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春泉诗歌的本土性/陈国和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周春泉诗歌的本土性

                              作者: 陈国和

    今年四月我理头于湖北文学奖参评作品的阅读,周春泉先生的诗歌让我印象深刻,爱不释手。他的诗集《清点傍晚的村主》(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当然是我极力举荐的作品之一。后来在投票现场,这部诗集也得到其他评委的推崇。《清点傍晚的村庄》荣获湖北文学奖提名奖是对诗人艺术造诣的肯定。诗人周春泉先生从1979年开始诗歌创作,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谓是炫目纷繁、中国文坛的变化也是潮流迭起,但是周春泉先生三十多年的诗歌创作从不哗众取宠,而是执着于对中国本土性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进行审视,有效地深度介入行走着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现场,以诗人独到的眼光,写下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诗歌显现出鲜明的本土性。

                      一

   诗集《清点傍晚的村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锦绣山河图。这里有富饶的螺狮山,有美丽的的九宫山,有碧波荡漾的富水河,有星光灿烂的温泉河,更有充满浓浓乡情的村庄故事。周春泉先生所用素材都来源于身边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物,而平凡的素材透露出不平凡的感情。诗人曾说过“有山的地方人有义”,这种“义”表现为心怀故乡本土,悲悯世俗人生。诗人歌项故乡的美人、美景,用灵动的手笔描绘家乡人生活、劳作的场景,即使吟叹历史,最终也回归于对乡愁不尽的慨叹。

周春泉先生定是热爱生活的,因为热爱生活才能在诗中使用大量绝妙的比喻、大胆的想象、恰如其分的夸张。诗人经常感动于自然界中极其微小的生物,生灵的活现,生命的可贵。《油菜花》以“油菜花,点亮/阳春三月”开篇,“点亮阳春三月的油菜花/一株连着一株/一朵挨着一朵”,诗人用平实的描写使家乡美景跃然于纸上,读完此诗,阳光照耀下一片黄灿灿的花海就出现在眼前。诗人以油菜花为喻,充满青春积极的气息,以女子的年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特征的变化比喻油菜花的长势,一阵风吹过,油菜花随风而曳,似人的魂魄摇曳,将爱的灯,将希望撒向远方。“一盏爱的灯 点亮/在阳春三月”,诗人也将诗情撒向丰腴多情的土地,赋予自己独到的生活体验。还有《九宫山渊上的树》里,“悬崖下,望你一个跳水还动员,定格在八百米跳台”,诗人巧妙地将悬崖的空灵及崖壁上的树一枝独秀的样子展现出来。再如《游富水湖》里把游艇喻为“裁缝的剪刀”,“随意裁开了万匹绸缎”,不论是一波碧水,还是缓缓滑动的游艇,亦或是舒展蔓延开的水波,都从诗人的话语上活了过来。《他们》中,“凭手中那杆水烟袋/憋一口气就能将山月吹走/嘬一下嘴就能将夕阳点燃”勾勒出了鄂南农民的印象:农民坚韧有力的臂膀、黝黑的脸庞及夜路上宁静的表情,这是诗人对生活、对明天的美好遐想。

    《奔月》中诗人重新审视“奔月”这一创作母题。第一节“逆时针奔向秋月/脚步叩地球运转”是作者在秋夜晴空下尽力奔跑,脚步声声。诗人既是“奔月”的见证,亦是叩向地球运动的昭示;第二节“月光熟透枝头/不时碰落星星”一个“熟透”写出秋夜月光的皎洁,像铺在树枝上的一层薄纱,让秋季的树枝重新焕发光彩,仿佛是丰收时果子散发的光彩,不时间星星也来凑热闹,诗人在天地之间尽情欢呼转动,霎时仿佛天地也变得渺小。最后两句“我在两只果子之间/游刃太极”点燃出诗人领悟到的中国人的传统生存观念和智慧。这首诗题为“奔月”,在我读来,反而像是在秋季收获作物之后,满怀欣喜的作品,诗人在夜晚,喜庆丰收的画面,仅是树上结果子就足以让作者“手舞足蹈”,在诗人看来,天地都变小了,在果树之间便是他的整个天地。这些诗歌浸润了丰沛的地方情愫,凝聚了当地人的生存体验和生活智慧。

