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心理学》共读集锦12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发展心理学》

作者:  [美] 罗伯特·费尔德曼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领读者:小贝多芬

领读者说

#青春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12.1 同一性

青春期是一个价值重构的重要阶段,在此之前儿童主要是以家长,或者其他权威的教导而行动,而不是青春期开始后的以自我判断为基础的自主行为。因此在价值观演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混乱,这就是同一性的问题。

随着同一性的逐步加深,对自我的认知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描述从客观的生理切换到自我选择,如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自我意识的崛起,是对人生意义赋予的试水。

自尊是极为重要的概念,其横跨人生各个阶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归因模式和自我认知。自尊,也就是对自我的整体评价,同一性程度越高其水平也越高,在冲突中削弱,在认同中被强化。

青春期的价值观破碎重组中,自尊水平的基调被奠定,叛逆作为自尊水平剧烈变化的表现,其程度与新旧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的强烈程度是正相关的。

同一性的进展是受到诸方影响的,朋友、社会、父母、文化都可以对青春期少年的如何构建同一性产生巨大影响。幼儿期的依恋类型也会通过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出发导致不同程度的同一性发展。

同一性问题,也就是自己是谁的问题,事实上为今后的道路和如何走上道路做出多种试探,也就是所谓的眼界,可能性的思考广度。因此,对于试探而言,四种不同的同一性被区分出来,主动程度和坚定程度组合成的矩阵描述了四种类型的同一性。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特质,而是随着周遭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特质,其反映出两点:人的可塑性和价值观的多元性。

自我认知的剧烈冲突使得一部分青少年落入抑郁的陷阱,可能是因为家庭、学业、社交等诸多不顺而产生的一种负面刺激的负面反馈,简单来说就是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脱离让个体觉得人生无望。

通常而言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进入这个状态是因为社会普遍的有形无形对女性进行的压迫和男女之间的双重标准更为压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大部分人竟然可以承受这种显然不对等的状态,当然很重要的原因是默认接受,而不是思考。

对于死亡的错误认识,或是过高评估自身经历的痛苦以致于需要通过寻求死以摆脱现状的,于普通人而言是不可理喻的,但其是有很深刻的思维核心的。让我们先抛开激情自杀,因往往对于他们我们是救不了,或者不需要救的。

我们常认为自杀者是懦弱的叛逃者,是失控情绪的主人,这是不正确的。自杀者往往拥有严谨的价值逻辑,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有一套独立的见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抑郁自杀,或者思维缜密的自杀失败之后也难以改变他们死亡的事实,只能让他们更加坚定和痛苦的原因。

悲剧性内核的价值观向外延伸时扭曲,或者说不正确地归因模式(换句话说,什么是正确的归因?)使得自杀者拥有固若金汤的负面思维模式,不在短期内解决引起自杀的触发事件和长期改善价值内核是无法阻止自杀者的脚步的。

正视,而不是低估触发事件对自杀者而言的重要程度,是抚慰自杀者和真正阻止他们自杀的基础。

12.2 关系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对自主权越来越多需求的变化,父母的相处模式需要改变。对自主的诉求是对以往价值观的对比之后,得到的必然结论,父母对孩子的绝对影响已经被极大削弱,自主是他们在矛盾中最佳的解决方式。

自主权的主张使得孩子看起来是叛逆,这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加之担心孩子误入歧途而施加的更为强有力的控制会被最终证明是无效且易有反效果的。

孩子通常会通过从某些方面的否定到全盘否定父母对抗这种控制,这于双方都是无益的,对抗性与平等性的平衡对于家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寻找亲子的动态新平衡于父母而言是相对较难的,因为它要求父母开放地接受变化,在中国这个文化情境下,懒于思考、故步自封是更为传统且深入人心的。

代沟,作为一个并不算问题的问题,将许多冲突包装成一种无可奈何的外表,这本身是一种偷懒且封闭的行为,肯定差异的同时过度强调无可改变,这无异于使父母丧失沟通求同的意愿,而将责任转嫁到虚无的时代之中,这是不负责的。

乖孩子在这个阶段被讨厌的原因更为简单纯粹,乖孩子象征听话,是父辈的价值观的同龄表现,这自然也成为青春期儿童反抗的主要对象。此外,相对权威性的父母,乖孩子更容易被自己否定,甚至只是单边无需互动。

