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代江苏吴县学大寨,越溪公社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7-31

越溪公社,是江苏吴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由于认真执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切实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粮食生产持续跃进,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一九七二年,农副业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平均亩产量突破一千七百斤,油菜籽平均亩产二百三十四斤,放养水生作物的水面三千一百多亩,累计植树、种竹平均每人一百五十株;养蚕、养鱼、养家禽等都有很大发展。

随着农副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生活相应提高;一九七二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一倍。全社八十九个生产队,队队有大批的储备粮,共有公积金一百二十五万多元,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机耕面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70年代江苏吴县学大寨,越溪公社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越溪公社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事实表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就能把群众中蕴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快农业建设的步伐,不断为革命作出新的贡献。

把发展生产队的经济放在首位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基础,越溪公社和大队的干部始终把发展生产队的经济放在首位,生产队的经济发展了,就能促进公社、大队经济的发展,公社、大队经济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为发展生产队的经济服务。

为了发展生产队的集体经济,公社、大队主要精力用于加强对生产队的领导,帮助生产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使生产队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大办农业,抓好粮食生产;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养猪等为农业服务的大宗副业和养蚕、养鱼、养家禽等传统副业,做到了以副养农、以农促副,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十年来,全社粮食亩产量从七百多斤增加到近一千八百斤。养猪由三千八百多头增加到二万五千头,每个生产队办起了养猪场。现在全社生产队经济占三级经济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八点八,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一点九倍。

70年代江苏吴县学大寨,越溪公社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生产队经济不断发展,但队与队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差距还不小。公社党委为了缩小这个差距,在深入调查研究,抓好路线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帮助后进队改变面貌。同时,在发展副业生产和物资分配上,给予适当照顾,在生产资金上,银行、信用社给以必要的生产贷款,促使后进队增产增收。七大队原来比较后进,第九、第一、第二等几个生产队更差,一九六九年,公社党委负责同志亲自下去蹲点,通过抓路线教育,调整领导班子,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并在物资和资金上给以必要和适当的支持,使这个大队很快改变了面貌,第九、第一、第二等生产队转变更快,这三个队,一九七二年与一九六八年比,粮食亩产增长百分之八十二,平均每年递增二百零八斤;农副业收入增长一点一倍,社员分配水平平均每人由八十一元增加到一百三十三元。

随着生产队经济的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社员生活不断改善,公社和大队也逐步兴办了一些企业,以适应生产队和社员生产、生活上的需要。一九七一年大队企业收入占三级经济收入的百分之四,公社企业收入占百分之五。公社还经过调查研究,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在公路、圩堤、机耕道、沟渠两旁,采取分别由公社、大队、生产队组织植树、谁种归谁所有的办法,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四年来,共植树一百三十多万株,发展壮大了公社、大队、生产队的经济。

公社、大队办企业,发展公社、大队经济,主要为生产队发展生产和社员生活服务。目前,公社有农机修配厂、修船厂、粮食和饲料加工厂、采石厂等九个企业,大队有粮食和饲料加工厂八个,并经营苗圃、养鱼、河蚌育珠等副业。

70年代江苏吴县学大寨,越溪公社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公社、大队企业现有劳动力占全社人口数的百分之四点八,坚持亦工亦农,农闲做工,农忙务农。企业中来自生产队的社员,其报酬由企业合理地付给有关生产队,生产队再按同等劳动力给他记工参加队里的分配。公社企业的资金,主要靠社有经济的积累,辅以国家的扶持,不向生产队摊派。大队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自筹和部分自筹,由生产队垫付的,分期偿还,一九七一年已全部还清。社、队企业的利润,主要用于扩大直接为农业服务企业的再生产,部分用来支援农技站和建桥、修路等公共事业。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坚持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很重要的一条,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越溪公社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过去,在制订种植计划、决定增产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副业生产等方面,一度有过“一刀切”或干涉过多的现象,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在制订双季稻种植计划时,他们发现中熟品种比早熟品种产量高,不问生产队的实际情况如何,要求一律多种中熟品种,结果,田多人少的生产队耽误了季节,有少数生产队反而减产,-些田少人多的队也没有发挥中熟品种的增产潜力。事实教育了公社党委,以后,他们决定增产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和发展农副业生产等方面,强调生产队因地制宜进行,公社、大队干部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必要的指导,从而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因地因时制宜发展生产。

70年代江苏吴县学大寨,越溪公社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一、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少数生产队一度想减少粮田面积,改种经济作物,生产队的种植计划和国家计划发生了矛盾。公社发现这种苗头,不是强迫命令,而是进行路线教育,帮助生产队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服从国家计划的自觉性。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充分协商合理安排。

二、生产队放养水生植物,解决养猪饲料,有一个时期,发生了争水面的矛盾。公社经过调查研究,实行统一领导、划分水面、队放队有、固定生产队使用的办法,调动了生产队的积极性,队队自力更生,以土代洋,解决了放养水生作物的材料,建立了放、管、收等制度,经过四年时间,把全社三千一百多亩水面建成了饲料基地,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大发展,,并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

70年代江苏吴县学大寨,越溪公社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三、平整土地,兴办规模较大的农田水利工程,他们教育生产队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同时坚决贯彻“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按生产队受益的大小分担需用的劳力、资金和物资。对兴修农田水利占用的土地,按受益面积分摊,平整土地需要调整的交叉地、夹花地,互相协商,等量交换。

政策落实了,加快了农田基本建设的步伐。全社水田基本上实现了百日无雨保灌溉,日雨二百毫米不受涝的高产稳产田。

四、第五大队山区的绿化造林,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同尊重生产队山林所有权有矛盾。他们听取了干部群众的意见,根据党的政策,由生产队投资投劳力,组织专业队伍,大队统一领导,联合经营,收益全部分配给生产队。这样,山区绿化造林做到了既好又快。

政策落实好五业齐兴旺

——越溪公社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