    真正成熟的文学应该是融入本土生活,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周春泉先生积极书写鄂南地区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场景、典型的农村风情事物,以及地域化的人物性情和感情化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得诗歌具有浓郁的本土性。

                       二

      不敢说周春泉先生这部诗集中所选的作品都是最好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些诗作都极富个性,充满情感。在我看来这是诗歌乃至一切艺术的灵魂所在。也就是说在这些诗的背后,我们都能清晰听到诗人发自内心的那份最真的独白。诗人用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傍晚的村庄”的山与水、人与事,使得一幅幅生动美丽的乡村美景图在我们面前呈现,而诗人对故乡深刻的感情也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读山记》里,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读山,慢慢感受,细细领悟。他“在谷底读山/读几粒阳光/虽有暖意”,却也察觉到了“气场窘迫”,于“那些读烂了的鸟语花香/青藤红果/悬石流泉”中也“已觉出些许压抑”。“爬上山顶去读/以云拭汗渍/张开一些辽远的思绪”。又“去云隙间”听鸡鸣狗吠,去感受母亲温热的手掌,去感受“山月”映照下“我青春年少的洇染。”最后,诗人“在天地切割线上读山”,于那“冷静的湖泊”中“浮出山峦 幻出海景”。不得不说,诗人有着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也正由于此,他的心思无比细腻,最终也读懂了山的美丽、山的久远、山的深情。诗人通过“读山”写出了故乡的山川之美。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湖晚》、《桃花汛》、《船队归》等,这些简短的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幕幕乡村活动的场景,无一不展示出诗人故乡的美丽与淳朴。

    《游富水湖》中诗人缓缓“走进富水湖”,去感受那“月光满盈/那些岛屿,轻滑细腻”,去看“游艇,像裁缝的剪刀/随意裁开了/万匹绸缎。”置身此情此景,诗人任思绪飞翔,去感受那无尽的自然之美,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尾搁浅的刀鱼/此时,身子靠着月亮/如果,时空允许/我想,不再有岸……”这是多么浪漫与诗意的美好啊!我们看到了装满月光的富水湖,诗人愿幻变一尾刀鱼遨游其中;我看到了旖美灵秀的幕阜山,诗人愿用一生枕其入眠的隔世情人;我也看到了陷塌的巷道和疲惫的螺丝山……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有情韵。

    周春泉先生的诗很好地诠释了“有山的地方有义”。是山哺育了诗人,诗人以诗情相还。如《螺狮山》中诗人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山,将它比喻成“掏空了的螺壳”,用“躺”字写小道场,用“干瘪”来修饰高山,用呜咽来形容此刻苍老的故乡,这些就将故乡这个父母哺育孩子的形象生动刻画出来了,同时也深深表达了作者对日渐衰老的故乡的感恩,对往日故乡的感激,对往日盛况的追忆。同时意象“父亲的念叨”、“坑木”、“巷道”、“柳条帽”、“深筒靴”都充盈着对故乡往昔的爱和思念。特别是最后“即使我用耳朵,贴近你的嘴唇/怎么听不见,那矿石熟悉的声音/我的螺狮山?”作者温柔而又小心翼翼地靠近她的唇,用耳朵奋力追寻曾经的声音,可是令人失望的是“怎么听不见,那矿石熟悉的声音”。但正是这种遗憾更加凸显了诗人故乡的爱。这类诗作还有《幕阜山》里,诗人生动形象地将洞庭湖,鄱阳湖,长江等描绘成幕阜山的一部分,让人不禁感叹幕阜山“造化钟神秀”的美境,最后将山化作诗人自己的情人,用一生枕她入眠,也就是用一生爱她,将她刻在心里,可见感情之深入骨髓。类似的还有《山坳》、《山雨》、《山魂》、《清点傍晚的村庄》等数不胜数。这些诗歌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情,对山的义。

    《又是晚秋》里“把丰盈秋月读瘦”……每读完一首诗,内心总是安宁的,眼前总是美丽的,思绪总是轻盈的。那一幅幅美景,或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恬静安然,亦或是傍晚夕照、明月悬空、清风徐徐的意境,都已纷纷从纸上跳跃出来,让人一览无余并恬然一笑。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精美的风景,多么纯美的心灵!只有将故乡刻在心坎上的人,才能如此收放自如地将故乡讲给千千万万的人听吧!

