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过世后,丧事是怎么置办的

 投沙斋 2020-08-01

文化传统《孔子家语》微学习138

孔子过世后,丧事是怎么置办的

本文授权摘自《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等;导读:文传君
【导读】

本篇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埋葬孔子以及为孔子服丧等有关情况。本记载的有关内容又见于《礼记·檀弓上》、《史记·孔子世家》。将这些材料比较,不难看出本篇所记更为详尽。

弟子们对孔子怀有深深的敬意。老师离去,他们失去了恩师,再也无法向孔子请教有关的礼仪制度,于是,他们从孔子为颜回、子路治丧的礼仪中得到启示,以丧父之礼为孔子治丧。在殡葬事宜中,他们遵循“尊师”“备古”“行夫子之志”的原则。孔子的人格、孔子的思想学说感召着孔门弟子,他们为其服三年之丧,子贡甚至服丧六年。孔子影响很大,当时就有人从燕国来观看孔子的葬礼,后来,“群弟子及鲁人处于墓如家者”竟然百有余家,形成村落。

呜呼哀哉,斯人已逝,其道长存,死而不亡者寿。

【家语原文】

既卒,门人疑所以服夫子者。子贡曰:“昔夫子之丧颜回也,若丧其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今请丧夫子如丧父而无服。”于是弟子皆吊服而加麻。出有所之,则由绖(dié)。子夏曰:“入宜绖可居,出则不绖。”子游曰:“吾闻诸夫子:丧朋友,居则绖,出则否;丧所尊,虽绖而出,可也。”

孔子之丧,公西赤掌殡葬焉。唅以疏米三贝,袭衣十有一称,加朝服一,冠章甫之冠,珮象环,径五寸而綦(qí)组绶,桐棺四寸,柏棺五寸,饬庙置翣(shà)。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tāo)练、设旐(zhào),夏也。兼用三王礼,所以尊师,且备古也。

葬于鲁城北泗水上,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既葬,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贡谓之曰:“吾亦人之葬圣人,非圣人之葬人。子奚观焉?昔夫子言曰:‘见吾封若夏屋者,见若斧矣。’从若斧者也,马鬣(liè)封之谓也。今徒一日三斩板而以封,尚行夫子之志而已。何观乎哉!”

二三子三年丧毕,或留或去,惟子贡庐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鲁人处墓如家者,百有余家,因名其居曰孔里焉。