存在讨厌,就必然存在喜欢,在宣称对乖孩子的讨伐之后,对于鹤立鸡群的同伴的钦慕也是必然的,毕竟他们是自我的延伸,是理想化的自我。

在成年人看来这种无可否非是充斥陷阱的,是不希望孩子踏入半步的,但施加正面控制只能是强化孩子的抗争精神进而更加盲目地顺从领袖,这往往又是另外一个陷阱:青少年不当行为的萌芽。

这种以群体为单位的不当行为极大地削弱个体的责任感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青春期儿童因为普遍的道德水平限制以及对后果的普遍低估本身又让青少年不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可能负面结果会发生。

总而言之,青春期的关系处理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只有一方的努力注定会导致某种程度上的片面认知,这对于孩子而言是需要付出更多更多努力才能回到中点;

对于父母而言,参与感的缺乏无疑会导致沮丧,若无法处理好矛盾,这对孩子成年后的相处方式也是。

12.3 约会、性行为和青少年怀孕

亲密关系的建立是青春期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这影响到成年后与他人构筑亲密关系的能力和意愿。

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不一致导致性别认知焦虑。在过去,性别焦虑被描绘成性别认知障碍,是一个负面的、病态的身份被世人所知,但这种错误的认知已经在当下有了很好的纠正。

性别焦虑是一种认知上的失调,是对生理性别的不认同,而不是对亲密对象的性别的要求异于社会普遍期望。因此,男同性恋不等于社会性别为男性的性别焦虑者也不等于女装癖者,这对于尊重他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同性恋,特别是男同性恋的认同其实是社会的刻板印象的负隅顽抗。在这种刻板印象中,男性是高于女性的,女性男装对被接受甚至被褒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怀孕与堕胎与口交,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性作为亲密关系的一种,具备着种群繁衍的自然功能。这当然是较难分割的,或者说,是为了保证生殖才出现的性快感。

青少年怀孕虽然似乎在国内较为少见,但这也可能只是一种信息的偏差,社会更愿意把传统中认为不齿的事物放在台面下,这也使得我们对很多问题的判断是基于错误的信息之上的。

性教育的缺失和性的污名化是亲密教育的严重失格的社会表现,因此父母如何看待性将直接导致孩子对于堕胎和弃婴的态度。负责且正确的性行为不应当过度否定。

关于口交,以及其他形态的性行为,只要满足对于性行为的基本要求,以及不具备过度破坏性,都应当被认为是合理的。换种角度,口交至于女性而言,可能要比阴道性交更加容易满足,毕竟生理构造决定如此。

在传统价值观崩塌之际,垂死挣扎是无法避免的,任何新生事物必须战胜它才能活下去。

哈哈

打卡集锦

1

速读+精读+围观

上官婉儿(速读)

这一章将青春期表象——反抗与迷茫——解构为心理学的几个研究角度——对内的同一性、对外关系的互动和影响。结合自己经历的青春期心理,很多解释还是很贴合的,但感觉这些还不够通透,至少没有启发对青春期的进一步认知。

青春期少年经受着生理的强烈变化、认知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导致心理的波动和行为的激进。

具体到同一性的发展,“我是谁?”这是贯穿整个青春期的问题,青春期少年通过各种方式来印证、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他们外表的波动一样,他们的心理也承受着剧烈的波动。

关于自我概念——知道自己是谁,青少年已经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抽象的看待自己、概括自己,但同时又经受着误判、武判的矛盾心理。

关于自尊——喜欢自己是谁,奠定了青少年未来人生的心理基调,但这部分归类略粗,即使具体到一个群体的个体,也是千变万化的。关于玛西亚的理论,四种类型提供了一个较新的视角和较为完整的概括,而且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少年时代的影子,略感欣慰。

在对外关系的解读中,能够看到同伴关系和家庭问题在青春期的影响有多大。

我认为,这两种关系可以称为青春期的土壤,所有激烈的对抗和茫然的探索都发生在其中,而青少年最终会破土而出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但这土壤中的环境问题、诱导因素、甚至是缺失的环节也都将持续伴随个体的发展。    

唐.巴士尼(速读)

1.联系p289——青春期的孩子明确的对自己提出来“我是谁”这个问题。


思考:孔子讲三十而立。立:找到你坚定不移的这辈子 要做的事情。也就是知道“我是谁”


2.p455埃里克森阶段理论总结表。


在青春期 青少年会试图弄清楚他们自己的独特性,会以尝试不同角色或选择来体验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和观点。相对应的是心理的延缓偿付期:青少年推迟承担即将面临的成人责任,探索各种角色和可能性的一个时期。


3.p463青少年自杀如何预防表。


最后一句:若需要有关自杀问题的帮助请拨打……,这条专线配有训练有素的顾问。


对青少年自杀问题之重视,大国风范!