     同时,在周春泉先生诗中,我深深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一份追忆和思念(《清明》、《村口的柿子树》),那是对亲情的诠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生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感受到了生命的不羁,是如此的鲜活美丽(((九宫山渊上的树》、《大山的葛藤》),那是对生命的讴歌;我也感受到历史的弹唱,体会到了现实的弹唱(《画中国地图》);还听到了对英雄的缅怀和歌颂(《叶金波将军百年祭》)……在这些诗歌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白子的故事》中诗人将一条狗和母子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为线索,用叙事性的文体描写了白子和主人,主人娘之间发生的故事,一条护林犬,本就决定了白子的忠心耿耿。又因为从临县迁入,地域,环境的差异,他们娘仨成了孤独者。作为护林犬,它尽忠职守;作为主人的陪伴者,只需一声呼唤,它就会来到身边;它是主人的得力助手,是维系娘俩的“工具”。一个意外,主人丧命于山崖,一种天性,它毫不犹豫跟着跳下,一份牵挂,它拖着伤残的腿,默默守护在主人娘身边。一福黄昏下的倚人图,将悲凉发挥到淋漓尽致;一句“观望:它一瘸一瘸归来”,将无尽的期盼言于笔下;“漫漫长夜它依偎在娘的脚下/这瘸腿是风烛残年的暖。”诗歌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极尽铺陈之美,朴实无华的字眼描写白子和主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抓住人类心灵的柔软处,处处皆牵动人心。主人皆死,它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从此了无牵挂,生前不离不弃,死后亦生死相随。一条狗,两世情……故事平平展开,情节却跌宕起伏让人期待,每一个故事都还原了乡村最真挚的情感,虽不至于令人潸然泪下也足以让人扼腕叹息,殊不知净土上本该滋养如此澄澈的情怀。如此可见诗人丰富的情感。诗人是用情感经历写诗,不仅让读者进于美景之境,更陷于情感漩涡。

    诗人不仅仅有对故乡美丽迷人的风景、习俗的描写,也有对家乡发生巨大变化,以及对日渐失去乡愁的悲吟。《螺蜘山》中“一座富饶的铜铁矿山/如今,成了一只掏空了的螺壳……/蚕食的青春 遗落成小道场/疲惫的躺在黄昏/一沟血红颤栗之中”,“即使我用耳朵,贴近你的嘴唇/怎么听不见,那矿石熟悉的声音/我的螺蛳山?”诗人虽对人们的开发活动毫无着墨,却通过写螺狮山的显著变化无声的控诉了人们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开采矿产的行径。经济得到发展,却是以原本美丽富饶的螺蛳山变得贫瘠荒凉为代价的。诗人登高远眺,再不见当年秀丽的山川、茂密的树林,只留下一片片裸露的山地,在那儿无声的啜泣。

     《云之南,我要这样写你》中,诗人“不写你飘去的七彩云/不写植被和空气/和那些歌舞/以及茶马古道/风花雪月/洱海的浪/拍打苍山/玉龙顶着满雪”等美丽的事物,却要写“沐王府最后的公主/嫁给了奴隶的儿子;滇缅马帮的后代/驾宝马凌志奔驰;……”却要“接住这些景点的泪滴:”“石林”、“西双版纳”、“丽江古城”、“香格里拉”。诗人写这些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只是为了让人们对照古今,更好的了解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不得不说,诗人在这里表现的情感是复杂而多样的,有对美丽故乡的赞美,也有对村民盲日开发的无奈;有对故乡淳朴乡情的歌颂,也有对现今所发生的变化的担忧;……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永远也不会变,那就是他对故乡深深的爱。正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因为诗人对故乡的爱太深,太浓,所表现的情感才会如此复杂。

                       三

  周春泉先生从人的生存和时代语境的夹角切入诗歌,将宏大意图与诗学具象的关系处理得甚为精当,既有效地整合了这个时代的全息图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活现场的鲜活与丰富,又在内在价值观念上显示出高度的历史理性。1980年代的激情、1990年代的冷寂以及21世纪初的喧嚣,都在他的诗作中的得到了同应。周春泉先生的诗学立场是清醒、坚定的。他的“在场”,既是诗学上的在场,又是生存现实的在场。这种在场的执着表现为诗人几十年以来的本土化创作。