【注释】
吊服而加麻:吊服,吊丧之服。麻,指丧服中用的麻带。
由绖(dié):由,用。绖,古代丧服中的麻带,扎于头上或腰间,在头上的叫首绖,在腰间的叫腰绖。
唅(hàn)以疏米三贝:唅,古时纳珠、玉、贝、米等入死者口中。疏米,王肃注:“疏,粳米。《礼记》曰稻、曰嘉疏。”
袭衣十有一称(chèn):袭衣,全套的衣服。称,量词,指配合齐全的一套衣服,《左传》闵公二年杜预注:“衣单复具曰称。”
加朝服一,冠章甫之冠:朝服,周代玄冠服之一,专门指玄冠、缁衣、素裳的服饰。第一个“冠”是“戴”的意思,第二个“冠”是“帽子”的意思。章甫,商代的一种帽子。《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孙希旦集解:“章甫,殷玄冠之名,宋人冠之。”由于孔子喜欢戴,后世用“章甫”特指儒者之冠。
径五寸而綦(qí)组绶:綦,苍艾色。组绶,古代玉佩上系玉用的丝带,这里指系象环用的丝带。王肃注:“綦,杂色。组绶,所以系象环。”
饬庙置翣(shà):庙,停放灵柩的地方。翣,古时出殡时棺木的装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谦部》:“《世本》:‘武王作翣。’汉制,以木为匡(即框),广三尺,高二尺四寸,衣以画布,柄长五尺。柩车行,持之两旁以从。按如今之掌扇,疑古本以羽为之,与羽盖同,后世以布,或以席。”庙,四库本、同文本作“棺墙”。
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tāo)练、设旐(zhào),夏也:王肃注:“披,枢行夹引棺者。崇,崇牙,旌旗饰。绸练,以旌之杜,于葬乘车所建也。疏练广充长寻曰旐也。”披,《礼记·檀弓上》郑玄注:“柩行夹引棺者。”即用布帛做成的丧具,先用它栓着棺木,再结于柩车两旁,供送葬的人或牵或挽,以防倾侧。崇,《礼记·檀弓上》郑玄注:“牙,旌旗饰也。”即崇牙,旌旗四周的齿状装饰物。绸,通“韬”,缠裹,套。练,白色的布帛。旐,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俗称魂幡。
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封,树,堆土为坟称做“封”,种树作标记叫做“树”,这是古代对士以上之人的葬礼规定,而一般平民,《礼记·王制》“庶人……不封不树”,不同级别的人,待遇也不同,《周礼》:“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偃,仰。
马鬣(liè)封之谓:马鬣,马鬃,马颈上的长毛。王肃注:“俗间之名。”指坟墓封土的形状像马鬃。
今徒一日三斩板而以封:王肃注:“板盖广二尺,长六尺。斩板,谓斩其缩,三斩止。旁杀,盖高四尺也。”是指为孔子筑坟是用的板筑法,板长六尺,宽二尺,围成要求的形状,以绳子捆扎(即缩),当中置土,垒实后,砍断绳索、抽去木板,即固定为要求的形状。三斩板,如上连做三次。
庐于墓: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在墓旁搭建小屋居住。庐,临时搭建的小屋。

【白话通解】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不知道该为先生穿什么丧服,子贡说:“从前先生为颜回办理丧事,如同为儿子办理丧事一样,但不穿丧服,对子路也是这样。现在请大家为先生服丧就如同为父亲服丧一样,但不必穿相应的丧服。”于是孔子弟子们都穿上吊丧之服,系上麻带。外出的时候,就只系麻带。子夏说:“在家里系上麻带,出门时就不必系了。”子游说:“我听先生讲过:为朋友服丧,在家时系麻带,外出就不必系了;为自己尊敬的人服丧,即使系着麻带出去,也是可以的。”

在办理孔子的丧事时,公西赤负责殡葬事宜。孔子的遗体口含粳米和三贝,穿着十一套衣服,外加一套朝服,头戴章甫之冠,佩戴着象牙环,直径五寸,用苍艾色的丝带系着。桐木做成的内棺四寸厚,柏木做成的外棺五寸厚。停放灵柩的宫室作了装饰,棺柩外也设了翣扇。设置了披具,这是周人的礼仪;设置了崇牙,这是殷人的礼仪;用白帛缠绕旗杆、设置了魂幡,这是夏人的礼仪。兼用三代君王的礼仪,是为了尊师,同时也是为了保全古礼。

孔子去世后,被安葬在鲁国都城北泗水边上,棺木埋入地下,但不及地下水,坟墓封土为仰斧的形状,高四尺,种植松柏作为标志。弟子们都在墓旁住了三年,虽没有穿丧服,但心里都很悲伤。孔子被安葬后,有人从燕国赶来观丧,住在子夏家里。子贡对他说:“我们这是普通人安葬圣人,不是圣人安葬普通人,您何必前来观看呢?从前先生说过:‘我见过筑坟像夏屋的,也见过像斧子的。’我赞同那种像斧子的,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马鬃封。如今我们为先生筑坟,一天中也只换了三次板来封土,这是大致遵行我们先生的意旨罢了。有什么值得参观的!”

孔子的弟子们服完三年之丧,有的留在当地,有的离开了,只有子贡在孔子墓旁守护了六年。此后众弟子和鲁国人在孔子墓旁安家的,有一百多家,因此命名他们居住的这个地方叫“孔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