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讲讲经”

 杏林前浪4868 2020-08-03

陶国良

贵报3月9日《城市记忆》上刊登了作者谈南通话“港港经还是讲讲经”的文章,提出了为什么把“讲”读成“港”的疑问。其实南通话与普通话的这种异读现象,是中原地区古汉语在南通话中一种规律性演变结果。

汉语史告诉我们,古汉语中没有当今普通话声母jqx。普通话声母jqx是从古汉语的gkh和zcs中演变而来的。这一现象在其他方言区同样存在。如上海人把“世界”读成“世概”,把“确定”读成“哭定”,把“鞋子”读成“孩子”。武汉人把“汉正街”读成“汉正该”,广东人把“蛇口”读成“和口”,香港人把“香港”读成“红港”等。南通地区方言中的南通话、如皋话、启海话、通东话中几乎都把“讲话”读成“港话”,把“敲打”读成“考打”,把“上学”读成“上鹤”等。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乱时起。历史上伴随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持续入侵,中原地区汉人曾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移。第一次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发生在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发生宋辽金元时期。因气候干旱和蝗虫等自然灾害,民众向南方避难也不在少数。在大规模南迁过程中,大批汉人把中原地区方言带到了南方。因而中原古音在同南方少数民族方言长期交流和融合之中保存了下来。相对而言,古汉语在古北方方言中保留得较少。

南通是一个移民地区。随着江海带来的泥沙沉积,陆地逐渐向东延伸。早期从内陆和江淮地区迁来的先民在这里安家落户,因而这些移民所带来的古汉语在南通各地得到较好的传承。

类似“讲讲话”说成“港港话”的还有多少呢?南通话中把普通话舌面音声母jqx读成舌根音声母gkh的音节和常用字有多少呢?据笔者整理,这三对声母演变的音节有40多个,常用字有90多个。

古汉语在南通话中的留存,是一份宝贵的国学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南通方言,使南通方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言交际和现代化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