    诗人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铺陈夸张的渲染,他只是用他那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感知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的平淡之美。如《铜草花》中“铜铁的血/喂养的花/骨子里深藏/进发的火星”,平凡而卑微的野花在诗人眼里外现温柔,内含刚强。因为那些花儿流淌着父辈的血液,是农民眼里的珍宝。诗人生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把自己当作大地母亲的儿子,一旦离开就饱含对故土的思念,因为他知道这里不仅风景怡人,民风淳朴,更是哺育他的地方,他无法忘记也不能忘,正如《乡情》中提到:”水乡款亲,捞篓水鲜/山里待客,猎席山情/人情也烈似山风/三分粗野,七分可亲/热乎乎的山里乡亲/捧来热乎乎的大山/直耸鼻    尖”,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得到他对家乡那份真挚与深情的依恋。

    除了上述相对朴素的诗句,下面还有华丽辞藻的诗篇。如《地平线》说黎明和黄昏是血光溅起,可见地平线后壮丽的日出日落血光景色,同时作者用听觉来写夜与昼割裂的声音,将地平线写的有力又锋利,承接下面的“刀刃”二字,又呼应诗前的血光,字字珠矶,结构回环相扣,好比珠玉连环,曲尽其意,让人不禁感慨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和精简又华丽的文字。还有将山坳比喻成落日砸在刀刃上的缺口,一个“砸”字凝练生动而准确的表现落日的状态。与此相同的有《游富水湖》无不表现了这种特点。诗人语言典雅华丽,意境空灵飘渺,弥漫着中国式的美学神韵和意境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气息。古典美学神韵的再现,诗歌创作的本土性追求使得周春泉先生在文学鄂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而增加了鄂南文学的高度。

周春泉先生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和本土生活,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构建民族文化精神,发掘鄂南本土风俗习惯、乡土情感,深化对传统借鉴方式的认识,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合适的契合点,将本土经验转化为世界经验,形成了白己独特的文学品格和诗学精神。周春泉先生的诗作值得期待。

     【作者系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湖北作协签约评论家、湖北文学奖评委】

                              作者: 陈国和

    今年四月我理头于湖北文学奖参评作品的阅读,周春泉先生的诗歌让我印象深刻,爱不释手。他的诗集《清点傍晚的村主》(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当然是我极力举荐的作品之一。后来在投票现场,这部诗集也得到其他评委的推崇。《清点傍晚的村庄》荣获湖北文学奖提名奖是对诗人艺术造诣的肯定。诗人周春泉先生从1979年开始诗歌创作,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谓是炫目纷繁、中国文坛的变化也是潮流迭起,但是周春泉先生三十多年的诗歌创作从不哗众取宠,而是执着于对中国本土性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进行审视,有效地深度介入行走着的历史语境与当下现场,以诗人独到的眼光,写下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诗歌显现出鲜明的本土性。

                      一

   诗集《清点傍晚的村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锦绣山河图。这里有富饶的螺狮山,有美丽的的九宫山,有碧波荡漾的富水河,有星光灿烂的温泉河,更有充满浓浓乡情的村庄故事。周春泉先生所用素材都来源于身边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物,而平凡的素材透露出不平凡的感情。诗人曾说过“有山的地方人有义”,这种“义”表现为心怀故乡本土,悲悯世俗人生。诗人歌项故乡的美人、美景,用灵动的手笔描绘家乡人生活、劳作的场景,即使吟叹历史,最终也回归于对乡愁不尽的慨叹。

