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共读第02期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2018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充实,文字流畅,语言风趣幽默,是非常好读的畅销书和西哲入门书,而且,我觉得本书还渗透着作者自己的观点,因此,本书也算得上是一本真正的哲学书。相较《苏菲的世界》,我觉得这本书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思路和阅读习惯。

作者:林欣浩

领读者:MJ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领读

者说

1月7日:第四、五、六章

基于各种巧合,希腊的残片们都流传了下来。经院哲学有3个著名的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奥卡姆,其实,基督教在欧洲推进的过程,也反映了人性的需求,人们都需要秩序,需要安慰,需要心理平衡,也就是终极关怀问题,可是人们却没那么容易相信,总会下意识地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人的思想,是没那么容易统一的。

打卡集锦

跑跑单车

基督教从不是什么好鸟,打一诞生就跟古罗马帝国死磕,结果藤蔓成功绞杀大树,自己统治欧洲了。

一家独大的结果就是,只能讨论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

在此期间,为了能够证明基督教教义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经院哲学家们尽心竭力去发展哲学。毕竟传教不能只靠我是永远正确,得让人“信”。

毕竟“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由此想到,基督教对希腊罗马艺术的发展是个噩梦,但在中世纪为了展现神的荣光,艺术又悄悄回归了。

关于对上帝的讨论,言犹在耳,熟悉啊熟悉。

上官婉儿

这三章基督教扮演了主角,在信仰或者说思想领域,先是苦苦挣扎,苦尽甘来后,却最终成为曾经最厌恶的那一类。剿灭异教徒,剿灭的是异见者。天无绝人之路,哲学在这个时期,受到了阿拉伯帝国的护佑(原来也开明过)。

峰回路转,基督教世界再次接纳了哲学,我个人认为接纳的其实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正如对基督教第一代领导者保罗以哲学为武器,为基督教的神学注入逻辑一样,这更靠近人们对理性的追逐,毕竟纯靠忽悠的年代总会过去。

当然,对于哲学这么一件既趁手又讨厌的武器,强大的基督教世界也是又团结又斗争,历史也就不免兜兜转转。还好,无论发生什么可怕的故事、可爱的故事,人性中的理性之光总是缓缓露出端倪。

好吧,也许是幸存者谬误。

草木有心

被迫害的基督教经过戏剧性的翻身,自己变成了迫害者,哲学家成了被迫害的异教徒;然而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下,哲学反而受到庇护和传播;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为了证明自己的神学观点,再次拥抱了哲学。

无论是当做宗教的武器,还是文化的传承,哲学终究是风雨飘摇的生存了下来,才有了西方后来的科技发展和现代文明。

疑惑:基督教教义是众生平等、博爱,可是对异教却狭隘和杀戮,还不及当时的阿拉伯帝国的包容(阿拉伯人同样信奉唯我独尊的神教),这是因为基督教势力的自大和傲慢么?还是基督教受到潜在的威胁和生存压力?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