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三合”有奇效

 winriman 2020-08-04

   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调节神经、平衡阴阳、畅通血脉、促进新陈代谢的有良好的帮助。对于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毒能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在此,就多年以来有关在练习太极拳当中拳架、意念、呼吸三者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谈谈点滴体会。

   一、先重形

   练习太极拳时对于初学者来讲,首先还是先要注重拳架的招式及动作套路的练习,要严格按照招式的技术动作要求以及动作要领进行练习。所谓:“先重形、后重意、再重气”。在练习当中力求拳架动作招式的规范性、准确性,并且要在动作缓慢均匀、呼吸自然、轻灵舒展、圆活连贯、气沉丹田、意动身随、进退自如、呼吸顺畅等复杂的运动状态下,身体要保持立身中正、姿势规范,才能做到用意念引导外形,外形推动意念来完成动作。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气沉丹田、开胯圆档、以腰为轴、虚实分明、圆活自然、上下协调、迈步如猫行、周身一家、处处走螺旋等等。像这样符合正确动作要领的套路招式练习,要反馈到我们的大脑中,这就是意自形中生。只有正确的形才能产生正确的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意导动、意动形随的效果。

   在太极拳套路的练习过程中,动作要慢慢领起,缓慢运行,形似潺潺流水,又似风和日丽,柔顺和缓,沉着稳健,要按照每个太极拳式的动作基本要领进行练习。

   如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从起势开始练习到收势结尾,大概以十五分钟左右为佳。以白鹤亮翅定式开始,做左右搂膝拗步动作时,首先意想腰部微向左转,右掌向左转同时左掌向上提起,腰再向右转,右掌外转左掌随转腰向右转守住中线,提起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同时右臂曲肘,手向内侧右耳侧,掌心斜向左前方,掌指斜向上,左手向下搂至腹前,身体继续左转,左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同时右掌向前推按,掌心向前,掌指尖向上,左掌向左搂转至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尖向前,目视正前方。右掌食指尖与鼻尖左脚尖形成三尖相对。这些细微动作的组合完成,都是必须在意念的指导下规范身形,才能达到身随意动、中正安舒、呼吸自然、虚实相兼、动作柔顺,姿势协调,前后、上下、左右遥相呼应才能起到支撑八面作用。在定式时要做到虚领顶劲、涵胸拔背、松肩沉肘、气沉丹田、松腰合胯。前脚六层劲后脚四层劲,所有这些动作要领都是在意念的引领下完成。拳论言:先在心、后在身即是此理。

本文作者拳姿

   二、后重意

   在太极拳套路练习中,所有动作都是在意念支配下来进行。全部过程要精神集中、以意导动、轻轻运行、意动身随、动作和缓、劲由内换,精神意念要专注于练拳当中,精神集中,身体的各个骨骼关节肌肉就很容易放松。这时行拳走架就便于意念指导动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形断意不断、意断神相随效果。静心慢练、以意导动、以意领气、以气助力是太极拳的精髓。如果练习时动作速度快,动作细节还没有具体完成,意念和动作呼吸还没有高度协调统一,就很难达到每个动作的规范标准,所以造成拳架动作姿势不正确规范。必须要把拳架动在练习当中,动作做的正确规范,再把套路拳架动作练熟以后把速度逐步加快。这也就是太极拳论所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招熟”阶段。

   三、再重气

   太极拳练习当中,必须要在拳架、意念、呼吸的有效配合下,才能形成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协调互动作用关系。套路练习时要求动作与意念、呼吸自然配合。拳论特别强调“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腹内松静气腾然”。在行拳走架中,随着拳式的起吸落呼、提吸升呼、开呼合吸。在呼气时意想气沿任脉下沉入丹田,吸气时意想丹田气过会阴由督脉上升至命门。吸气时或者不加意念引导,气沉丹田也不是死沉,而是自然下沉活的行气过程,如拳论所讲“先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即是。意想是随着呼气,内气向下丹田松沉的一个过程。因为有下沉所以必有上升。只要细心体悟用意导气,日久练习自然得气。行拳走架当中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意念与呼吸的配合,是个不断“蓄气”储存能量的过程。也就是“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具体实践。

   四、“形意气”三合收奇效     

   太极拳练习特别强调拳架意念和呼吸的锻炼,在练习当中做好六合是关键,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内三合”当中要注意心意与呼吸自然顺畅,意念和劲力的密切配合,再加上“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三合”,即:肩与胯的相吸,肘与膝合的相济,手与足合的对照结合。内三合就形成了完整的“六合”。做到了“六合”的协调一致也就达到拳架、意念、呼吸的锻炼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在练习太极拳时,大脑皮质运动层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其它相对处于抑制状态。这种相对兴奋与抑制产生的作用意境,主要是在练拳精神集中时,把一切繁杂思绪抛于脑外全神贯注于拳中。故而练拳后不但使人精神振奋、呼吸顺畅、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而且长期练习太极拳更能使人心胸开阔、怡情益智。

   事实证明,太极拳练习中运用拳架、意念、呼吸的方法来控制人体的动作进行内外运转,能够达到排除杂念、至以虚静的状态。通过拳架、意念、呼吸的有效配合,对身体神经功能和免疫系统进行有效调节,对提高心肺功能、缓解精神压力、释放紧张情绪、有效防治缓解呼吸系统疾病、提高抵抗病毒能力、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

   正如《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