周春泉先生定是热爱生活的,因为热爱生活才能在诗中使用大量绝妙的比喻、大胆的想象、恰如其分的夸张。诗人经常感动于自然界中极其微小的生物,生灵的活现,生命的可贵。《油菜花》以“油菜花,点亮/阳春三月”开篇,“点亮阳春三月的油菜花/一株连着一株/一朵挨着一朵”,诗人用平实的描写使家乡美景跃然于纸上,读完此诗,阳光照耀下一片黄灿灿的花海就出现在眼前。诗人以油菜花为喻,充满青春积极的气息,以女子的年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身体特征的变化比喻油菜花的长势,一阵风吹过,油菜花随风而曳,似人的魂魄摇曳,将爱的灯,将希望撒向远方。“一盏爱的灯 点亮/在阳春三月”,诗人也将诗情撒向丰腴多情的土地,赋予自己独到的生活体验。还有《九宫山渊上的树》里,“悬崖下,望你一个跳水还动员,定格在八百米跳台”,诗人巧妙地将悬崖的空灵及崖壁上的树一枝独秀的样子展现出来。再如《游富水湖》里把游艇喻为“裁缝的剪刀”,“随意裁开了万匹绸缎”,不论是一波碧水,还是缓缓滑动的游艇,亦或是舒展蔓延开的水波,都从诗人的话语上活了过来。《他们》中,“凭手中那杆水烟袋/憋一口气就能将山月吹走/嘬一下嘴就能将夕阳点燃”勾勒出了鄂南农民的印象:农民坚韧有力的臂膀、黝黑的脸庞及夜路上宁静的表情,这是诗人对生活、对明天的美好遐想。

    《奔月》中诗人重新审视“奔月”这一创作母题。第一节“逆时针奔向秋月/脚步叩地球运转”是作者在秋夜晴空下尽力奔跑,脚步声声。诗人既是“奔月”的见证,亦是叩向地球运动的昭示;第二节“月光熟透枝头/不时碰落星星”一个“熟透”写出秋夜月光的皎洁,像铺在树枝上的一层薄纱,让秋季的树枝重新焕发光彩,仿佛是丰收时果子散发的光彩,不时间星星也来凑热闹,诗人在天地之间尽情欢呼转动,霎时仿佛天地也变得渺小。最后两句“我在两只果子之间/游刃太极”点燃出诗人领悟到的中国人的传统生存观念和智慧。这首诗题为“奔月”,在我读来,反而像是在秋季收获作物之后,满怀欣喜的作品,诗人在夜晚,喜庆丰收的画面,仅是树上结果子就足以让作者“手舞足蹈”,在诗人看来,天地都变小了,在果树之间便是他的整个天地。这些诗歌浸润了丰沛的地方情愫,凝聚了当地人的生存体验和生活智慧。

    真正成熟的文学应该是融入本土生活,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周春泉先生积极书写鄂南地区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场景、典型的农村风情事物,以及地域化的人物性情和感情化的日常生活,从而使得诗歌具有浓郁的本土性。

                       二

      不敢说周春泉先生这部诗集中所选的作品都是最好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些诗作都极富个性,充满情感。在我看来这是诗歌乃至一切艺术的灵魂所在。也就是说在这些诗的背后,我们都能清晰听到诗人发自内心的那份最真的独白。诗人用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傍晚的村庄”的山与水、人与事,使得一幅幅生动美丽的乡村美景图在我们面前呈现,而诗人对故乡深刻的感情也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读山记》里,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读山,慢慢感受,细细领悟。他“在谷底读山/读几粒阳光/虽有暖意”,却也察觉到了“气场窘迫”,于“那些读烂了的鸟语花香/青藤红果/悬石流泉”中也“已觉出些许压抑”。“爬上山顶去读/以云拭汗渍/张开一些辽远的思绪”。又“去云隙间”听鸡鸣狗吠,去感受母亲温热的手掌,去感受“山月”映照下“我青春年少的洇染。”最后,诗人“在天地切割线上读山”,于那“冷静的湖泊”中“浮出山峦 幻出海景”。不得不说,诗人有着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也正由于此,他的心思无比细腻,最终也读懂了山的美丽、山的久远、山的深情。诗人通过“读山”写出了故乡的山川之美。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湖晚》、《桃花汛》、《船队归》等,这些简短的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幕幕乡村活动的场景,无一不展示出诗人故乡的美丽与淳朴。

    《游富水湖》中诗人缓缓“走进富水湖”,去感受那“月光满盈/那些岛屿,轻滑细腻”,去看“游艇,像裁缝的剪刀/随意裁开了/万匹绸缎。”置身此情此景,诗人任思绪飞翔,去感受那无尽的自然之美,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尾搁浅的刀鱼/此时,身子靠着月亮/如果,时空允许/我想,不再有岸……”这是多么浪漫与诗意的美好啊!我们看到了装满月光的富水湖,诗人愿幻变一尾刀鱼遨游其中;我看到了旖美灵秀的幕阜山,诗人愿用一生枕其入眠的隔世情人;我也看到了陷塌的巷道和疲惫的螺丝山……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有情韵。

