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专栏】平安︱古典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九)

 陈晓春 2020-07-30


古典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九)

文/平安

四、关于炼字

        今天我们讲一下炼字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是古体诗中最难的一种方法。什么是炼字呢?简单地讲就是遣词造句,古人讲一字师,就是一个字的指导可以让他成为你终生的老师,可见炼字是多么重要。

1、炼数量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这是齐己写的《早梅》诗。他拿给郑谷看,郑谷将“数”改成了“一”,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大家看,题目叫《早春》,数枝开了,还早吗?改为“一枝”就和“”早”丝丝入扣,太好了,于是,齐己拜郑谷为“一字师”。

2、炼形容词。

        先看王维的《观猎》。第三句第四句写到:“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共有四个句子形式:“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枯草以后,鹰的眼睛看的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乐,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不是更形象更有意境吗?

        再看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历来人们讲意境的时候,都要引用这两句诗,这两句诗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塞外那辽阔苍凉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于眼前。“直”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让人感到辽阔无际,苍茫一片,孤寂一片。就两个简单的字,就把那种直线之美和浑圆之美融为了一体,整个画面是那样的壮观,那样的让人身临其境,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字都无法表达出来的。

        周密写过一首《高阳台.寄越中诸友》,其中有诗句“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诗人炼字极工,一个“轻”字描摩了梦魂的体态,化无形为有形,还有,轻是表示重量的词,魂是视觉上的意象,诗人这样用,又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把诗人的情诗人的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形容词的活用,可以化迂腐为神奇。

       蒋捷的《一剪梅》中有这样的诗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句诗中,“红”与“绿”都是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当动词用,把看的东西变成动态的东西,给人想象的空间,让人去想动的过程,这样就使诗句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把死的东子写活了。这里的红是说樱桃渐渐变红了,芭蕉慢慢转绿了,这样写就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如果直接说樱桃红芭蕉绿,那是谁都会说的话,不是诗句,也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味同嚼蜡,没有一点新奇的地方。

3、炼动词。

        同义的动词很多,在具体的句子中,用哪一个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可以写成惊人的诗句。

        看李白的《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里的“随”与“抱”都炼得极妙。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战士们睡觉的时候都抱着鞍,很形象,让我们有如亲临其境的感觉,一个抱字就把枕戈待旦的紧张战况写了出来,如果换成“伴玉鞍”或者“傍玉鞍”就没有这样的效果。那是没有战争防止敌人入侵的做法。

4、炼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看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歌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的“与”“共”是两个虚词相对,如果去掉它们,那突出的就不是落霞和秋水了。

        此外还有炼叠词的,用的不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待续)


作者简介


平安,黑龙江哈尔滨人。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和发表了500多万字的作品,擅长小说电视剧诗歌散文等。平时培养小作家,有700多孩子的作品在报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