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改变与完善班级结构与系统才能改善班级管理

 凌宗伟 2020-07-23

    阿尔菲·科恩批评美国的品行教育时说:现在以品行教育为名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劝告和外在的诱导,以使儿童更加努力地学习,并按照人们的要求去做。”“这种教育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一些具体行为。而不是鼓励他们对现存的价值观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的反思。”“当去参观那些因为热衷于品行教育而被选出来的样板学校时,这种印象会更加深刻。”(《当代课程问题(第三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P263我以为,作为班主任理应从考试工厂的被热捧以及类似“提高一分,杀掉前人”的雷人标语的流行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品行教育是否有违教育价值,是否意识到我们的教育行为不仅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现存的那些功利化的价值观深入的、批判性的反思,相反还在为这些价值观推波助澜呢?行为的训练固然是必要的,但更要明白某些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可能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我一再主张,教育固然要关注当下,但还应该着眼未来,更不能只是指向某一狭隘的目标的行为的训练。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在有关领导与专家们的建议下,已经习惯于将一个又一个的美德安排在不同的日子、不同的周次、不同的月份,看上去是序列化的、制度化的,但很少去审视这些外在的形式,究竟对孩子的品行教育能发挥多大的效用,我们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通这些过外在的力量除了能将学生往听话、顺从、提升学业成绩、考一所好学校的轨道驱赶,还可能会带来怎样的负面效应,除了这些外在的力量,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走近学生,尽可能多一些对他们的需要的了解,尽可能地触发他们内心的需要,至少尽可能地探讨一下如何将外在的动力与内在需要贴近一点。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长的另一个问题是习惯了借助榜样、奖励与批评、惩罚的手段来实现品行教育的目标,尽管我们可能也明白那些“好学生”的好行为其实并不是他们真因内在的关爱、怜悯、认同等价值取向的驱使,而是因为受制于学校与老师的诱导。这样的情况在小学阶段尤甚。当然问题不仅仅出在学校和我们这些教师身上,事实上孩子们从降生以来所接受的就是这样的利诱。只是我们很少有这方面的反思。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利诱似乎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网络点赞与拉票。这种通过报偿与惩罚的品行教育,有可能带给学生的就是这样几种影响,一是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将其他人踩在脚下,自己才可能成功;二是学会趋炎附势,迎合上意;三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须知“那些为成为最有德性的人而打败自己的同伴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仅减少了孩子们善行的内在动机,而且对于他们的同伴关系也是一种伤害。”同上P265这样的伤害还在于它可能会破坏人们的团队意识,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班级管理,只是一味地致力于“约束”,而忽视“释放”,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这样的社会心理学问题:“我们如何行动以及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班级管理,在许多时候无视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无视当下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习惯于将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发生的问题归咎于孩子的个性与品行,却忘掉了一个团队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因为系统设计的缺陷所至。

   我想提醒班主任以及学校管理同行的是,如果我们常常被学生的行为所困扰,需要审视与改变的可能不是学生,而是班级(学校)的结构和管理系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