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志贤 | 漫话荠菜及浆水面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漫话荠菜及浆水面

荠菜,属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全株可食用,自古就采集作为珍美蔬菜。《诗经》上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寒冬一过,气温回升到2℃以上,荠菜就吐露出嫩芽,破土而出报春晓。凡吃过荠菜者,无不为其味美而叫绝。

现代医学研究,荠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公斤荠菜含蛋白质42.2克,脂肪3.2克,糖48克,粗纤维11.2克,维生素C含量高于西红柿,胡萝卜素可与胡萝卜媲美,钙、铁、钾、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多。因其有特殊的香味,以其为馅,做成春卷、馄饨、饺子,味道甜美,令人屡吃不厌,是其它蔬菜所无法比拟的。荠菜不但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荠菜酸,其性凉平,味甘淡。能治多种疾病。

过去,开春之后,农家的主要农活是锄麦,即锄去麦田里的杂草。杂草之中包含着荠菜。我记得陕西省户县农民画的代表作之一,就有一幅人物众多色彩鲜明的《锄麦》画作。著名眉户剧《梁秋燕》家喻户晓,其中就有梁秋燕挖野菜(实际就指的是荠菜)的唱词。农民上地锄麦,除手锄外,还要带襻笼。劳作一晌归来时,襻笼里装满了新鲜的荠菜。现在、因为普遍施用了除草剂,当然就不用下地锄麦了,麦田里也就基本上见不到荠菜了。当然,不使用除草剂的麦田,还有荠菜。不过,要吃荠菜,就只能到农贸市场上去购买。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西安南郊参观了寒窑。导游说:当地就有一个传说,因王宝钏寒窑居住十八载,以荠菜为食,致使寒窑周围四十多里的麦田里见不到荠菜了。这当然有些夸张,不足为凭。但这可以看出,人们食用荠菜的历史多么悠久。

荠菜还可以做”浆水面”。在面食家族里有臊子面、扯面、刀削面、铡面、油泼面、炒面、蒜蘸面等诸多成员,其中还有一位不可或缺别具风味的成员叫“浆水面”。荠菜是制作“浆水”的上等原料。“浆水面”是炎炎夏日人们爱吃而常吃的面食,因其汤微酸、味清香,有清热祛火之功效。因现在荠菜不多见了,人们就不得已而求其次、用芹菜代之,但味道也就稍逊一筹了。“浆水面”工艺比较简单、农妇一般都会制作。“浆水面”原为关中农家风味小吃、现在也迅速步入了装饰豪华的大餐馆,这就是以证明其魅力所在了。


—作者简介—

周志贤,教育战线的一位老园丁,坚持教学第一线,1972年起依次在宝鸡市38号信箱(即宝成仪表厂)子弟中学和凤翔县三所高中(即凤翔中学、彪角中学、西街中学)任教。爱好文学、爱好读书、爱好写作,毕生写书14册。梦想是成为一位学者型、作家型的优秀教师,但穷其终生大部分时间也未能完全达到,这不免令人有点遗憾。

精彩悦读

周志贤 | 紫荆花开忆彭总

周志贤 | 菊残犹有傲霜枝-----记恩师霍松林教授

周志贤 | 青年苏轼与太守陈希亮的故事

宁亚兰 | 我与《背影》的不解之缘

冯媛 | 旧貌换了新颜

靳秀萍 | 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