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山崖上有部天书,600多年过去无人能解,专家:建文帝写的

 无风起念 2020-07-25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不少的故事,而有一些故事,之所以能够被后世所知晓,是因为有文字的记载。而在记载历史的方式之中,有一种为石刻。在中国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石刻,每一个石刻都有一段故事,而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旁边悬崖上的石刻,则与建文帝有所关系。

黄果树瀑布旁边悬崖上的石刻,是明朝初年开始被刻上去的,上面刻写了一些红色的小字。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些字排列十分混乱,甚至还无法构成字形,甚至比甲骨文还要难懂,因此,后世之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便将其称为了“红崖天书”。其中“天书”二字,便代表着人们对于这里面内容的迷惑之情。

由于这些文字十分难懂,因此明清两代的一些官员觉得这必定有不好的寓意,便对其进行了破坏,比如清朝的安顺知府就曾经派人毁掉天书。他让人用桐油石灰不断的捶拓,然后用巨斧去铲去凿,最后用开水不断的洗。

虽然说,安顺知府没有彻底毁坏天书,但是却也让天书的字迹变得模糊,不利于后世的研究。后来,贵州的一位提督,甚至在上面又刻了一些字,来混淆视听。

到了1995年之时,贵州安顺地方政府为了破解“红崖天书”中的秘密,便贴出了“悬赏百万,破解天书”的告示。在重赏之下,有能人出现了。

一位山东某大学的专家赶到了安顺进行考察和研究,他结合当地的历史记载,找到了一幅还原度比较高的临摹作品,其作者为清朝瞿鸿锡。之后,这位学者便进入了潜心研究时期。但是可惜的是,并没有什么进展。

后来,有一位名为林国恩的专家,对各种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还看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史书,经过了九年的研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他认为,“红崖天书”写于朱棣时代,其作者便是建文帝,里面写的是“伐燕诏檄”。

也就是说,建文帝逃到此地之时,其实还有想过要再次攻打朱棣,而这份诏檄就是他号召百姓诛杀叛贼的证据。同时,林国恩还指出这部天书中还有一个落款,为“建文八年甲天下之凤凰---允炆御制”

然而,从天书的晦涩难懂程度可以看出,其实建文帝也是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他知道,此时朱棣在全国范围内布下天罗地网抓捕自己,倘若将文字表述得很明白,或许可以为自己获得机会,但是也可能带来危机。于是乎,他便用了类似象形文字的手法来写这份天书。

参考资料:《明史》、《红崖访碑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