗?

然而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一代来说,似乎已是无法体会到那种一年甚至好几年等待一件新衣服的满心期盼了吧。

05

70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整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虽然那时候,还没怎么有电,煤油灯是普通家庭里仅有的照明工具,听说蜡烛也是后面才出现的。

然而有限条件下,并阻止不了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时代步伐。这不,新衣服的颜色从清一色慢慢走向多彩化。

从那些服装身上看出那是对生活充满着无限希望和美好向往的一代,是既期望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又特别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一代。

06

说起80年代,闯入我眼帘的第一个熟悉的画面就是被写在房子墙壁上的两大标语,一个事关百年大计教育类的口号标语,另一个则是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的。

后者的大力宣传估摸着是当时国家关于控制生育人口的一个基本国策吧,农村地方随处可见,城市有没有就不大清楚了,毕竟咱那时候也没进过城。

这两大基本国家政策对中国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方面一定产生了其他时代所没有的种种影响吧。

只是从长辈口中听来,那是一个国家对人口控制大力狠抓的年代,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艰难而坚强向上的时代。

07

那时候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渐渐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虽然相对缓慢,但整体也在逐步的提高。

而服装的流行开始向时装化发展,后期慢慢的走向成熟。造型和装饰突出了一定的艺术性和时代风貌。

08

那时候人们手头上总算攒有了一点点的积蓄 ,有日子办或者过年前到百货店买点布料备着,特地找自己心仪的裁缝做上一两件新衣服。

“衣食住行”中的“衣”排在第一的位置那是有一定道理的。赤裸裸的说,没有满足“衣”排在第一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后面的“()食住行”哪里行得通?

远古时代人类最早使用树叶和动物的皮毛来做衣服,慢慢的人们发现衣服不仅仅是遮羞、保暖御寒,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与情感和生活情境有关联的事物。

09

作为物资虽然不那么紧张了,但人们对于自己购买的布料还是有基本的要求的,都希望布料更结实,耐穿耐磨 ;同样的布料,能多做一点也是好的。

而这是最考验师傅手艺的时候了,自古慢工出细活。

一提起针线活,我突然想起这几年经常上门找裁缝店修改衣服。后来慢慢的发现修改衣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活。

尤其因为网购的成衣尺寸版型总不适合自己的身型,师傅改起来也是很讲究的。

不但要了解我的身型,还要会看这件衣服穿在我身上显现出问题所在,最后还能帮我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一来二去,我也算得上半个常客了的。偶尔逛逛淘宝发现自己喜欢的款式图片,我也会自己淘一些自己心仪的布料,上门找裁缝师傅订做,毕竟有一定牌子的衣服网上价格也不便宜呀。

一来版型和质量有保障,二来也省下不少钱。怎么突然发现自己怎么那么臭美又聪明呢。总之,可能是已经过了那个非追赶流行时髦的年纪了。

近年来在慢慢的深入了解内心的自己,希望还能来得及做出一些改变。

一切从“简”开始,学习如何断舍离。随之而来的是淘宝衣服也相对理性不少。

听师傅说,以前80--90年代的时候,服装订做的生意挺好的。

店里堆了十几本各种服装书籍,顾客自带布料或者自己到店里挑选,再从服饰书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款式让师傅帮忙量身订做新的衣服。

特别是春节前后,客户的订做排得满满的,晚上经常得加班加点尽量安排好,累是累点,为了大家在新年穿上新的衣服,打心里也挺开心。

看着顾客穿上自己满意的新衣服,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10

2000年后,国内的工业化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尤其是近十年来信息的传播和变化的步伐在日益的加快。

这个时代,一部手机和一根网线就可以链接好多我们以前不曾想到过的事物和人。

网络实在是太便捷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我们永远无法统计,一秒钟里,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不知道又有多少个邮件正在发送和接收;一秒钟里又有多少条微信在相互交流着;一秒钟里又有多少个快递包裹发往地图上的哪一个点……

11

对于服装成衣行业来说,成衣进入了相当成熟的电商化时代。

人们购买衣服更加的便捷了,品牌多、款式多样、风格众多,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多未必见得是一件绝对的好事。

为自己冲动买单的人还是不少的吧,尤其是作为女性朋友,没有一个幸免,哈哈。

成衣电商的成熟化对裁缝这一行业的冲击还是挺大的吧,那些年代的技艺精湛的裁缝好多都渐渐退出了这个他们曾经奋斗过,成就满满的舞台,但仍然只有少数人在默默的坚持着。

难道裁缝的黄金时代已经完全过去了吗?如果是那又怎样?或许这是一个新发展的时代对他们有了新的要求呢?或许是开拓另一个别样的市场需求呢?

不管怎样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从未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降低过。

无法抹去曾经的服装变化印记,那也是一代代人们在精神、物质、文化上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种真真实实的具体表现形式呀!

12

你衣橱里的印记是否还在?或许已不知散落到哪儿去了吧。还记得这些年你衣橱里服装的变化吗?是不是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越发比从前更美好了?

人生漫漫,不管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和人,希望我们那个奔向美好生活方向的努力,一直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