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态血压 122~130/80 mmHg,主任却让我开降压药?!

 冰川老田2018 2020-07-29

半年前一次查房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例:52 岁男性,1 年前因「阵发性胸闷、头晕」入院,当时动态血压 122~130/80 mmHg 左右,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考虑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未予特殊治疗,今症状再发入院。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本周「你问我答」给大家解答~

1

血压正常的高血压性心脏病?

患者入院后完善心脏超声示室间隔 12.8 mm,血压仍 125~135/80~82 mmHg 之间,详细检查心肌核磁、冠脉 CT 等排除了原发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最终被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给予培托普利 4 mg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近期复查血压 118/76 mmHg,心脏超声室间隔 11.6 mm,无不适主诉。

下级医生百思不得其解,患者父母均无高血压,无家族遗传史,而且患者血压没有超过 140/90 mmHg,按照指南要求,患者血压还可以,无需干预,为什么考虑为血压升高所致心脏病?为什么要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2

各大指南怎么说?

最近发布的 2020 ISH 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指出:

正常血压为 < 130/85 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 130~139/85~89 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指出:

正常血压为 < 120/80 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 120~139/80~89 mmHg。

根据上述标准,该患确实不符合高血压诊断

治疗方面两者标准一致:


从上述看,该患也不需要进行降压药物治疗,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指南似乎对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给了明确的指导,但是不难看出,指南的个体化只是一个宽泛的指导原则,涉及的是一类人,并不是具体某一个人,原则意义上讲不能算比较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3

为何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

再看文章开头的这位患者,追问病史发现该患者为事业单位职工,在此前的 20 多年里,每年单位体检,患者血压一直在 100~110/75~80 mmHg,最近两三年内,孩子上高中,父母也身体不好,一直精神压力大、焦虑、睡眠不好。

不难看出患者近三年,血压要比之前明显增高 20~30 mmHg,而且出现头晕症状,心脏超声也提示室间隔损害(负荷高血压表现),所以考虑患者基础血压低,目前症状及心脏损害为血压升高所致。

给予患者培托普利 4 mg,患者也症状缓解,复诊室间隔增厚减轻,没有进展, 进一步说明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因此,降压个体化应具体到单个人,而不是固化指南,在指南要求的范围内就认为达标、没有问题,这样是不可取的。

4

为何直接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我们再回顾一下指南对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要求:


很明显,指南对 < 140/90 mmHg 的患者是否用药没有说明,但该患者有头晕症状,且室间隔有增厚,考虑为血压升高所致,所以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主张应用 ACEI 类降压药物。

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另一方面 ACEI 可以逆转心室肥厚,保护靶器官,很明显,患者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5

高血压诊疗需重视生活方式

很多医生潜意识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性疾病,「父母有高血压,子女容易患高血压;而父母没有高血压,子女则不容易患高血压」。实际上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但后半句却不对。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 2 亿多,在众多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中,20~30% 为遗传因素,70% 为生活方式引起的,所以高血压病也叫「生活习惯病」。

在我国以下不良生活习惯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肥胖 —— 中国肥胖人口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此外,饮酒、精神紧张、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不同程度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不难看出,该例患者近三年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导致了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又造成了心脏的损害。所以指南也要求,所有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用药,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总之,在控制血压的临床实践中,指南的个体化原则仅是宽泛的指导,知行合一,真正的个体化,才是临床治疗关键。

明日预告(最终推文请以公众号当日推送为准):

周四「心内检验」高 CK-MB ≠ 心肌损伤,4 句话搞定诊断思路



排版:丽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