4.p465对青少年来说,父母的拒绝意味着对他们的信任或信心的缺乏,对父母来说,这只是出于好意,我相信你,但我担心你。


思考: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父母的担心要有所收敛与控制。这是对父母自制力的一种考验,孩子进入青春期 青少年不要是附属而是独立王国。父母不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要尽早进行转变。


5.同伴关系: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求助于其他有共同经验的个体,最终让他们可以理解这些经验。因为同伴提供了可能是唯一有效的社会比较。


同伴的选择与来源多来自参照群体,而参照群体的组成以相似性为首要因素。


相似性最重要的一个维度与物质使用有关。


思考:青少年可能在盲目体验与尝试,形成圈层,进行社会比较与学习体验,这本身带有快乐属性。成年人也在做相同的事情可能目的性更明确一些,但可真实借鉴的可能最后一句话。    

晨(精读)

12.1


1.青春期早期,女孩的自尊多比男孩更脆弱。


2.青春期中后期,社会地位与种族都会影响孩子自尊。


3.青少年会通过扮演社会上不被接受的角色表达自己不想成为那种人的方式。


4.同一性形成于20岁左右。


5.谈论自杀不会产生鼓励作用,反而会对企图自杀者提供支持。


6.自杀率的高峰出现在成年晚期。


7.未经治疗的抑郁症危险性游戏比抗抑郁药物高得多。    

12.2


1.我相信你,但我担心在那里的其他人。这种想法与拒绝让青少年感觉父母对他们缺乏信任。


2.文化与性别会影响自主性。


3.集体文化对自主性没有负面影响,这反而使自主性发展与社会预期匹配。


4.代沟即使存在,也非常小,青少年与父母的观点往往是一致的。


5.小派别和人群的成员由相似性,即物品使用程度决定。


6.青少年顺应对象为同伴时,易产生同伴压力。   

12.3


1.青春期早、中期约会多是表面性行为,在青春期后期亲密感会增强。


2.婚前性行为发生在长期、忠诚或亲密的关系中,是被允许的。


3.基因、生理、环境因素共同决定性取向。


4.手淫是正常、无害持续到成年期的行为,应客观看待。


5.青少年的约会可以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娱乐与声望的提高、发展同一性。    

宇(精读)

第十二章 青春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12.1 同一性:“我是谁?”


自我概念:我是怎样的人?


青少年试图描述自己是谁的时,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综合起来考虑。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自己。青少年可能为他们的个性的复杂性所困扰。451~452页。


自尊:我有多喜欢自己?


认知复杂性引导着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评价自己的各个方面。


自尊方面的性别差异:女孩的自尊往往比男孩更低,更脆弱。452页。


自尊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差异:高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比地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自尊,在青春期中后期尤其如此。


种族也会对自尊造成影响,但并非少数族裔的地位就肯定导致更低的自尊。453页。


同一性形成:变化或危机?


埃里克森的阶段论的总结,见455页表12-1。


玛利亚关于同一性的发展理论:对埃里克森观点的更新


四种青少年同一性类型:同一性获得、过早自认、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扩散,详见456页表12-2。还有的青少年被称为“MAMA”,在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之间摇摆。


宗教和灵性


随着同一性的建立,青少年一般会发展出一套关键的信仰和价值观。成年进入深思阶段,最终发展成为连接阶段。


抑郁和自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女性比男性体验更多抑郁,原因仍然未知。青少年抑郁的一些特征见459页。


青少年自杀:自杀增长率在青春期最高,但是自杀高峰在成年期。抑郁、社会抑制、完美主义、高压力和焦虑水平与更高的自杀风险有关。自杀热线提到问题比例461页图12-1。能够警示自杀的迹象见461页。


后面两个专题内容都是关于预防自杀的。    

12.2 关系:家庭和朋友


家庭关系:变化着的关系


对自主的探索:开始对父母的世界观产生疑问,甚至进行反抗。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寻求自我,即独立性和对其生活的控制感。

增长的自主性使他们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看待自己。同时,更多的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青春期这段时期,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发生改变,末期更加对称或平等。


