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怀疑与学问》课堂实录

 凌宗伟 2020-07-23

感谢南阳市三中九年级(八)班全体同学以及她们的语文老师刘明莹老师。

凌宗伟:桌牌做好了吗?

同学齐:做好了!

凌宗伟: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共同合作完成一堂课,我想让我的表现好一点,也希望同学们能够表现好一点,我们有没有这个信心?

同学齐:有!

凌宗伟:很好,上课!

同学齐:老师好!

凌宗伟:同学们好,请坐下!谁来说一说,我们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会用些什么方法?想说的可以举手,也可以自己站起来。也可以给我个示意。桌牌的作用就在这(我可以知道你是谁)。PPT

                         

男生1:可以用一些例子、名言。

凌宗伟:还有没有?很好,请坐下。有其他同学想补充吗?(板书:例子、名言)

男生2:可以演示一下。

凌宗伟:哎呀,这个方法我还从来没遇到过,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演示一下。(板书:演示)还有没有同学想说的?

男生3:可以反驳对方的观点。

凌宗伟:哦,可以反驳。(板书:反驳)我想请你具体说一说,你如何根据对方的观点来反驳?

男生3:我事先会说我的观点,然后再引导他说出他的观点。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利用刚才前面同学说的正确的例子和名言证明他观点是错误的,然后,再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

凌宗伟:好,你的表达很清楚,有观点,有方法,表达也很有层次感,好,请坐下!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说?没有?我问个问题:演示我不好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所用的例子与名言能证明我们的观点呢?

李宜晨:举的例子要正确,要是人们所熟知的。

凌宗伟:他认为选用的例子是要正确,那么你们如何理解“正确”的呢?(板书:正确)另外一个是,要是人们所熟知的。(板书:熟悉)李宜晨同学补充一下?我们如何能够保证所用的例子与名言是正确的,或者换个问法,我们所用的这个例子跟名言,跟我们要表达的观点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可以商量一下,不明白可以商量。你自己也可以补充。

(学生自由讨论)

凌宗伟:丁潇(女生)你说。

丁潇: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印证。

凌宗伟:它们之间必须能够相互印证。(板书:印证)

丁潇:还有,或者说是举的这个例子能够证明那个观点是正确的,如果举的例子不正确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会影响。

凌宗伟:也就是说这个例子跟观点之间它必须是一致的,是这个意思吧?很好,请坐!

李宜晨:我觉得还得注意举的例子的感情色彩。

凌宗伟:哦,还得注意情感色彩。这个回答很有意思,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在阐述一个道理的时候,首先是建立在自己的情感的基础上的,我们的情感能够代替我们的观点吗?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观点只是在情感的支配下(表达的),你们说这在观点在阐述或者论证的过程当中会不会出问题?他对我们的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有利的,还是可能是会有害?不要有答案。好。我们先来看课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怀疑与学问》。PPT呈现课题。

凌宗伟:(板书:疑,是知之始)知道有这么个句子吗?有没有谁看到过这个句子?没有。没问题,我们一起读一下,预备起!

(同学们齐读)

凌宗伟:谁能解释一下?“疑是知之始”是什么意思?这是个文言句子,对不对?这个知识应该具备,谁来尝试一下?有愿意的吗?张炳阳。

张炳阳:疑问,疑问是了解知识的基础。

凌宗伟:疑问是了解知识的基础。好,请坐!有没有要补充的?你很想补充。

男生5:疑问是学习知识的开始。

凌宗伟:疑问,是学习知识的开始。好,请坐!同学们说说看,从文言文翻译的角度讲,这两位同学哪个翻译得更准确?

齐:第二个。

凌宗伟:不错,第二个,这个“始”是开始的意思。当然把它翻译成基础也是可以的。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译,一种是意译,但是考试的时候?

齐:直译!

凌宗伟:直译,对,但是如果我们要想记忆的话,你们觉得还是直译的好,还是意译的好。意译?对。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要绝对化。我主张直译,疑问是做学问的开始。现在我们看这个标题《怀疑与学问》猜一下,这个“怀疑与学问”,他(作者)想说什么?可以讨论一下。

牛笑妍:我觉得他想应该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

凌宗伟:想谈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你从哪里看出的?猜到的?

