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清代名医王清任开出的专通七窍的通窍活血汤,这个方子主要针对的是头面部瘀血,而这篇文章介绍的这个方子针对的病症更加广泛,除了可以改善七窍的病症,还能调理上焦不通导致的各种问题,如:头痛、胸闷、胸痛、冠心病、心烦失眠、眼睛底出血、青光眼、面部色斑、男女功能等病症。可以说这个方子能治的病,基本涵盖了通窍活血汤能治的病。 如今,这张珍贵的中医名方被制成了血府逐瘀丸、血府逐瘀胶囊等中成药,患者服用非常方便。不过这些中成药大都属于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下面就是这个方子的组方:生地9克、当归9克、赤芍6克、川芎4.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柴胡3克、枳壳6克、牛膝9克、桔梗3克、甘草8克 。 血府逐瘀汤究竟治什么病?在《医林改错》书中,列举了如下病证头疼、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蝥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俗名打咯忒、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阵热。在这里仍然要强调一遍,不论是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还是治疗由血瘀体质引起的失眠或胸痛、冠心病等其他疾病,一定要经专业中医把脉问诊之后处治,药物的用量和药物种类的调整随证会有不同。因为血府逐瘀汤中活血祛瘀是可能伤胎气的,因此孕妇禁用。 久病缠身的患者不论什么人群,气滞血瘀是最普遍的病因之一,严重的血瘀会首先影响精气神中的神',但血瘀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气滞会导致血行不畅,气虚会导致血行无力,寒病会使血滞,热病会导致血黏,湿邪也会导致血行受阻……导致人出现各种精气神问题。在这张千古名方中,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五味药活血化瘀,用生地、当归清热养血,桔梗、枳壳、柴胡理气解郁,最后用甘草调和。可以做到寒热同治,升降一同调理,祛瘀和养血两不误,活血和行气兼顾,临床上也是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绞痛等常见病症的名方。 王清任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在他的《医林改错》中他认为外感內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这是他在实践探索中提出的有别于古人脏腑学说的思想,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瞀,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他大力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法则,这就是他著名的'瘀血说'。 这个方子正常用水煎煮即可。任何药方都应活学活用,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化瘀解病。下一篇继续分享《医林改错》化瘀名方,欢迎点击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