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原创 | 陈晓红:记忆中的火笼

 相子诗生活 2020-07-25

作者简介:陈晓红,阳新富川小学教师,爱在文字里飞翔。

 记忆中的火笼 

文/陈晓红  

 © 摄影:网络 

干冬湿年,老人家说的话果然没错,一晃过年了,老天爷却每天都拉着个脸,跟谁欠了他的钱没还似的,吝啬得不肯多出一次太阳。

阴沉沉的天空哭丧着个脸灰蒙蒙地罩在头顶,像一个性格怪异阴晴不定的人站在面前,既赶不走,又没法收拢在怀里,好像是专来给人心里添堵似的,让人无所适从。

偎在家中都不敢出门,记得童年的时候,冬天的温度比现在冷多了。遇到下雪,房屋上的雪几天都不会融化,房檐下的冰凌条就会有尺把长。冬天的阳光照在冰凌条上,看着又透明,又发亮。融化在地上的雪水,晚上接着上冻,连续几天冻冻化化,化化冻冻,气温寒冷寒气逼人。班里大多数同学手上都长着冻疮,小手肿得像小馒头一样,但都习以为常了。还是成天咧着嘴,好像有说不完的高兴事。

那时候,教室里的环境很差,能够有桌椅就很不错了,窗户上没有玻璃,屋顶上可能还有几个大洞,四面漏风。家境稍好一点的,才会给孩子备上一个取暖的工具,方言叫火笼。

别小看了这火笼,要说它的历史也够悠久的了。至少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已经普遍使用火笼取暖,而且被文人写入诗歌中。南北朝诗人沈约在其《咏竹火笼诗》中写道:“结根终南下,防露复披云。虽为九华扇,聊可涤炎氛。安能偶狐白,鹤夘织成文。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到唐朝,又将火笼称为“穹笼”,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又如洞房冷,翠被张穹笼。”可见“火笼”之名由来已久,南北朝或更早些年代就已经这样叫了,到了现在也没有变过。所以说,火笼是最古老的取暖神器也不为过。

同为火笼,一地与一地的不同,外地火笼有的编得很精致,可以说是一件完美的手工艺品。将竹破成篾,根据需要编成笼,圆圆的,上大下小,有点像灯笼,再安上一个长弧状的提手,火笼也就编成了。

但我们这称之的"火笼"相比较就显简陋了。无非就是家里把破了的洋瓷杯,补上窟窿,里面装上几个炭火,在洋瓷杯的上方对应着用火烫出两个小洞,上面拴上一根长长的铁丝线,方便提在手中,这可是孩子们出行、上学的最好装备。上课写字的时候,手实在冻的不行,写出来的字都横七竖八了,就会不由自主的伸到桌底下去用火笼烤烤手,等稍微有点知觉了,又会接着写。下课了,发现炭火快要熄了,赶紧拿起还剩半截的铅笔头去戳两下,然后,使劲的吹几口,还不见效,这时总会有几个调皮鬼出高招。"看我的!"其中一个大高个站出来,"你们都站开一点!"人群立刻把他围成了一个圆,他就是圆心,只见他叉开两腿,迅速提起火笼的铁丝线,然后用力地旋转手臂,在我们的一片惊叫声中,里面的炭火居然一点都没有掉出来,而是随着它的旋转成了一个不停转动的圆,渐渐地,火笼中已经见到火光,这时他的速度渐渐慢下来,火笼中的炭火也越烧越旺,大家都对他钦佩不已。

偶尔也会见到一两个火笼中的土豪版,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只能从县城里买来,小镇上都买不到呢。班上有一个娇小姐,听说家里还有亲戚在国外。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土豪版火笼,就是从她那里。现在回忆起来应该就是两个特殊材质做的铁片盒子,里面放上炭火再盖上,外面留几个小孔透气,罩上一圈精致的棉线套子。这样既好看,直接握在手里,也不觉得烫,又保暖。当时我们看了是羡慕不已,忍不住去摸一下,她就会拍开我们的手,说弄脏了怎么办?有一次,因为她的盖子没盖紧,结果上课的时候炭火露出来,将新穿的棉袄烧了一个大洞,上课时传来一阵浓浓的糊味,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这才解了气,现在想来也确实是好笑。

小孩子的火笼和大人们的比起来,那才是小巫见大巫呢。大人用的一般是陶瓷做的,一个圆鼓鼓的身子,上面还有一道弯弯的手柄握在手里也不觉得烫。那时候,上了年纪的人有时双手抱个火笼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边烤火边聊天。卖菜的老太太也会在摊子旁边放个火笼,手特别冷的也会去烤烤。有的妇女们在做针线活时也会带个放到跟前取暖。也有烤惯火笼年老体弱的老人走亲戚也会抱着一个,边走路边烤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手提火笼取暖已成为历史,它已被现在的热水袋、暖脚壶、电热毯、暖手宝、电暖气甚至空调所代替。

放假在家,儿子几次想去公园玩。婆婆总是说:天气太冷,疫情严重,还是呆在家里好。我望望窗外,远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寒风中瑟瑟的枝丫,恍惚又看见,几个穿着旧棉袄的丫头小子在田埂间穿梭,手里甩着一个火笼,火星直冒……

 © 摄影:网络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刘富道为相子诗生活题字:

(责任编辑:李相文,图片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