牛笑妍:因为《怀疑与学问》的标题当中哪个“与”。

凌宗伟:“与”好,很好!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要注意一些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时候就暗示了作者想说什么,比如说这个标题上的“与”,它就是表示关系的。这是牛笑妍同学对标题的猜测,对文章的猜测,其他同学有没有猜猜的?或者除了我们猜测到这文章可能是谈的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能不能猜到其他的什么?有没有?没有?也放一下。一起把课文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如我们牛同学的猜测,我建议大家要读出声音来。所谓“思维的可视化”(板书:思维可视化),就是要把思维给呈现给他人,那方式一,就是读,二是写,三是说,还可以边说边做。好,读出声音来。

(学生放声读课文)

凌宗伟:很好!一遍读下来,你们感觉自己有没有读懂?大致上读懂。或者我再问个问题,你们通过朗读,对照刚刚前面同学们的发言来看,作者是不是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第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是不是如牛同学所说的,是谈的怀疑跟学问之间的关系。第四,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觉得自己没办法理解的?我刚才提了4个问题,可能语速也不慢,我想请陈重阳同学把我的四个问题重复(复述)一下。

陈重阳:顺序,是是按黑板所写的顺序,来进行,进行论述的。

凌宗伟:是顺序吗?

齐:方法。

陈重阳:然后第二个问题,文章是否写怀疑与学问的关系的。然后,第三个问题……

凌宗伟:没事,不要紧张,能重复(重复)两个已经不错了,上课的时候,当老师在讲话的时候,或者其他同学在发言的时候,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要耐心地倾听。

凌宗伟:好,你坐下!有要补充的吗?还有两个问题?我不记得了。

齐:对文章是不是理解。

凌宗伟:很好,还有一个是这篇文章有没有没有读懂地方。可以想一想,也可以交流一下。

这四个问题,你们有答案吗?焦同学,你想说的是一下?不要4个问题都回答,你想就哪个问题来回应一下,就回应哪个问题。

焦廷正同学:这个,这个说明顺序是基本上是跟我们同学所说的观点一致的。

凌宗伟:是“顺序”吗,有“演示”吗

焦廷正同学:是证明的方法。有“演示”,第二段,就是引用人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怀疑与学问”的。然后,第三段是说学问的基础在于事实和证据,事实就是自己亲眼所看见的。

凌宗伟:哦,“演示”他认为亲眼所看到的就是“演示”。好,请坐下!亲眼所看到的就是“演示”?“演示”是什么意思?是看到的吗?表达要准确,“演示”是做的,自己做给别人看的。我想纠正一下你刚才的“怀疑与学问”是论点的说法,同学们赞成不赞成“怀疑与学问”是论点的说法?

女生1:不是论点,是论题。论题是一个引出他所说这个问题,论点是本想表达的中心意思。

凌宗伟:他说不是论点,是论题。那么我想请你说说看论题跟论点有什么区别?或者我们再换个思路,刘老师在跟你们讲论点的时候,认为论点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我好像听到一个男生在下面讲,论点应该是个判断句,请讲。谁说判断句的?站起来说。

男生5:一般都是判断句。

凌宗伟:一般都是判断句。好,我再问个问题,一般而言,论点在哪些地方出现呢?

男生5:有的是在开头,有的会在结尾出现。

凌宗伟:会不会出现在中间?

男生5:也会。

凌宗伟: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的论点在哪里?

男生5:在中间。

凌宗伟:说说看,跟大家分享一下。

男生5:怀疑是做一些一切的基本条件。是围绕这句展开的。

凌宗伟: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其他同学找到的是不是这个(句)?有的人在点头,有的人在摇头,好,你坐下!我看到一个摇头的女同学,请你说说看。

女生2:做学问,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

凌宗伟:好,请坐下!我们就讨论一下,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怎么看?一个说是,围绕“怀疑是做一些一切的基本条件”来展开的。一个说是,“做学问,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如果在两者当中选择的话,应该是哪个?或者换个说法,凌老师问的他(作者)怎么的论述自己的观点的这个问题,其实是问的这篇文章的一个哪个方面的问题?要养成自己不明白就交流的习惯,当然也要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要讨论“怀疑与学问”必须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首先是)自己思考,拿不准或者不明白的情况下,就可以与同学商量一下,你想不明白的,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思立:我认为是围绕“怀疑是做一些一切的基本条件”来“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的。

第三自然段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凌宗伟:他说,第三自然段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的。你们说这是论证的方法还是论证的思路?

同学齐:是思路。

凌宗伟:思路是什么意思?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中间又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这就叫思路。好,请坐,不错!你想说?