    周春泉先生的诗很好地诠释了“有山的地方有义”。是山哺育了诗人,诗人以诗情相还。如《螺狮山》中诗人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山,将它比喻成“掏空了的螺壳”,用“躺”字写小道场,用“干瘪”来修饰高山,用呜咽来形容此刻苍老的故乡,这些就将故乡这个父母哺育孩子的形象生动刻画出来了,同时也深深表达了作者对日渐衰老的故乡的感恩,对往日故乡的感激,对往日盛况的追忆。同时意象“父亲的念叨”、“坑木”、“巷道”、“柳条帽”、“深筒靴”都充盈着对故乡往昔的爱和思念。特别是最后“即使我用耳朵,贴近你的嘴唇/怎么听不见,那矿石熟悉的声音/我的螺狮山?”作者温柔而又小心翼翼地靠近她的唇,用耳朵奋力追寻曾经的声音,可是令人失望的是“怎么听不见,那矿石熟悉的声音”。但正是这种遗憾更加凸显了诗人故乡的爱。这类诗作还有《幕阜山》里,诗人生动形象地将洞庭湖,鄱阳湖,长江等描绘成幕阜山的一部分,让人不禁感叹幕阜山“造化钟神秀”的美境,最后将山化作诗人自己的情人,用一生枕她入眠,也就是用一生爱她,将她刻在心里,可见感情之深入骨髓。类似的还有《山坳》、《山雨》、《山魂》、《清点傍晚的村庄》等数不胜数。这些诗歌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情,对山的义。

    《又是晚秋》里“把丰盈秋月读瘦”……每读完一首诗,内心总是安宁的,眼前总是美丽的,思绪总是轻盈的。那一幅幅美景,或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恬静安然,亦或是傍晚夕照、明月悬空、清风徐徐的意境,都已纷纷从纸上跳跃出来,让人一览无余并恬然一笑。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精美的风景,多么纯美的心灵!只有将故乡刻在心坎上的人,才能如此收放自如地将故乡讲给千千万万的人听吧!

     同时,在周春泉先生诗中,我深深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一份追忆和思念(《清明》、《村口的柿子树》),那是对亲情的诠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生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感受到了生命的不羁,是如此的鲜活美丽(((九宫山渊上的树》、《大山的葛藤》),那是对生命的讴歌;我也感受到历史的弹唱,体会到了现实的弹唱(《画中国地图》);还听到了对英雄的缅怀和歌颂(《叶金波将军百年祭》)……在这些诗歌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白子的故事》中诗人将一条狗和母子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为线索,用叙事性的文体描写了白子和主人,主人娘之间发生的故事,一条护林犬,本就决定了白子的忠心耿耿。又因为从临县迁入,地域,环境的差异,他们娘仨成了孤独者。作为护林犬,它尽忠职守;作为主人的陪伴者,只需一声呼唤,它就会来到身边;它是主人的得力助手,是维系娘俩的“工具”。一个意外,主人丧命于山崖,一种天性,它毫不犹豫跟着跳下,一份牵挂,它拖着伤残的腿,默默守护在主人娘身边。一福黄昏下的倚人图,将悲凉发挥到淋漓尽致;一句“观望:它一瘸一瘸归来”,将无尽的期盼言于笔下;“漫漫长夜它依偎在娘的脚下/这瘸腿是风烛残年的暖。”诗歌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极尽铺陈之美,朴实无华的字眼描写白子和主人之间的点点滴滴,抓住人类心灵的柔软处,处处皆牵动人心。主人皆死,它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从此了无牵挂,生前不离不弃,死后亦生死相随。一条狗,两世情……故事平平展开,情节却跌宕起伏让人期待,每一个故事都还原了乡村最真挚的情感,虽不至于令人潸然泪下也足以让人扼腕叹息,殊不知净土上本该滋养如此澄澈的情怀。如此可见诗人丰富的情感。诗人是用情感经历写诗,不仅让读者进于美景之境,更陷于情感漩涡。

