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兴古运河游】(7)——杉青闸和这里的往事

 思泉思泉 2020-07-29

  (古杉青闸附近)

古运河离开“苏州塘——穆湖溪枢纽工程”的“苏州塘节制闸”,穿过“古运河桥”、“嘉运桥”一路向南,奔“杉青闸”走来。

  

  

  

“百度”卫星地图上截取一块,看得明白些。

  

杉青闸是古代大运河上的著名水闸。需要说明的是,杉青闸只剩下遗址,大部分建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逐渐复建起来的。

  

  (上图,沿河,自左至右依次为六角亭、帆影亭、杉青闸官署、大型景墙和落帆亭)


  

  

其遗址是省“文保”单位。

  

      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2013年“升级”为“国保”,上周一才竖的文保碑,名称上突出“落帆亭”(将在下集介绍)。

    

 凡是纳入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景点,都竖了这么一个标识,游览者一目了然。

  

可以想象,当年就京杭大运河这么一条水上南北通衢,在这里设个闸(运河进入浙江的第一闸),管理往来的船只,控制河水的流量流速,灌溉周围的农田,其地位自然重要。

      史载,该闸在隋唐时设置,由中央直接派员管理,因此建有官署,管理人员在此办公、居住。

  

  (复建的“官署”)

两进平房,两个小院,几幢建筑,尚未派上用场。

  

  

  

  

根据记载,这里发生过不少故事,留下一些可书的遗址。

除了官署,还有落帆亭、羞墓等。

首先要说的是在这官舍里曾经诞生过一位皇帝,那就是宋孝宗赵昚(音shèn,1127~1194年)。《宋史·孝宗纪》上记载:“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秀州杉青闸之官舍”。喝运河水长大,也算是“运河之子”。

无旧迹可寻,在运河边竖了块大型景墙,上塑高浮雕。主体是宋孝宗率将士出征的场面,背后描绘的是南宋朝廷和战乱情景,左上侧有对赵昚的简介。

  

景墙就竖在运河畔。图简意深,很好地强调了杉青闸的历史文化氛围。

  

赵昚在位27年,是南宋比较有作为的领导人。他上台后,训练军队,部署北伐。记忆比较深的是,他起用主战派,为岳飞等人平了反。

  

特别是他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那几十年老百姓相对富裕,比较太平安乐,史上称之为“乾淳之治”。要想老百姓安居乐业,必须惩治腐败,发展经济,古今同理。

  

雕塑的背后镌了一幅“杉闸风帆图”和几首与杉青闸、落帆亭有关的古诗。

  

“杉闸风帆”为“嘉禾八景”之一。明代李肇亨(1592~1664年)有诗云:“柳枝沙岸夕阳边,依旧帆樯卷暮烟”,就镌在那上面。

  

 离河边太近,再退就掉到河里了,只能拍成这样。

  

接下来再说说“羞墓”。在新建的落帆亭公园西部,垒了一个小土坡,竖了一块石碑,建了一座亭子。

  

  

  

看过思泉穹窿山访踪——朱买臣读书台》博文的,可能还记得那段传说,朱买臣年轻时以砍柴为生,穷困潦倒,其妻崔氏不愿意跟他受苦,离了婚。之后她改嫁当时杉青闸的负责人,作为随“军”(官?)家属就住在杉青闸官舍。

后来朱买臣被作为人才发现了,当上了管辖包括嘉兴这一块在内的地市级领导,崔姓妇女(其后夫属于朱买臣的下级)闻讯因羞愧而自尽。——历代改编加杜撰,出现多种版本,思泉取其中一种。

立的这块碑叫“羞墓碑记”。两次拍摄(相距两个多月),竟也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起放上,留存。

  

  

那座亭是否叫“羞亭”?不明。

  

想不通,这有什么可羞愧的?为此自杀身亡更不值得。倒是近来在网络上流传了个“贪内助”的新词:落马的贪官大多有贪腐的“亲友团”,或妻子,或儿女,还有情人,这些人等为老百姓所不齿,才应该羞愧。

  

  

“羞墓”的西侧曾有“嘉禾八景”中的“禾墩秋稼”旧址——“嘉禾墩”,相传为三国吴黄龙3年(231年)“野稻自生”之处。直到清末还是名胜,不过如今找不到遗迹,代之以高档的小区。

“嘉禾墩”是嘉兴得名之始(嘉兴简称“禾”),其重要性更胜于“羞墓”,是否也应该竖个碑什么的?  补遗,后来果然竖了一块碑。

  

顺便补遗:“京杭大运河河道嘉兴段”已于去年“升级”为“国保”,孤陋寡闻的思泉,也是看到这块刚竖起来的“文保”碑才知道的。当年专家(?)们发起大运河“申遗”竟然漏掉了嘉兴,想想,仍然觉得可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