焦廷正同学:(作者)首先引用两位名人的名人名言,引出怀疑与学问的论题。指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然后说我们做学问靠的是证据,而有的时候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自然而然,提出怀疑与学问的问题……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然后,第45段是说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第6自然段,是从积极方面说,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凌宗伟:好,你的思路很清晰,有没有要对焦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的?

男生6:我觉得第3段实际上是说我们做问的基础是要依靠事实论据,但是然后它接着说这个事实论据有可能是错的,我们要对这个事实论据要有一定的怀疑,然后才引出了下文的。

凌宗伟:你想就说,你觉得第3段实际上是说我们做问的基础是要依靠事实论据,但是然后它接着说这个事实论据有可能是错的,我们要对这个事实论据要有一定的怀疑,然后才引出了下文。

凌宗伟:你(焦廷正)认同他的补充吗?好,不错。你的思路很清晰,你的思维很敏捷。好好看屏幕:


凌宗伟:刘老师跟大家讲过除了有中心论点,还有分论点吗?(板书:论点,分论点)根据教材上的要求,我们要填下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花个两分钟,我们找一下,不一定填,找到了分享一下就行了。

(同学们读书,寻找)

凌宗伟:找到了?找到了就站起来说,不错,张景尧同学。

张景尧同学:分论点一是怀疑,从消极方面看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分论点二是,从积极方面看怀疑是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凌宗伟:好!有同学好像有不同意见,说说看。

某同学:第一个分论点是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第二个分论点才是他说的怀疑是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凌宗伟:好,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如果没有,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两位同学所说的哪个更接近这个作者的文本的意思。要讲理由,稍微展开一下!有谁想发表意见?我们也可以自我去自我是自我矫正的。比如张景尧同学,听了同学的意见以后,你有没有想反驳他的?刚刚有同学不是讲要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一下的吗?他已经针对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你想不想展开说一下,回应一下。有点难度,有点难度。我们再换个思路,你们能确认分论点一是什么?分论点二是什么?你们的理由是?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是不是分论点?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留住课后继续去讨论。既然标题也好,论点也好,谈的是怀疑与学问,我提醒各位注意问题是,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心论点是统摄分论点的,分论点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板书:↑↓

凌宗伟:我有个问题,作者引用了哪些事例你们觉得有必要引用这么多吗,为什么?焦廷正同学想说,焦廷正同学真不错,今天表现相当好,给他点掌声好不好?

焦廷正同学:我觉得有必要,举的例子其实越多越好,因为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大家不一定熟悉,例子少了认同的人可能会减少。所以越多越好。

凌宗伟:好,请坐!例子越多越好吗?(板书:越多越好)赞成他这个观点吗?好,王诗皓同学。王诗皓同学:我认为举例子是,多方面的追求,开头我们就说了举的例子要能证明观点,还要有引用,虽然(不同的)例子有不同的作用,但不是越多越好,再有就是不同的名言有不同的作用,不是多余的。

凌宗伟:你能不能说的简洁一点?我给你概括一下,例子不是越多越好,第二个你觉得引用了这么多是因为这些名言有不同的作用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没有答案,我只是提醒大家注意,既然谈的是“怀疑与学问”,我们就要用怀疑的精神来看这篇文章。请问,作者在文末说,墨守前人的旧说,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了,那么作者的这篇文字属于不属于“旧说”?从作者所引用的这些名言来看,他谈的怀疑与学问是属于新说的,你们觉得这篇文章有没有值得你们怀疑的地方?

齐:是旧说。

(下课时间到)

凌宗伟:时间关系,来不及讨论了。PPT


这是一个课后作业,建议大家去搜索一下这两篇文章,然后对照作者的女儿所说的,我们来推敲推敲看。作者女儿关于这篇文章是她父亲的结论站得住脚站不住脚?好,下课!

同学齐:老师再见!

凌宗伟:同学们再见,向后转,与在座的老师们再见!

(反思:我给这篇课文教学的定位是:用怀疑的精神学习《怀疑与学问》。我当初的设计是两课时,但因为还有两节作文指导课,所以压缩为一节课了,然而,这里的一节课又是40分钟,于是许多问题就放过去了,说是是说后面在谈,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还是没有照应到,这不得不说是遗憾。这篇课文用一课时来教,是不是也可以?我觉得是可以的,这就有个聚焦的问题了,比如紧扣有没有必要引用这么多,作者的观点属于不属于旧说来展开也是可以的。问题还是出在贪多上了。另外遗憾的是,因为录音的问题还有几位学生的名字没有搞清楚,在此表示歉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