    诗人不仅仅有对故乡美丽迷人的风景、习俗的描写,也有对家乡发生巨大变化,以及对日渐失去乡愁的悲吟。《螺蜘山》中“一座富饶的铜铁矿山/如今,成了一只掏空了的螺壳……/蚕食的青春 遗落成小道场/疲惫的躺在黄昏/一沟血红颤栗之中”,“即使我用耳朵,贴近你的嘴唇/怎么听不见,那矿石熟悉的声音/我的螺蛳山?”诗人虽对人们的开发活动毫无着墨,却通过写螺狮山的显著变化无声的控诉了人们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开采矿产的行径。经济得到发展,却是以原本美丽富饶的螺蛳山变得贫瘠荒凉为代价的。诗人登高远眺,再不见当年秀丽的山川、茂密的树林,只留下一片片裸露的山地,在那儿无声的啜泣。

     《云之南,我要这样写你》中,诗人“不写你飘去的七彩云/不写植被和空气/和那些歌舞/以及茶马古道/风花雪月/洱海的浪/拍打苍山/玉龙顶着满雪”等美丽的事物,却要写“沐王府最后的公主/嫁给了奴隶的儿子;滇缅马帮的后代/驾宝马凌志奔驰;……”却要“接住这些景点的泪滴:”“石林”、“西双版纳”、“丽江古城”、“香格里拉”。诗人写这些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只是为了让人们对照古今,更好的了解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不得不说,诗人在这里表现的情感是复杂而多样的,有对美丽故乡的赞美,也有对村民盲日开发的无奈;有对故乡淳朴乡情的歌颂,也有对现今所发生的变化的担忧;……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永远也不会变,那就是他对故乡深深的爱。正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因为诗人对故乡的爱太深,太浓,所表现的情感才会如此复杂。

                       三

  周春泉先生从人的生存和时代语境的夹角切入诗歌,将宏大意图与诗学具象的关系处理得甚为精当,既有效地整合了这个时代的全息图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活现场的鲜活与丰富,又在内在价值观念上显示出高度的历史理性。1980年代的激情、1990年代的冷寂以及21世纪初的喧嚣,都在他的诗作中的得到了同应。周春泉先生的诗学立场是清醒、坚定的。他的“在场”,既是诗学上的在场,又是生存现实的在场。这种在场的执着表现为诗人几十年以来的本土化创作。

    诗人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铺陈夸张的渲染,他只是用他那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感知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的平淡之美。如《铜草花》中“铜铁的血/喂养的花/骨子里深藏/进发的火星”,平凡而卑微的野花在诗人眼里外现温柔,内含刚强。因为那些花儿流淌着父辈的血液,是农民眼里的珍宝。诗人生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把自己当作大地母亲的儿子,一旦离开就饱含对故土的思念,因为他知道这里不仅风景怡人,民风淳朴,更是哺育他的地方,他无法忘记也不能忘,正如《乡情》中提到:”水乡款亲,捞篓水鲜/山里待客,猎席山情/人情也烈似山风/三分粗野,七分可亲/热乎乎的山里乡亲/捧来热乎乎的大山/直耸鼻    尖”,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得到他对家乡那份真挚与深情的依恋。

    除了上述相对朴素的诗句,下面还有华丽辞藻的诗篇。如《地平线》说黎明和黄昏是血光溅起,可见地平线后壮丽的日出日落血光景色,同时作者用听觉来写夜与昼割裂的声音,将地平线写的有力又锋利,承接下面的“刀刃”二字,又呼应诗前的血光,字字珠矶,结构回环相扣,好比珠玉连环,曲尽其意,让人不禁感慨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和精简又华丽的文字。还有将山坳比喻成落日砸在刀刃上的缺口,一个“砸”字凝练生动而准确的表现落日的状态。与此相同的有《游富水湖》无不表现了这种特点。诗人语言典雅华丽,意境空灵飘渺,弥漫着中国式的美学神韵和意境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气息。古典美学神韵的再现,诗歌创作的本土性追求使得周春泉先生在文学鄂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而增加了鄂南文学的高度。

周春泉先生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和本土生活,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构建民族文化精神,发掘鄂南本土风俗习惯、乡土情感,深化对传统借鉴方式的认识,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合适的契合点,将本土经验转化为世界经验,形成了白己独特的文学品格和诗学精神。周春泉先生的诗作值得期待。

     【作者系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院长、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湖北作协签约评论家、湖北文学奖评委】



黄石文朋诗友共同打造的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敬请朋友们关注


长按二维码便可关注,或者在微信上搜索xdx20168添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