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大暑里最足的阳气,晒一罐补阳除寒的神器(视频)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7-30

说起伏天里最受养生族青睐的食物,那肯定非生姜莫属了。各种冬病夏治都会提到它,就连对中医一窍不通的人们,也都知道受风寒时,煮锅姜糖水,喝完捂身汗,风寒就好了。


《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

《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由此可见,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经。所以它可以温肺健脾,治风寒咳嗽,和胃止呕。而大暑里的阳气,能够让生姜的功效加倍。

今天介绍一款手工非遗养生食物:伏姜

本来小暑入伏就准备开始晒伏姜的,结果今年南方雨水颇丰,我这坐标江苏,正值梅雨季,连下十多天就没停过,湿到北方朋友无法想象。内裤能不能晒干已经不重要了,连房子都发霉了。

本以为今年靠天补阳无望了,结果大暑一到,官方宣布出梅,哇塞,太阳瞬间给力起来。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老姜,从农家采购的还带着土这些天为了等大太阳,老姜全都发芽了,一个比一个茂盛。于是把它们都掰下来,突发奇想种起来吧,扔了挺可惜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大,让女儿种着玩儿,就当上个劳作课。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有的地方晒伏姜的方法非常简便,从农田里拔出一兜生姜,将其刚长出来的嫩芽掰掉,只剩下皮色灰褐的老姜,再将泥土清洗干净,直接把姜丢在屋瓦的背垄上,防止被雨水浸泡。这样生姜就在屋顶上白天经受酷暑骄阳的灸烤,晚上承受着露水浸润。

等三伏天过去,从屋顶上将它捡回来,这就是伏姜了。伏姜颜色灰黑,没有了生姜坚韧的丝状纤维,却变得异常辛辣。本来就是暖性的生姜,变成大热的食物。

但我们这边城市都是楼房,没有瓦屋,图省事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洗净,放在沥水篮里搁室外暴晒整个三伏。晒成一掰就粉粉的程度就是非常好的伏姜了,受寒了就掰上一小块,煮上一杯喝,通体暖热。

另一种较复杂的方式是,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晒过一个三伏天的姜,吸收了满满的天地阳气,每日取一点食用,可以驱散体内的阴寒之邪。

古法的伏姜膏,工序繁琐,要将切好的姜片放到碓臼中,捣成姜泥,用铜勺舀出。将纱布四角固定吊起,舀入姜汁,用双木棍压榨用力挤出姜汁备用。将红糖按比例放置缸中,然后倒入适量姜汁,静置片刻,等姜汁充分渗入。用阴干半年以上的花椒棍按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红糖充分溶解。

传统伏姜的晾晒是在阴阳结合中完成的,需要丰富的经验,对晾晒时间进行控制,晾晒整个过程需时刻守候。

每天早上太阳出来前用花椒棍搅拌一次,中午午时太阳最大时再搅拌一次,傍晚再搅拌一次。晚上日落后用荆条编织的盖上用于透气,然后再盖防水布用于防夜间雨水。如此往复直到出伏结束。中伏后随着日照的增强,水分不断蒸发,姜汁会成褐色饱和溶液,并出现些许糖分沉淀,这个阶段需要4次搅拌。

进入末伏,姜汁会变得黏稠,成黑褐色饱和溶液,出现少量糖分沉淀,此时依然搅拌4次。在三伏天里的一天加入“ 伏姜引”。出伏后伏姜缸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结晶层,类似于豆浆表面结成的豆油皮,味道辛辣。颜色为黑色,搅拌时已无水声,成浓稠状过饱和溶液。算是完成了整个晒制过程。

对普通人来说,这实在是太复杂太难了,而且成功率低,怕是没多少人能做出来,所以今天推荐一个简易版本,适合家庭制作。

1、 先准备1个玻璃罐,用沸水煮大概5-10分钟,充分消毒后,晾干备用;

2、 500g生姜洗干净,晾干后,切碎,尽量碎一点;或者可以直接捣碎,料理机打碎都行;在玻璃罐里薄薄铺一层生姜,上面再铺一层红糖,这样一层生姜一层红糖,慢慢铺到8分满。

3、 用纱布封口,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一日,即可密封保存后食用。每日取2勺冲水服用,也能驱寒暖胃。

有耐心的朋友也可以用姜汁来做伏姜膏。

1、首先将生姜洗净晾干后榨汁。

2、在姜汁内装入等量红糖,搅拌后用纱布封口,放在室外暴晒。对辣味敏感的人也可以多放些红糖来中和生姜的辛辣。

3、每隔2小时搅拌一次,示天气情况而定,大概几天时间,可以浓缩成流浸膏状。这样做出的伏姜膏吸足了三伏阳气,温阳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晒制时,每天4次顺时针搅拌不能少,防止姜汁蒸发出现泄汤,就失败了。所以经验不足的,还是建议大家晒足足一天就密封保存起来及时食用。

食用禁忌:

阴虚内热者,素体壮实者,热病者禁食。

寒湿体质,气血亏虚之人可以适当食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