文化和自主:重要的是自主性的发展和社会预期的匹配,而不是具体的自主发展进程。


虚构出来的代沟:代沟即使存在,也非常小。没有证据表明家庭问题在青春期会比其他发展阶段更严重。青少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468页图12-5。


与父母的冲突:社会传统与个人选择的冲突,推理能力的发展降低规定的说服力。青春期早期的好争辩和过分自信可能最初导致冲突的增长。


青春期冲突的文化差异:工业化前的文化下,对自主的期望更少,亲子冲突也就更少。


同伴关系:归属的重要性


社会比较:他们相互提供机会来比较和评价意见、能力甚至生理变化。父母无法提供社会比较。特定小派别和人群的的成员资格通常由群体成员的相思程度决定。470页。性别关系:性别分隔逐渐减弱,对异性有了更大的兴趣,不同性别小派别开始融合。


受欢迎与被拒绝


考虑自己是否受欢迎可能是他们生活的核心。472页图12-6,青少年收欢迎程度与地位等等。472页表12-3,造成地位高低的影响因素。


顺应:青春期的同伴压力


青少年很容易屈服于同伴压力。青少年产生的变化是他们所顺应对象的变化。随着自主性的增强,他们对同伴和成人的顺应越来越少。


青少年行为不良:青春期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比其它年龄段的群体更可能进行犯罪行为。


有些违法的青少年被称为社会化不足的不良行为个体。有共同特征:生命早期具有攻击性和暴力倾向,可能在儿童期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平均水平。会在成年时形成反社会人格。


更多青少年违法群体是社会化的不良行为个体,他们的问题要小得多。一些研究表明,这些个体的父母不如其他父母对孩子那样管得紧。    

12.3 约会、性行为和青少年怀孕


约会:21世纪的亲密关系


约会的作用:约会是一种学习怎样与另一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途径。它可以提供愉悦感,还可以提高声望。青春期早期和中期往往不能促进真实的亲密感,后期普遍可以。

性关系


手淫:在15岁时男性手淫还是比较普遍的。手淫带来的羞耻感源于错误认识。性行为专家将它看做一种正常的、健康的、无害的行为。


性交:大多数青少年理解性交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亲密行为。初次性交平均年龄17岁。以前很多年,监控性行为的社会规范是双重标准。478页。

性取向:异性恋、同性恋以及双性恋


阿尔弗雷德.金赛认为,性取向是连续体,大部分人处在完全同性恋和完全双性恋之间。性取向和性别同一性并不必然相关。


什么决定了性取向?性取向是基于基因、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而形成。

青少年怀孕


青少年怀孕率在降低,其影响因素包括:主动干预提高青少年风险意识;青少年性行为比例下降;避孕方式使用率增加;性爱的替代形式更普遍,例如口交。童贞保证是无效的。    

Lemon(精读)

12.1  同一性:我是谁

对自我的认知开始发生变化,自尊方面也开始出现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种族差异。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同一性产生混淆,来源于社会压力和同伴的依赖。早期,男女这一阶段表现不太一样。但现在,表现开始趋同。

玛西亚提出了青少年同一性的四种类型:同一性获得,过早自认,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扩散。

最后提到抑郁和自杀。我认为抑郁是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到老年,都是需要时刻提防的心理问题。    

12.2 关系:家庭和朋友


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寻求自主意识,对父母开始质疑。西方少年比亚洲少年自主意识更强,男性比女性更强。

青少年将同伴视为参照对象,更倾向于归属于小派别和人群。小派别指相似的成员,小群体。而人群则指具有共同特征,但可能没有交互,比如同一偶像的粉丝们。

青少年很容易屈服于同伴的压力,行为和态度要和同伴保持一致。

具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一般来自没有关怀的家庭,缺乏成人对其遵守法律的教导。也称为社会化不良行为的个体。

这些个体在成年后会形成反社会人格的心理障碍,且不太容易康复,一生都将处于社会边缘。这些行为也是屈服于群体压力或建立成人同一性所导致的。   

12.3 约会,性行为和青少年怀孕


约会是21世纪青少年亲密关系的社会交互的主导形式。但在青春期早期和中期的约会在促进亲密关系上并不成功,非常表面化。而到青春期后期才变的尤为普遍。

青春期伴随着性关系的发生。对于男女,仍然是双标,男性婚前性行为可以被容忍,但女性则不同,被视为不道德。

性取向的原因很可能是基因和生物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正确对待同性恋是态度是:认可他,不歧视他。

青少年怀孕在美国比较多,或者说在性较开放的国家比较多。年龄太小的母亲容易导致胎儿流产,而且会影响母亲的学业,大部分青少年时期都当妈妈的女性,一生都会与贫穷为伴,子女也不会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汤圆圆(围观)

第十二章 青春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这一章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种关系的处理。青春期开始了对自我更深入的认识,我是谁,如何判断自我和他人的区别。更大的自主性带来了与家人和朋友关系的改变。

12.1同一性:“我是谁?”

同一性拉开了青春期的序幕,对自我的思考成为了青春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往往无意识的。虽然它会带来关系的巨大变化,但是自我往往对此没有概念,并不觉得与家人或朋友关系的变化,和自我的思考相关。

自尊贯穿青春期的始终,这一时期青少年对触及到自尊的问题极为敏感。其中性别差异,社会地位的差别和种族差异都对自尊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由于自尊的重要才造成了青少年在处理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时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比如与家人的冲突,有时候是感到家人不信任自己,而自尊收到了伤害。对朋友的忍让源于不让自尊受挫的同伴压力。

同一性的形成,埃里克森的理论称为同一性对同一性的混乱阶段,由于对自我的不断思考寻找所产生的自身的混乱。这一时期还受到社会压力与同伴的影响。

其中的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在国内并不多见,也许是因为国内这个阶段大家还都在读书,职业与学业的选择压力还没有出现(现在更多的人出现在本科毕业时期,考研还是工作),更且国内的家长基本不会支持孩子休学一年各处旅行寻找自己的行为。

假期能够给自己出去的孩子都很少。玛西亚对埃里克森的观点进行了补充,提出了青少年同一性的四种类型,且说明青少年并不是只有这四种,有些人会在其中徘徊,出现变化。

这一时期抑郁和自杀的现象在国内出现的越来越多,相比国外来说,国内的孩子会受到更多家人的质疑和控制,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伴压力过大,为了让自己受欢迎而刻意迎合别人的问题相对较多。

这里我有一个小的猜想:自杀会不会是人类进化到现在所出现的另一种控制种族发展的方式,简单来说,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我们提高了新生儿的生活率,推迟了死亡的年龄,自杀的出现时候可以理解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优胜略汰?适者生存?

12.2关系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在青春期都会经历一些考验,庆幸的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要经受狂风巨浪,暴风骤雨的变化。这一时期孩子自主性的提升,让父母为之困惑和不安。

书中所提到的文化的影响,推崇集体利益的地区比推崇个人利益的地区,自主出现的时间也较晚,但是不知道所带来的影响力度是否是相似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自主性的发展和社会预期的匹配。除了文化,性别对自主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虚构出来的代沟很有意思,不知道国外的情况是怎样的,但是国内大多数家庭对于青春期还有有一些焦虑和无奈的。而他们与父母的冲突的确在早期更为明显,相比高中时间,初中时期的青少年与家庭的关系更为紧张,也更容易发生冲突。

同伴关系,这应该是这一时期对青少年来说最为重要的关系了。这其中出现的小派别和人群十分常见,由于人群的划分依靠特定的特征,彼此之间可能没有交集。对划分在某个群体中个人来说,也许会出现无形的压力,和难以改变的刻板印象(我自己的观点)

12.3约会、性行为和青少年怀孕

这一部分应该是在最近十年才在国内相对放开(想当初我们班因为初恋给了三个男生处分呢),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恋爱行为大多不为干涉,遵循他们自主意愿的情况比较多。

但随之出现的亲密行为,多数家长应该是没有为孩子做足够的科普和提醒的。这节所提到性行为中的手淫应该是多数家长存在偏见的,个人认为即使科学认为手淫是一种健康的、无害的行为,多数家长也不会认可。

关于初次性行为,国内的情况了解不多,但是肯定是存在的。现在学生对性的认识渠道更加多样,了解的更多,但是对于风险的估计不足,也许发生的人数会超出我们的预估。

性教育的确是和传统躲避性话题的观点,都有可能加强这种行为和加重行为的后果。

关于性取向,以国内的现状来看,同性恋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的普及,二次元世界对青少年的吸引,让他们对同性恋者从观念上并不陌生,但如果出现在真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大冲击的,但宽容度会高于一般大众。

个人见过现实中的青少年同性恋情侣,在学校生活的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半公开状态。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